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逐光電影夢:墨宇軒的成長之旅
- 天霖戀途:影帝與總裁的奇遇
- 上官小雅
- 2736字
- 2025-05-17 11:40:00
進入大學后,墨宇軒像是一塊干涸的海綿,瘋狂汲取著電影知識的養分。學校豐富的電影資源讓他如魚得水,圖書館里琳瑯滿目的電影理論書籍,資料室中珍藏的經典影片拷貝,都成了他探索電影世界的寶藏。他一頭扎進各種電影課程里,從電影史到導演藝術,從攝影技巧到聲音設計,每一門課程他都聽得津津有味,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重點和自己的感悟。
然而,大學的電影學習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一次電影創作課上,墨宇軒自信滿滿地拿出自己精心構思的劇本,講述了一個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本以為會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賞,可迎來的卻是一盆冷水。老師毫不留情地指出劇本情節拖沓、人物塑造單薄,同學們也紛紛提出尖銳的批評。那一刻,墨宇軒的心情跌入谷底,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創作能力。
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兒很快被激發出來。他重新審視自己的劇本,逐字逐句地修改,還主動找老師和同學們交流,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為了讓人物更加豐滿,他深入生活,觀察身邊人的言行舉止、情感變化,將這些細節融入到角色中;為了讓情節更加緊湊,他反復琢磨故事的起承轉合,刪掉了許多不必要的支線。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努力,他終于完成了劇本的修改。
墨宇軒帶著修改后的劇本四處尋找投資,希望能將它拍成電影。可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許多投資人都認為這個題材過于小眾,風險太大,紛紛拒絕了他。面對一次次的拒絕,墨宇軒沒有氣餒,他不斷完善劇本,制作精美的項目策劃書,還找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拍攝了一段精彩的概念片。終于,他的誠意和努力打動了一位獨具慧眼的投資人,獲得了拍攝資金。
拍攝過程中,困難接踵而至。拍攝場地臨時變更,演員因為檔期問題中途退出,拍攝設備也出現了故障。但墨宇軒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迅速調整拍攝計劃,重新尋找合適的場地;親自去說服演員調整檔期,實在不行就重新選角;和技術人員一起熬夜搶修設備。在拍攝一場雨中的情感戲時,雨一直下個不停,拍攝進度嚴重受阻。墨宇軒和劇組人員在雨中堅守,他不斷地給演員講戲,引導他們進入角色,冰冷的雨水打在身上,他卻渾然不覺。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拍攝和后期制作,電影終于完成。當他第一次在電影院里看到自己的作品呈現在大銀幕上時,心中充滿了感動和自豪。電影上映后,雖然沒有立刻成為爆款,但卻收獲了一批忠實的粉絲和專業影評人的好評,他們被電影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情感所打動。墨宇軒知道,這只是他電影之路的一個起點,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大學的第三年,墨宇軒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一位國際知名導演來到學校挑選助理,參與他的新電影拍攝。這個消息在學校里引起了轟動,眾多優秀的學生都躍躍欲試。墨宇軒也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選拔。選拔過程異常激烈,不僅要考察專業知識,還要考驗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墨宇軒憑借扎實的電影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出色的表現,成功脫穎而出,成為了這位國際知名導演的助理。
在跟隨導演拍攝新電影的過程中,墨宇軒學到了許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他親眼目睹了導演如何把控整個拍攝現場,如何與演員溝通,如何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他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著每一個細節,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他也結識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電影人,與他們交流合作,拓寬了自己的國際視野。
回到學校后,墨宇軒將自己在拍攝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分享給同學們。他成立了電影社團,組織大家一起拍攝短片、交流電影創作經驗,希望能帶動更多的同學熱愛電影、投身電影事業。在他的帶領下,電影社團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了學校里最具活力的社團之一。
隨著畢業的臨近,墨宇軒開始籌備自己的畢業作品。他決定拍攝一部關于青春夢想的電影,將自己和朋友們的成長故事融入其中。他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不要被困難和挫折打倒。在籌備過程中,他得到了老師、同學們和社團成員的大力支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為這部電影努力著。
畢業作品上映的那天,電影院里座無虛席。墨宇軒站在電影院的角落里,緊張地看著大銀幕。當電影結束,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時,他的眼中閃爍著淚花。他知道,自己的大學生活即將畫上句號,但他的電影夢想才剛剛開始。
畢業后,墨宇軒懷揣著滿腔熱忱踏入了競爭激烈的電影行業。他憑借畢業作品積攢的口碑,吸引了一些業內人士的關注,很快便接到了一個小型文藝片的導演邀請。這部文藝片預算有限,拍攝周期緊張,可墨宇軒沒有絲毫猶豫就接下了這個挑戰。
拍攝期間,資金短缺成了最大的難題。道具和服裝的采購捉襟見肘,墨宇軒為了節省開支,跑遍了各大二手市場,親自挑選那些能用的道具,還和服裝設計師一起改造舊衣物,讓它們符合影片的風格。拍攝場地也從最初預定的豪華莊園變成了偏遠的小村落,交通不便,設備搬運成了苦差事。但墨宇軒和劇組人員一起肩扛手抬,硬是將設備運到了拍攝點。
影片拍攝過程中,主演因為對角色理解出現偏差,表演總是達不到墨宇軒的預期,這讓拍攝進度嚴重滯后。墨宇軒沒有指責主演,而是和他一起深入剖析角色的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幫助主演找到角色的情感共鳴點。經過幾天的磨合,主演終于找到了狀態,拍攝得以順利進行。
電影上映后,票房成績并不理想,可在小眾文藝片圈子里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影片對青春迷茫與成長的細膩刻畫,贏得了不少文藝片愛好者和專業影評人的贊譽。這讓墨宇軒堅定了繼續走文藝片道路的決心。
不久后,墨宇軒得到了一個與知名制片人合作的機會,籌備一部大型商業文藝片。這次,他決定挑戰自我,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電影中。為了更好地呈現傳統文化的魅力,他帶領團隊深入各地,拜訪非遺傳承人,學習傳統技藝,收集創作素材。在拍攝一場傳統戲曲表演的戲份時,為了讓演員的一招一式都原汁原味,他專門請來了戲曲大師進行指導,演員們經過數月的艱苦訓練,才在鏡頭前完美呈現出戲曲的韻味。
拍攝過程中,特效制作又成了難題。為了展現傳統文化中的奇幻元素,墨宇軒對特效的要求極高,但特效團隊給出的初稿卻差強人意。他與特效團隊日夜溝通,參考大量國內外優秀影片的特效制作,不斷提出修改意見,經過幾十次的反復修改,終于達到了理想的效果。
電影上映前,宣傳推廣又遇到了阻礙。由于影片題材特殊,宣傳公司認為商業賣點不足,推廣積極性不高。墨宇軒親自參與宣傳策劃,他從影片的文化內涵出發,策劃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專家學者解讀影片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吸引了眾多媒體和觀眾的關注。
電影上映后,口碑迅速發酵,不僅在國內收獲了高票房,還成功入圍了多個國際電影節。在國際電影節的頒獎典禮上,墨宇軒站在領獎臺上,手捧著獎杯,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自己在電影這條道路上,還有漫長的征程要走,但每一次的困難與挫折,都讓他更加堅定地追逐電影夢想,他要用手中的鏡頭,講述更多觸動人心的故事,讓世界看到中國電影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