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的心思很是猶豫。
劉巴的書信寫的極好,里面引經據典說了一大頓,末了還跟偶然想起一般,說交州牧張津已降,詢問自己這個交趾太守的意見。
其實對于士燮來說,他沒有起兵戈反抗的想法,交州不事武備,如那張津連年窮兵黷武,卻也被劉賢輕松打敗,自己這個交趾太守,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沉吟良久,士燮對著使者聞言道:“請使者先下去休息吧,容我明日再給劉征南回信。”
使者抱拳道了聲諾,自跟隨府上隨從下去。
士燮坐在案牘之后,又連著看了數遍,這才長呼一聲,道:“張津,腦子到底怎么想的。”
怎么想的,人家大兵一到你就被綁了,如此不得人心,還天天跟個跳梁小丑一般上躥下跳,連年窮兵黷武進攻零陵、桂陽。
這廝當年怎么沒跟著何進一起被斬首啊!
罵歸罵,士燮還是吩咐道:“來人,去將長史、士廞(音心)、士祗、士徽、士干、士頌都請來,我有要事要商議。”
“是!”
不多時,長史程秉以及士燮的五個兒子都來到了士燮的廳中。
士燮將書信遞給眾人看,口中則道:“此事不可不慎,但是我心中還有些疑慮,張津會不會還好好的,這是劉賢遣人來誆騙與我,好離間我與張子云?”
第一個看完的是程秉,他抬起頭來,道:“就怕此事是真的,若是明公不依照信中所言,只怕劉賢大軍頃刻壓境。”
說著,程秉將書信遞給士燮大兒子士廞,繼續道:“劉賢此子,頗善用兵,去歲張羨集結數萬大軍打不下一個小小的湘鄉,就是此人守的城。”
士燮的三子士徽卻道:“長史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劉賢一封書信就將我們嚇成這個樣子,若是劉表南征,我們是不是要拱手投降?”
士徽今年三十二歲,以往喜歡武事,因此也算廳中唯一的將領。
后來也就是他,因為交趾被孫權取走,憤然起兵,落的個身死族滅。
程秉卻沒有理會他,只看著士燮繼續道:“明公若是擔憂劉賢誆騙與我,不如與他約定在廣信會盟,若是張津被殺,我們就干脆投了劉賢,若是張津沒被殺,我們就假裝給張津上貢。”
士徽見程秉無視自己,有些惱怒,但是他也知道不是自己說話的時候,索性就看著士燮。
士燮瞪了士徽一眼,才道:“若是交趾再起戰火,我宗族多少人要為你這個豎子送命?你就忍心看著交趾變成戰場?這種話不要再說了,劉表素來也有賢名,應該不會凌虐我等,就召集你們二叔、三叔、四叔來,我們一起準備禮品,去見見劉賢。”
士徽無奈的退回去,嘴上囔囔道:“若是劉賢不肯善待于我們,我定不饒恕于他。”
士廞拉住了自己三弟,道:“阿父,即使如此,也當派人去蒼梧查勘一二,看看劉賢是否屬實,看看蒼梧戰況如何。若是劉賢損兵折將,我又對我等橫加凌辱,我們也能有所抵抗,讓人不至于小視我等。”
士燮點了點頭,同意了士廞的看法,道:“這件事你去安排吧,另外荊州使者讓士祗去陪同一二,不可怠慢。”
眾人紛紛領命,士燮心中又恢復了古井無波的樣子。
自己等人投降的快,劉表定然不會苛待自己,多半會將幾個弟弟平調到其他地方任職。交趾自己經營十余年,想來也不會拿走這塊遮羞布。唯一要思考的,就是自己如何能在劉表手中拿到更多的利益。
至于劉賢,士燮則沒有想那么多,此人不過是劉表提拔的心腹將領罷了,多半做不了大事。
第二天天一亮,荊州使者就取了書信,朝著劉賢的中軍大營而去。
士燮心中雖然有所忐忑,但是他是個忠厚老者,對于投降劉表沒有太大的抵觸之心。
大家都是士林聞名已久的賢人,又年紀相仿,多半惺惺相惜。至于張津此人,他在交州實行道術治國,士燮實在看不上此人。
就當士燮以為還要幾天才能收到回信的時候,第三天下午就有使者騎著馬長驅直入,直接來到了士燮的府上。
怎么來的這么快?
士燮不知不覺間有些慌張,言語中帶上幾分緊張,道:“敢問使者,為何如此之快,劉征南眼下正在何處?”
那使者看了他一眼,道:“事關軍情,某不能亂說,還請太守看了書信,早日寫了回信,我好回去交差。”
士燮沉思片刻,這才揮手讓人將使者請下去,正大他準備展信的時候,士廞突然也慌慌張張的走了進來,大聲道:“阿父,阿父!”
士燮瞪了他一眼,大聲斥責道:“居移氣,養移體的道理你莫不是忘了,沉穩一點,好生說話。”
士廞卻沒有管那么多,徑直來到士燮的面前,道:“壞了阿父,張津已經被劉賢活捉,而眼下劉賢軍馬數萬就在臨塵!”
臨塵!士燮思索著,此地離交趾倒是不遠,但是劉賢要到臨塵必須得拿下郁林,這么說郁林也易主了?劉家子果然厲害。
見士燮還沒反應過來,士廞又大聲的道:“阿父,劉賢到臨塵來做什么?莫不是來攻打我們的?”
士燮瞪了他一眼,心中暗自思索,三軍將士不可輕動,不用多說,劉賢來臨塵定然是為了自己而來的。
“速速備馬!”士燮喊了一聲,復對著士廞道:“火速備馬!我要親自去臨塵一趟,若是我不能回來爾等兄弟當從水路逃竄,或可留的性命!”
士廞哪里見過六十多歲的老爹要騎馬,有些猶豫的道:“阿父,你身體……”
士燮上前對著士廞猛地一拍,道:“劉賢已經殺來臨塵了!我必須馬上過去,不能等他帶兵馬來到交趾!”
兵兇戰危的事士燮清楚,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主動去臨塵投降,跟兵臨城下投降截然不同啊!
士廞聞言才知道父親的道理,當即再無猶豫,著急忙慌的找人備了馬匹,又讓士燮帶上一些親兵,又帶上食物、水,這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