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軍事會議!
書名: 三國:曹操竟是我義父!作者名: 壞情緒走開本章字數: 2089字更新時間: 2025-02-05 09:00:00
曹淵深知屯田計劃關乎自身在曹操陣營的未來,也影響著整個陣營的根基。
眼見計劃受阻,他決定親自調查,找出問題根源。
帶著胡澤,曹淵來到屯田區域。
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頭一沉,荒蕪的田地像一片枯黃的海洋,雜草如同瘋長的亂發,稀稀拉拉的麥苗在風中孱弱地搖晃。
本該辛勤勞作的士兵卻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蹲在地上百無聊賴地拔著草根,有的干脆躺倒在地,鼾聲震天。
曹淵皺起眉頭,表情嚴肅。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連日的暴雨發瘋般傾盆而下,沖垮了田埂,淹沒了剛剛播種的麥田。
曹淵心急如焚,他一面組織士兵搶修被毀壞的田地,一面還要安撫抱怨連連的士兵。
“這鬼天氣,還種什么田!還不如回營睡覺!”一個士兵大聲抱怨。
“就是,這屯田的活計,累死累活,還不如上陣殺敵痛快!”另一個士兵附和著,聲音里透著煩躁。
他們對曹淵的指揮陽奉陰違,消極怠工。
此時,典韋聞訊趕來,他本就對曹淵心存芥蒂,見此情形,心中更加不滿。
他大步走到曹淵面前,語氣粗獷,“曹公子,你治軍無方,竟然讓士兵如此懈?。 ?
曹淵強壓怒火,心中卻有許多想法在交織。
他想起自己曾經目睹百姓因饑荒而受苦,所以對屯田計劃格外執著。
他也理解典韋是個直性子,只是不了解屯田的重要性。
但此時他沒有辯解。
曹淵站在田埂上,雨水傾盆而下,他抽出腰間的佩劍,指向天空,大聲喊道:“我曹淵今日在此立誓,若不能讓這片土地豐收,我愿以死謝罪!”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在雨聲中回蕩。
然后他跳下田埂,親自在泥濘中開始修復田埂。
他的這一舉動震驚了所有士兵,包括典韋,大家都被他的決心所打動,整個場面瞬間安靜下來,只有雨聲和曹淵勞作的聲音。
他一邊勞作一邊講述屯田對于整個軍隊和國家的重要意義,從戰略層面到士兵們的切身利益。
“兄弟們,屯田能讓我們有充足的糧食,有了糧食,我們在戰場上就不會挨餓,就能更有力氣殺敵,我們的家人也能有飯吃啊?!?
他的聲音沉穩而誠懇。
士兵們被他的演講和精神所打動,開始自發地跟隨他勞作。
接著曹淵高聲宣布:“凡參與屯田者,皆有重賞!表現優異者,賞錢十倍,另加十日休沐!”
此言一出,原本喧鬧的士兵頓時安靜下來,一個個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士兵們紛紛拿起農具,開始賣力地耕作。
與此同時,曹淵也找到了應對洪澇之災的辦法。
他指揮士兵修筑堤壩,疏通溝渠,既避免了農田被淹,又解決了灌溉問題。
曹操聽聞此事,龍顏大悅,對曹淵的才干贊賞不已。
典韋也對曹淵刮目相看,之前的懷疑和不滿也隨之消散。
曹淵的威望在眾人心中再次提升,屯田區域的氣氛也變得積極向上,一片欣欣向榮。
荀彧站在田埂邊,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屯田區,心中思緒萬千。
他原本以為曹淵不過是個夸夸其談的年輕人,會在實際操作中碰壁,甚至主動放棄屯田計劃。
然而,曹淵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巧妙地利用重賞激勵士兵,這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年輕人。
他捻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贊許,心中暗道:“或許,我之前對他有所誤判……”
陳宮則站在田間,看著士兵們忙碌的身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曾對曹淵心存疑慮,擔心他只是個嘩眾取寵之輩。
但如今,曹淵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能力。
他不僅擁有新奇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實際成果。
這種領導才能,正是亂世之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陳宮走到曹淵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真誠:“曹公子,你做得很好?!?
曹淵拱手道:“陳公過譽了,這都是大家的功勞?!?
然而,曹淵并沒有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他深知,屯田的成功只是第一步。
他繼續追查暗中破壞的勢力,經過一番明察暗訪,終于揪出了幕后黑手——當地幾個豪強地主。
他們擔心屯田會影響自身的利益,便暗中唆使流民破壞田地,散播謠言擾亂民心。
曹淵當機立斷,聯合當地官府和曹操的軍隊,將這些豪強一網打盡,并將他們的土地充公,用于屯田。
曹操得知此事后,對曹淵更加器重,撥給他更多的資源和人力,用于擴大屯田規模。
曹淵也不負眾望,利用現代農業知識,改良土壤,他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能感覺到土壤的質地在他的手中逐漸變得松軟。
他興修水利,看著清澈的水流滋潤著土地,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屯田區域一片繁榮,糧倉堆積如山,士兵們也更加擁戴曹淵,將他視為救星。
然而,曹淵的成功也引起了其他勢力的注意。
在某個昏暗的房間里,幾個黑影正圍著一張桌子密謀。
“這曹淵,真是個眼中釘,肉中刺!”一個粗獷的聲音說道。
“必須除掉他!”另一個尖細的聲音附和道。
“我已經派人潛入曹操陣營,伺機而動……”第三個陰沉的聲音說道。
與此同時,曹操也開始考慮讓曹淵參與更重要的軍事事務。
一天晚上,曹淵正在燈下研究地圖,胡澤匆匆走了進來,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胡澤帶來的消息讓他心跳加速——曹操有意讓他參與重要的軍事事務。
這代表著認可,代表著他在這個亂世中真正站穩腳跟的機會。
然而,他的心中也涌起一絲不安,軍事之事,關系重大,自己雖有一些見解,可真的能擔此大任嗎?
但他知道,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他必須抓住。
然而,當曹淵真正踏入軍事會議的營帳時,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支持與鼓勵。
荀彧等謀士投來的目光,充滿了審視和懷疑。
他們承認曹淵在屯田上的功績,但軍事并非兒戲,豈能容許一個毫無經驗的年輕人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