第9章 血詔·無字碑
- 鳳臨天下:重生之嫡女風華
- 佛前導
- 1962字
- 2025-02-05 13:53:06
第一幕:殘雪燼
朱雀臺檐角的鎏金鈴在朔風中叮當亂響,蘇瑾瑜倚著龍紋憑幾,指尖撫過奏折上暈開的血漬。噬魂鼎反噬的金痕已從心口蔓至頸側,在燭火下泛著妖異的磷光。青杏跪在階前研磨朱砂,銅杵與硯臺相撞的脆響里,混著極輕的骨裂聲——昨日斬首的十二世家家主,顱骨正在玄武門外堆成觀星塔。
“陛下,蕭大人求見。“
殿門洞開時卷進細雪,蕭煜玄色大氅上凝著冰凌。他解下佩劍擲于金磚,劍鞘撞擊聲驚飛檐上寒鴉:“江南八百里加急,河道監造使溺斃在未央湖,懷里揣著這個。“
染血的絹帛鋪展在龍案上,竟是永昌帝親筆血詔。字跡被水漬暈染,唯“雙生禍“三字清晰如刀刻。蘇瑾瑜的指甲摳進詔書邊緣,金絲紋路突然迸裂,露出夾層中更陳舊的黃綾——繪著嬰兒襁褓的圖騰,與赫連凰墜崖時碎裂的玉玲瓏紋路重合。
“三更天,開皇陵。“她突然咳嗽,金血濺在蕭煜袖口,“我要見見這位'慈父'。“
————————
第二幕:地宮瞳
子時的雪粒子打在青銅獸首門環上,蘇瑾瑜撫過皇陵碑文的裂痕。這里本該刻著永昌帝的謚號,如今卻布滿指甲抓撓的痕跡。當噬魂鼎金印貼上碑面時,地底傳來機括轉動的悶響,十八道石門次第開啟,露出向下延伸的白骨階——每一級都嵌著嬰兒頭骨,眼窩里塞滿風干的朱砂。
“掌燈。“蕭煜劍鋒挑破蛛網,鮫人燈照出壁畫的真容:永昌帝站在祭壇上,腳下跪著九個懷抱嬰孩的婦人。蘇瑾瑜的赤金蛇鐲突然發燙,她認出最左側的婦人腕間,戴著與柳姨娘相同的翡翠纏絲鐲。
地宮盡頭,九具水晶棺懸在鐵索上。中央棺槨蓋著明黃綢緞,蘇瑾瑜扯落的剎那,數百只血蝶從棺中涌出。蕭煜揮劍斬落的蝶翼上,赫然寫著世家望族的名字。
“果然都在。“蘇瑾瑜用銀簪挑起棺中玉枕,暗格彈開時滾出七枚帶血的乳牙,“永昌三十七年,七個雙生子......“
凄厲的哭聲突然從頭頂傳來。蕭煜劈開藻井,墜落的竟是個鐵籠——里面蜷縮著與蘇瑾瑜容貌相同的少女,腳踝鎖著刻“二十三“的青銅環。
“你是...二十四妹?“少女嘶啞的嗓音像砂紙磨過陶器,“他終于湊齊四十九個祭品了......“
————————
第三幕:無字讖
五更梆子敲到第三聲時,蘇瑾瑜在御書房攤開北疆輿圖。獲救的二十三號祭品縮在炭盆旁,腕間潰爛的傷口滴著黑血,在地磚上匯成古怪圖騰。
“永昌帝在各地設育嬰堂,專收雙生子。“蕭煜將密檔推過案幾,“近三十年共有四十八對,除你與赫連凰外,皆活不過七歲。“
蘇瑾瑜的筆尖頓在“瑯琊王氏“四字上,朱砂順著宣紙紋路暈成血掌印。窗外突然傳來瓦片碎裂聲,她反手擲出鎮紙,擊穿窗紙的剎那,二十三號祭品突然暴起,指甲暴漲三寸直取她咽喉!
“小心!“蕭煜旋身將人撞開,后背撞上博古架。青花瓷瓶炸裂的響動中,二十三號的瞳孔變成豎瞳:“主人說...你們都得死......“
蘇瑾瑜的赤金蛇鐲射出銀絲纏住對方脖頸,卻在收緊時看到少女鎖骨處的鳳凰胎記——與她的一模一樣。遲疑的瞬息,二十三號咬破舌尖,血霧在空中凝成咒文。
“傀儡蠱!“蕭煜的劍刺入少女心口,黑血噴濺在《山河社稷圖》上,腐蝕出猙獰的洞,“快封門窗!“
御書房梁柱傳來令人牙酸的斷裂聲,蘇瑾瑜被蕭煜撲倒在龍椅下。瓦礫紛飛中,她看見二十三號的尸體迅速干癟,腹腔鉆出數百只血蛛,正沿著金磚縫隙爬向暗格中的玉璽。
“接著!“蕭煜割破手掌,將血涂在劍鋒擲給她,“用你的心頭血!“
劍尖刺入心口金印的剎那,整個皇城地動山搖。蘇瑾瑜在劇痛中看清血蛛組成的圖案——正是皇陵壁畫上的祭壇陣。當最后一只血蛛被金焰焚盡時,二十三號的尸體突然開口:
“姐姐,看看你護著的江山......“
————————
第四幕:燼余書
晨光刺破云層時,蘇瑾瑜站在奉天殿廢墟上。噬魂鼎金印已蔓延至右眼,看世間萬物都蒙著血霧。蕭煜捧著從血蛛腹中取出的密匣,青銅鎖孔正是雙生子的胎記形狀。
“要開嗎?“他的劍鋒抵在匣蓋縫隙。
蘇瑾瑜將染血的玉玲瓏按進鎖孔:“該結束了。“
匣中滾出的不是密信,而是一截嬰孩指骨。骨節上纏著褪色的紅繩,繩結打法與柳姨娘留給她的長命鎖完全相同。指骨下的羊皮卷寫著:
“永昌三十九年臘月初七,取雙生女之心頭血各三錢,混以人皇骨粉,可鎮......“
后面的字被血污浸透,但蘇瑾瑜已然明了。她撫過自己心口的疤,突然輕笑:“原來我喝過阿姊的血。“
蕭煜的劍突然指向她咽喉:“你不是蘇瑾瑜。“
“現在才發覺?“她扯開衣襟,金印下的皮膚開始剝落,露出赫連凰的赤金蛇紋,“從雪焚城那夜,你的瑾瑜就與噬魂鼎同焚了。“
狂風卷著雪片灌入廢墟,遠處傳來世家聯軍的戰鼓聲。假女帝指尖凝出金焰,身后浮現四十八道虛影——皆是永昌帝煉化的雙生子怨靈。蕭煜的劍鋒顫抖著刺入她咽喉,卻在最后一寸被赤金蛇鐲絞碎。
“蕭郎啊...“她撫上他慘白的臉,“你以為當年在刑場,真是你算計了我?“
當戰火映紅整座皇城時,真正的蘇瑾瑜正在北狄冰獄深處蘇醒。腕間鐵鏈鎖著玄冰,心口插著封印噬魂鼎的骨笛。石壁上刻滿血字,最新的一道還滲著朱砂:
“新帝永昌四十九年,傀儡破陣,雙生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