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作有為的功夫通過六種發聲方式,以聲催氣,以氣催力不僅能夠養生,而且能夠一定程度上錘煉氣血,提升身體強度。
《六氣訣》分成兩部分,為養氣和煉氣。
養氣,通過不同的吐氣方式來使得全身的元氣得到循環運轉的,打通身體內的堵塞,調和五臟六腑中的陰陽五行。
人體的衰敗和疾病的滋生是由于內在元氣的虧空和陰陽五行的失衡,只要能夠一定程度上的逆運行,自然能夠修身養命。
而煉氣,就是以較為猛烈地方法調動身體內的氣。
人的行動是依靠氣的運行推動的,如果能夠使氣的運行猛烈,自然能夠力大無窮。
只不過這畢竟是旁門之法,不夠完善,并不像是正法一樣平日里一點一滴的積累,就導致空運河車。
人體中的元氣就那么一些,不多不少,如果被你運調走,就會破壞原先的平衡會損害身體。
因此要想煉氣,先要閉氣,把自身的穴竅閉合,使得自身元氣封鎖在體內,化作自身內氣。
這種內氣就和真的武俠小說中的內力一樣有諸多妙用。
由于兩個鼻孔也是氣息進出的通道,為了能夠保證氣密性,需要憋一口氣在肺中,只要一口氣夠長,內氣就能蓄的足夠多,使得自身實力暫時性的快速增強。
就比如,陳方之前想要測試一番自己的功夫到達什么程度,就讓自己的憋氣達到極限,攢了一分三十幾秒的內氣。
隨后全力施展,在沒有任何技巧和操作的情況下,直接把一塊路邊撿來的磚頭打成兩段,而且手掌沒有半點疼痛。
當然想要把煉氣的功夫發揮到極致,就要把養氣功夫做好。
否則不僅腎虛氣短,憋氣打不出六行星號,自身元氣匱乏,催生不出多少內氣,根本無用。
......
帶著鍛煉后的神清氣爽回到家中。
洗去身上的練功痕跡(汗水),吃過自己準備的補充體力的夜宵,他將自己埋藏到柔軟舒適的被褥中。
先是讓電子產品來取悅自己,隨后用紙張上的知識使得自己昏沉,最后在平穩的呼吸中緩慢地入睡。
當然,金色碎塊對于陳方來說并不是只有這樣簡單的東西,并沒有謎語人,事實上在他第一天拿到的時候他就知道這是一塊神靈的金身碎片。
并且這位神靈位格極高即便過了這么多年也能夠保存殘片。
隨著和這塊碎片聯系深入,他覺察到金身碎片上殘留著上一個紀元天意,并且自身的內氣灌注到金身碎片中,能夠讓其中的天意逐漸充能,顯現出新的法門。
天道是在不斷運轉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有歷史記載的無窮歲月前,屬于守序中正的道占據主導,因此修道盛行,仙佛修德,修不壞。
而現在幾百年是守序和混亂交雜的時候,正是陰陽平衡,天地穩固,大道不顯,眾生無法修行。
隨后即將步入混亂的一面,屆時群魔亂起,也是群雄爭霸的時候。
只不過陳方已經和上一世有所變化,人是脆弱的,他上一世這么小心謹慎,還是難逃一死,所以他想要變強。
強大到只有時間能夠對他產生消磨,他才能有徹底的安全感。
為此他不斷練功,儼然成為一位苦修士。
到現在陳方已經練了六七年的氣功了,在靜止狀態下平均能夠保證兩分鐘的閉氣,哪怕在劇烈運動下也有一分鐘的極限活動時間。
自己在不運氣的情況下,能夠赤手空拳和持刀的成年男人周旋。
......
事實上,陳方的修行不足,感受不到,天地間的平衡已經在這一晚上被徹底打破。
在常人看不到的神秘學世界里,混亂的靈性迅速吞吃守序的靈性,并且開始影響到現實。
所有的生靈都在不知不覺間間被入侵,被侵染。
天地間的毫厘變化,落在每個生靈身上都是難以抵抗的災難。
只不過混亂的靈性不能夠影響到陳方,金身碎片在他的懷中偶爾閃爍,使得混亂的靈性自行避開。
第二日,混亂已經成為世界的底色,一切盡力保持秩序和理智的行為都是違抗大勢。
陳方起來,感到心中一陣悸動,一種難以言說的不安感在他心頭彌漫。
他也算是有些道行傍身,知道這種感覺不是偶然,是自己心血來潮的預感。
不敢怠慢,陳方就趕緊來到自己家附近的超市開始采買東西。
首先是食物,這種東西無論在什么時期都是硬通貨。首選的是能夠存放很久,而且能夠提供大量飽腹感和能量的食物。
其次是采購藥品口罩等醫療用品,哪怕是一個鐵人,生了病得不到藥物也是可能會病死的。
更何況是遇到災難,可能會產生瘟疫。
還有水源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來都來了,也不差這點錢,就買了一些自己愛吃的零食。
又去菜市場上,買了可以吃上兩天的食材。
費力的將這些大包小包的東西運載在自己的自行車上,晃晃悠悠騎回家,再分三趟將這些東西提到自己家中,一切才結束。
三處地方一轉悠,半個上午就過去了。
不過今天是有人新搬到這個地方去住,是一家四口人,小孩是一對兄妹。
陳方看到他們順手就幫了忙,他是住在四樓的,這一家人住在三樓,鄰居之間也是要互相幫助的。
不過兩兄妹在學校里上學,沒見到。
早上開始一些基本功的鍛煉,除了進行六氣的修行,還有長跑,跳繩,深蹲,引體等有氧無氧的運動。
雖然氣功的效果是全面的,能夠將全身都練個遍,但是用現代的科學方法打熬筋骨,也是百利無害。
給自己做了一頓美餐,飽飽吃了,中午美美睡上一覺。
混亂的靈性越聚越多,對于現實的影響也是越加深刻。
死物對于靈性的靈敏度不高,而過于弱小的生物感官不強,對于神秘學世界的變化不敏銳,因此最先變化的反倒是一些昆蟲和嚙齒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