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氣味混雜著蠟筆的甜膩。雨眠站在幼兒園走廊,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白大褂口袋里的機械肺葉殘骸——那是今早在小念書包夾層發現的,邊緣還粘著冷凍艙特有的藍綠色冷凝液。
“江醫生,您最好親自看看。“班主任王老師推開彩虹門。
教室西墻被蠟筆涂滿精密的結構圖,通風管道像巨蟒纏繞著培養艙矩陣,每個艙體都標注著俄文編號。最刺眼的是中央用血紅蠟筆圈出的區域,那里畫著個倒懸的嬰兒,臍帶連接著屋頂的齒輪組。
“這是小念午睡時畫的,“王老師聲音發顫,“她說這是爸爸工作的地方。“
雨眠的齒輪項鏈突然震動,殘骸上的生產編號“CCCP-1952-17“開始泛紅。當她用手機掃描墻上的結構圖時,AR程序自動生成立體模型——正是第九區深埋地下的克隆工廠。
“媽媽?“
小念揉著眼睛站在門口,懷里抱著個破碎的玩偶。她的蠟筆還粘在右手拇指,顏料是詭異的銀灰色。雨眠蹲下身時,發現女兒耳后有道嶄新的劃痕,滲出的血珠里漂浮著納米級的金屬顆粒。
深夜00:23,兒童病房
心電監護儀的綠光映著小念熟睡的臉。雨眠輕輕掀起她的睡衣,腹部皮膚下隱約可見轉動的齒輪輪廓。當她用紫光燈照射時,那些輪廓突然立體化,在墻面投射出完整的機械設計圖。
“Седьмойпрототиптребуеткалибровки(第七號原型體需要校準)...“
小念突然用純正的莫斯科口音呢喃,睫毛在眼瞼下快速顫動。雨眠的醫用PDA自動跳出1952年的加密日志,泛黃的掃描件上赫然是同樣的俄語句子,日期標注著七月十七日。
“不要!“小念尖叫著坐起,瞳孔縮成機械攝像頭般的圓點,“他們會把爸爸拆掉!“她瘋狂抓撓自己的右臂,皮膚下凸起管狀物的形狀。護士趕來注射鎮靜劑時,針頭在觸及血管的瞬間彎曲成直角。
次日09:17,基因檢測中心
“這超出了現代醫學范疇。“遺傳學主任擦著汗,全息投影里小念的染色體正在表演匪夷所思的變形記,“端粒在吞噬著絲粒,線粒體DNA呈現金屬晶體結構...“
雨眠的視線突然模糊。當她扶住操作臺時,發現自己的指紋在冷凝玻璃上留下了發光的螺旋紋路。更恐怖的是,顯微鏡下的血樣中,白細胞正用纖毛拼出俄文單詞“спасти(拯救)“。
“江醫生!“助理突然驚呼。培養箱里的小白鼠胚胎正在金屬化,它們的臍帶連接成精密電路,在營養液里組成第九區的微縮模型。
15:43,廢棄修車廠
生銹的鐵門在風中呻吟。雨眠循著GPS定位找到這里,小念的智能手表顯示昨天她在此停留47分鐘。在堆積的輪胎深處,她發現了半截機械手臂——正是林深當年為她修理自行車時使用的工具。
當金屬手指觸碰到齒輪項鏈時,地窖傳來嬰兒的哭聲。雨眠掀開活動板門的瞬間,冷凍艙的藍光吞沒了她的驚呼。艙內壁布滿帶血的抓痕,那些歪扭的俄文字母與小念的筆跡分毫不差:
“媽媽救救我這里好冷爸爸的齒輪生銹了“
關鍵進展:
1.小念展現跨時空知識投射能力
2.發現林深原型機的機械殘骸
3.確認修車廠地窖為時間錨點
4.雨眠開始出現基因同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