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黨爭
- 大明:天啟鑄明
- 祈裕同學
- 2164字
- 2025-01-26 05:00:31
“殿下現在身在何處!”楊漣面色赤紅,手抓著侍衛的衣襟情緒激動地問。
其余諸臣紛紛應和,也都是一臉關切的看著侍衛。他們上午才從乾清宮救出來的太子,中午就回乾清宮去了,這放在誰身上都接受不了。
幾名侍衛,被搞得也很緊張。這么多朝廷重臣都來給他們施壓,放在誰身上也架不住。只是,經過小太監不經召見就直入殿內面見朱由校一事。他們都被下了死命令,除非朱由校主動傳召否則誰也不能進入。
為首的侍衛被眾臣圍著質問,也是被諸臣的輪番問詢下搞得頭暈目眩了,開口打斷他們道。
“諸位閣臣,不必慌張。可否容在下通報一聲再告知各位。”說著侍衛就連忙抽身離開。
殿內的朱由校和黃實錦在交談中也注意到門外嘈雜的聲音,黃實錦主動請求出門查看外面的情況,正好撞見要回宮稟報的侍衛長。
“宮外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人在宮門外聚眾喧鬧?”黃實錦皺著眉頭問道。
“黃公公的話,宮門外是內閣六部諸臣在聚眾喧嘩,他們都急切地問殿下的下落。”侍衛作揖行禮后回答。
黃實錦心中一陣無語,表示讓侍衛長先去向朱由校說明情況并決定是否召見他們,自己則先去安撫他們。
諸臣看到黃實錦后也是一陣驚訝,方從哲問道。
“黃公公怎么在此,殿下現在身在何處。”
“諸位不必擔心,殿下現在安全的待在宮中。咱家知道諸位擔心的事,咱家可以保證殿下不僅現在沒事以后也不會有事的。各位若有公事在身的可以退去了。”黃實錦淡淡的說。
聽罷,諸臣都是松了一口氣。楊漣、左光斗等人還是不放心,再次向黃實錦求見朱由校。
“還是想求見的諸位,先候著吧,侍從已經去通報殿下了。”
這是回去稟報的是侍衛長也已快步回來,高聲喊道。
“傳殿下旨意,召諸臣進殿。”
“諸位排班吧。”黃實錦看著諸臣和聲說。
傳召的進殿的聲音傳來,諸位大臣按序進殿。
坐在高位龍椅上的朱由校看著這些大臣心中也是一陣無語,心想我還能把自己賣了不成。同時也對他們為何執意求見感到疑惑。
一拜三叩,山呼萬歲,禮畢。
御史左光斗率先行禮出班,對著朱由校正色說道。
“臣左光斗,彈劾內閣首輔方從哲,曲解先帝遺詔為己開脫牟利。先帝崩逝,臣等以為與鴻臚寺丞李可灼所進獻仙丹和太監崔文升用藥有莫大關系,請求革職查辦。“其他東林御史紛紛附和。
此話一出不僅朱由校震驚了,全場不在內閣辦事的大臣也都很震驚,這事要是真說得通簡直令人頭皮發麻。
朱由校內心暗暗吐槽,昨天先帝剛崩逝,今天就開始彈劾內閣首輔,看來這時的黨爭已經到了不分時間場合的地步了。
朱由校前世對于方從哲的印象,更多的是浙黨領袖,多年請求萬歷帝增補內閣皆不批,獨掌內閣也算是苦苦支撐。做了這么多年的內閣首輔沒有理由謀害先帝。
方從哲這時聽得也是汗流浹背,滿臉冷汗,顫顫巍巍的出班行禮。
“殿下,臣有罪。但左都御史所言,皆一派胡言,無端猜想。還望殿下圣裁。”說完便以頭叩地,長跪不起。
此時,也有官員開始為方從哲解釋,同時指責以左光斗為代表的東林黨人。不顧當下國本不穩,挑起大臣相爭。
朱由校看著下面互相指責亂作一團的大臣們,氣不打一處來。大明朝還有二十多年就要亡國了還要黨爭,不僅這時爭,南明半壁江山還在黨爭。前世他不愿翻開南明史,看了幾頁覺得既氣憤又悲哀,忍著的情緒讀完后,總結下來就是憤恨。
“此時以后再議,諸位還有別的事要奏嗎?”朱由校陰沉著臉低聲回答。
黃實錦注意到朱由校臉色不對,直接高聲喊道。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朱由校給黃實錦打個手勢,示意讓他把方從哲扶起來,自己則直接從側房走了。
諸臣也明白殿下現在不想聽他們在這里扯,也都識趣緩緩退去。
楊漣、左光斗、張問達等人趕緊圍住黃實錦,再次作揖囑托他一定要看好朱由校保護好他的安全。
黃實錦看著他們,嘴上連連應答,心中不免嘆息。他跟殿下交談這么久也明白殿下很是討厭黨爭,這群人種確實有忠心耿耿的人但就是不能容忍別的黨派,互相攻訐都不分時間場合。
朱由校回到內房坐定后,看著眼前彈劾熊廷弼的奏疏陷入了沉思。
明朝的滅亡歸根結底是財政崩潰,但還是有人的因素。就如當下這不分場合的黨爭,他們中的人有很多還是忠心為國的,只是他們的方式不對或者說他們思想錯了。
他們沉浸除掉他們心中的大奸大惡之臣,達到眾正盈朝的效果,一切就都能好起來的幻想之中。
有前世記憶的朱由校知道,在他們所謂的眾正盈朝主持下的朝廷。是江南稅收銳減,朝廷稅收減半。徹底無米下炊,大明朝差點就被他們提前玩崩潰了,這才有了后面魏忠賢的強勢上臺。
一句話,搞不來錢當政都不行。魏忠賢的手法固然是竭澤而漁的,但無米下炊朝廷就會更早完蛋。代表大地主、大商人的江南士大夫是無法對自己所代表的群體下刀的。
黃實錦輕聲輕步地回來,但還是打斷了他的思緒,抬頭看向黃實錦。
“這群大臣,怎么跟一群小孩一樣吵吵鬧鬧,真不識趣。”想明白這些事后心情好些的朱由校沒好氣地說。
“殿下說的是,互相指責攻訐,活像一群老小孩。”黃實錦哂笑回答道。
說到這里朱由校又開始問起黃實錦,朝堂上這些大臣們的年齡。
一番交談后,朱由校感嘆中央朝廷的老齡化之深,都是一群老頭子連中年人都沒有,其中最年輕的楊漣也都四十八了。
人們都說老成持重,怎么看這些老頭互噴的時候那么有精力呢,想到這里朱由校不由得扶額苦笑。
朱由校思考至此,也在想該如何處理這些大臣們。對付這些人,怎么能不用被稱為皇帝鷹犬的錦衣衛呢,旋即命黃實錦召見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
而此時除了這群人為朱由校的事憂慮,慈寧宮也有人被朱由校的事急得心神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