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剛開始有了一些郡吏,眼看著郡務走向正軌,長沙太守劉磐卻找上門來。
兩人客套完畢,敘了年齒,這才坐了下來,劉磐緩緩道明來意。
“賢弟,我昔日有三千舊部,蔡軍師平定荊南之亂的時候,征調而走,據說現在在賢弟手下?!眲⑴皖H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這些舊部都是我精心操練出來的,想跟換回來,不知可否……”
劉賢把玩著手中的水杯,心中卻不禁思索起來。
這幫南陽兵是精銳?倒也算,看這支軍隊的精氣神,像是都殺過人的。
那么給不給呢?
劉賢心中暗中斟酌,這群兵馬雖然精銳,但是不服管束,多次騷擾地方,給劉磐也無妨。
可以給,但是卻不能這么輕易,得換點要緊的才行。
良久劉賢才道:“大兄,這匹兵馬是蔡軍師派遣到我麾下作戰的,你我私下交易,恐有不妥吧?”
劉磐卻好似預料到劉賢會出言婉拒一般,忙道:“請賢弟放心,蔡軍師那里我也會安排人去,萬一事發,賢弟只管往我身上推便是?!?
劉賢又道:“這般精銳的兵馬,遠勝我零陵兵……”
“請賢弟盡管開價!”劉磐拍著胸脯道:“但凡愚兄有的,長沙有的,無有不可!”
劉賢像是難以開口,半天才道:“不瞞大兄,我零陵現如今正在跟桂陽郡頻繁交易,但是水路卻掌握在兄長手中……”
劉磐思索半天,能卡住桂陽和零陵的水道卻只有湘江在酃縣的那一段,雖然水道重要,也能收些賦稅,卻遠不如自己的本部精銳重要,當即笑道:“可是湘水在酃縣的那一段?若是賢弟想要,只管拿去便是。”
劉賢點了點頭:“是酃縣,兄長可愿慷慨解囊?”
酃縣和酃縣的那一段水路,是兩回事。
劉磐想不到劉賢的胃口如此大,有些為難的道:“若是你我兄弟私下交易縣城,若是驚動了鎮南將軍,恐怕不好吧……”
劉賢卻連連擺手,道:“兄長哪里話,酃縣是長沙的,只不過我代管一段時間而已,不過,就三年,三年之后當原物奉還!”
借的話,倒是兩個人面子上都能看得過去,只是劉賢若是拿了酃縣,自己就不好拿捏桂陽了。
為何?湘江在桂陽的數條支流,都是通過酃縣匯入湘水的,若是沒有長沙的干涉,桂陽可以自己玩轉水路,讓劉磐如何舍得?
思索半天,劉磐才道:“賢弟所言甚是,就讓賢弟代管三年便是,至于酃縣的賦稅,由我長沙一并代繳便是。”
“兄長大氣!”劉賢雙手用力一拍:“當依兄長之言!”
酃縣是長沙擺在桂陽頭頂上的刀刃,當初劉賢入桂陽就是借道走的酃縣,如今有了此地,桂陽、零陵二郡才算是合為一體!
至于黃忠,早就是劉賢的心腹愛將,劉磐沒有張口,劉賢也默契的沒有提。
劉賢、諸葛亮在忙,桓階也在忙。
大湊山礦始于先秦,至漢代有記載的就有八次設立金官于大湊。
可惜這些年局勢動蕩,自從荊州宗賊橫行以后,金官制度漸漸衰敗,整個礦區只有一些老匠人還在挖掘一些金銀礦,自己冶煉賣錢。
等桓階來到桂陽以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大湊山進行招募有經驗的礦工、匠人。
這些人才是寶貝。
桓階不理郡務,一門心思的泡在大湊山的礦場里面,他不恥下問,每天跟著礦工、匠人一起工作,研究如何提高產量,也在摸索著金官的制度。
以前的管理松散,就是派遣一個人過來,當金官,剩下的讓他一個人去制定。但是桓階卻志不在此,他一門心思要摸索出來一套可行的制度。
摸索的同時,招募行動也在同時進行,大湊山礦工的待遇不算低,還有劉賢強硬要實行的撫恤制度,使得周遭有不少壯丁都投入了進來,整個大湊山礦場就開始敲敲打打的建造起來。
有了老匠人的幫襯,很快大湊山就有了金銀產出,那么接下來就要摸索著鑄錢了。
鑄錢這個工作并不復雜,復雜的是要跟百姓斗心眼。
原本五銖錢的名字,就是因為這個錢重量是五銖,但是隨著董卓亂漢,他燒毀了秦始皇鑄造的金人,造出來了大量的小錢。
董卓鑄造的小錢重量非常輕,文字也不清晰,直接導致當時出現大規模的通貨膨脹,當時長安洛陽一帶一石谷需要一萬錢。
后來到了劉備,又發明了一種直百五銖,意思是用一文錢當一百文用。
本質上,劉備做的事情和董卓做的一樣,都還是掠奪百姓財物。
除此之外,還要預防百姓剪邊。
剪邊是用工具,將整個銅錢打磨掉三分之一,用剪掉的銅重新鑄幣,為了一分錢當兩分錢用。
預防方法也很簡單,要么是如同漢靈帝一般,從內里方孔延伸出去一條陽線,要么是如現代一般,用鋸齒代替。
眾人商議數日,最終采用鋸齒的方法,但是限于技術,周圍的鋸齒沒有那么規整。
因為桂陽造出來的錢幣重量足稱,又有防剪邊的措施,很快就在各地推廣開來,而原本各型各樣的五銖錢,漸漸被政府以低價收集到一起,又鑄成了新的五銖錢。
新五銖頗為值錢,往往市面上舊錢十文,新錢只用五文、六文就能買到,因為造錢的同時也在打折收錢,也算是變相的良幣驅逐劣幣。
但是桓階無意收割二郡的財富,往往派遣商隊拿著新錢去外地購買產物,不到兩三個月的時間,光是大湊山礦場產出,就幫劉賢積累夠了出征物資。
同時探礦隊也沒閑著,他們在三月之間又在桂陽探出來了一處銀礦、一處鐵礦。
鐵礦可以打造武器、農具,而銀礦則可以直接購買東西。
眼看著大湊山的情況趨于正規,桓階這個名義上的郡丞才開始入主郡守府。
趙范雖然有一定的野心,但是有魏延率兵三千駐守桂陽,甚至桂陽的守城部隊都是零陵軍的兵馬,自己的任命也是從零陵傳來的。
無奈之下,只能認了命,心甘情愿的當起來一個吉祥物。
但是桓階卻不會放過他,反而屢次給他安排任務,今日要去督促下面幾個縣整改臭水渠,明日要去搜羅造船的工人,讓他一時間有些恍惚。
到底誰是太守,誰是郡丞?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整個太守府已經都是桓階的人,上上下下的郡吏都對桓階服氣,這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