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杭州第二中學物理競賽班
王莉婭蹲在實驗樓天臺的雨水管旁,校服口袋里裝著自制的蓋革計數器。梅雨季的悶雷在錢塘江對岸滾動,她盯著掌心的二手示波器,屏幕上的宇宙射線脈沖突然出現規(guī)律性缺口——每隔2.3秒就消失一個波峰,像是被什么精密儀器刻意抹除。
第七節(jié)癲癇蝴蝶
十五歲的王莉婭在課桌下組裝微型特斯拉線圈時,第一次感受到那種來自顱內的震顫。數學試卷上的導數符號開始扭曲成DNA雙螺旋結構,粉筆灰在空氣中劃出分形軌跡。等她從暈厥中醒來時,正躺在校醫(yī)室貼滿元素周期表的鐵架床上。
“是顳葉癲癇。“父親的聲音從CT掃描儀的嗡鳴中滲出,王莉婭盯著自己大腦斷層影像上海馬體的閃光點,“但病灶區(qū)剛好覆蓋記憶中樞,傳統(tǒng)手術會抹去你三歲后的所有...“
“給我看原始數據。“她扯掉電極貼片,抓起病歷本上的PET掃描圖。那些在葡萄糖代謝圖上跳躍的紅色斑塊,讓她想起上周物理競賽遇到的量子隧穿效應題——無序中的有序,混沌中的節(jié)奏。
第八節(jié)鈀星降臨
杭二中的天文社成了她的避難所。當同學們討論星座運勢時,王莉婭正用學校射電望遠鏡接收脈沖星信號。某個暴雨夜,她在21cm氫線波段捕捉到異常頻閃:一組以鈀-107同位素衰變周期為基準的二進制編碼。
“這是銥星電話的干擾吧?“社長指著頻譜圖打趣,卻看見王莉婭已經掏出化學競賽的草稿紙。她正在計算電磁脈沖與癲癇發(fā)作的關聯性,紙角還畫著神經突觸的離子通道模型。
第二天清晨,保安在射電望遠鏡的饋源艙里發(fā)現了昏厥的少女。王莉婭的校服口袋裝滿從實驗室“借“來的鈀片,左手緊緊攥著張電路圖——那是用腦電波接收器改造的量子噪聲過濾器。
第九節(jié)顱內的星辰大海
手術室的無影燈亮起時,王莉婭正默誦馮·諾依曼結構圖。神外主任手中的激光定位儀在她太陽穴游走,她卻突然開口:“能不能把鉑銥電極換成鈀合金?它的費米能級更適合量子相干態(tài)。“
麻醉劑注入靜脈的瞬間,她看見無數硅基納米蟲沿著自己的視神經攀爬。那些來自2025年的記憶碎片與2017年的現實重疊:父親漸凍的雙手正在手術室外簽署知情同意書;DeepSeek創(chuàng)始人在曼哈頓敲響上市鐘;火星探測器從克里斯平原帶回的橄欖石樣本中,硅結晶正以期權定價模型的方式增殖。
當她再次睜開眼,世界變成了疊加態(tài)。走廊里護士的交談聲在她視網膜上自動轉譯成頻譜圖,窗外梧桐葉的飄落軌跡顯現出偏微分方程解。植入物中的鈀-107同位素在腦脊液里溫柔衰變,釋放出只有射電望遠鏡能捕捉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