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我重返上海。這座城市似乎沒有太多變化,熟悉的街道、高樓,甚至連空氣中的味道都與記憶中如出一轍。
公司總部安排了一個簡短的接風會。趙董親自到場,對我在硅谷和巴基斯坦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林玲,你的表現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趙董微笑著說,“這次回國,我們計劃讓你主導亞太區新能源技術整合項目。“
會議室里,我的老同事們紛紛投來贊賞的目光。然而,郭旭的追求卻近乎瘋狂,他仿佛完全變了一個人。
自從我回到上海,他就開始了一種近乎病態的糾纏。每天下班,我的車庫里總會出現一束鮮花。有時是紅玫瑰,有時是我最喜歡的百合。每一束花上都附著他親筆寫的卡片:“林玲,原諒我。“
回到辦公室,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陌生。墻上的照片、書架上的資料,仿佛時間從未流逝。助理小張遞給我一疊文件。
“林總監,韓國和印度的項目報告已經準備好了。“
我微笑著點頭,開始逐一審閱。公司內部,郭旭頻繁地找各種借口接近我。項目匯報、技術討論,只要有機會,他就會想方設法和我單獨相處。
“林總監,這個項目細節我們需要詳細討論。“他會找各種理由約我。
技術部門的同事們已經開始竊竊私語。我能感受到他們奇怪的目光,那種介于同情和八卦的復雜眼神。
午后,我獨自來到外灘。熟悉的江水聲,仿佛還能喚起那些逝去的回憶。遠處的高樓在陽光中閃爍,城市的脈搏依然澎湃。
某天下午,他甚至在辦公室門口等了我整整兩個小時。當我走出來時,他遞給我一個精美的包裝盒。
“這是你最喜歡的巧克力。“他的眼神里滿是期待。
我冷冷地拒絕:“郭總,請保持職業距離。“
但他似乎并不罷休。周末,他甚至開始在我經常去的咖啡館蹲點。只要我出現,他就會立即湊上來。
“林玲,我們談談好嗎?“他懇求的眼神讓我感到一絲惡心。
黃昏時分,公司組織了一個小型慶功會。來自各個部門的同事們紛紛祝賀我。郭旭也出現在會場,但他的存在已經變得令人窒息。
“林總監的報告非常出色。“李總在發言中稱贊道,“她在硅谷和巴基斯坦的經歷,為我們公司的國際化進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我開始調整工作安排,盡量避開他。趙董似乎察覺到了異常,找我談話。
“林玲,郭旭最近的行為是不是影響到你了?“趙董關切地問。
“沒事。我可以處理。“我鎮定地回應。
會后,我獨自走出會場。夜色漸深,街道兩旁的路燈將城市點綴得通明。郭旭的糾纏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他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白,給我發無數消息。有時深夜,我的手機會不停震動,那都是他的信息。
“林玲,我知道我錯了。求你給我一個機會。“
“我們可以重新開始。“
“我會改變的。“
這種近乎病態的追求讓我感到窒息。我開始考慮是否要采取法律手段,或者向公司人事部門投訴。
突然,身后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林玲。“郭旭的聲音。
我轉身,與他四目相對。曾經的感情,如今只剩下一絲微妙的尷尬和緩慢的疏離。
“有事嗎?“我盡量保持平靜。
一天晚上,我在公司加班。突然,郭旭出現在辦公室門口,手里拿著一大束玫瑰。他的眼神既像乞求,又像一只被拋棄的狗。
“林玲,求求你...“他的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
我站起來,語氣堅決:“郭旭,我們之間結束了。請尊重我,也尊重你自己。“
他的表情瞬間變得扭曲。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人。
“歡迎回來。“他停頓了一下,“聽說你在硅谷和巴基斯坦的項目都很成功。“
“工作需要。“我淡淡地回應。
夜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我們就這樣站在街頭,仿佛隔著一道無形的墻。
“要一起喝杯咖啡嗎?“郭旭猶豫著問。
我搖頭:“改天吧。“
轉身的瞬間,我感覺到一種解脫。那些曾經讓我痛苦不已的回憶,如今已經變得模糊。
回到住處,我打開電腦,開始整理亞太區項目的初步方案。窗外,上海的夜空繁星點點,仿佛在訴說著無限的可能性。
生活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你的傷痛而停留,唯有不斷前行,才能擁抱更廣闊的世界。曾經的感情已經成為我成長路上的一段珍貴回憶,而我,依然在追逐自己的夢想。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曾經最親密的人,轉眼間可能變成最令人厭惡的存在。我選擇用冷靜和專業,來應對這場無謂的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