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動進入裝備連,成為拆解車間的全職軍械師后,小地圖上出現了綠色的營房標志,蘇文也成功成為了拆解班組的一員。
每天的日常就是上線拆解槍械,刷經驗,刷帝國功勛。
與此同時,備受期待的索姆河戰役,在無數玩家的期待中,終于拉開了序幕。
長達數日的炮擊結束后,
英軍從馬里庫爾至埃比泰恩向巴波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法軍從羅西耶爾以北索姆河兩岸向佩羅訥方向實施輔助突擊。
7月1日,法軍和英軍右翼突破德軍第一道陣地,但英軍左翼為德軍壕溝陣地所阻,遭德軍馬克沁機槍的強大火力殺傷,損失近6萬人。
7月 2~3日,英軍右翼和法軍攻占德軍第二道陣地,巴爾勒、比阿什等德軍防御要被來回爭奪。
此后數日,由于德意志帝國投入預備部隊,英、法聯軍推進緩慢,雙方展開了拉鋸戰。
8月中旬,帝國軍隊增加到了31個師、飛機增到 300架,英、法聯軍也同步增加了部隊,這場戰役不知不覺變形為了消耗戰。
隨著越來越多的部隊投入戰斗,戰場正面范圍擴大到50公里寬的戰線。
英法軍隊晝夜不停地攻擊陣地,帝國陣營則在堅守的同時,不停加強陣地的防御工事,每天都有數以萬千的玩家戰死、復活然后戰死。
9月15日,英軍首次投入了坦克,德軍因“鋼鐵怪物”士氣一度潰退。
但在帝國玩家們的影響下,
僅僅用了幾個小時,就全面推開了反坦克戰術——集中野戰炮和燃燒瓶攻擊坦克履帶及觀察孔。
英軍的坦克數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每個小時都會有十幾個坦克班組投入戰場,配合步兵進攻,無數帝國士兵死于坦克。
10月,索姆河地區遭遇持續暴雨,戰場徹底沼澤化,戰壕被洪水灌滿,士兵在齊腰深的泥漿中行動,克、火炮深陷淤泥無法機動。
泥漿像膠水一樣吞噬一切,連老鼠都被淹死在戰壕里,自然環境的崩潰使大規模軍事行動失去可行性。
11月,氣溫驟降至零下,凍傷病例激增,非戰斗減員超過戰場傷亡的30%。
11月16日,英軍總司令黑格承認繼續進攻已無意義,法軍司令霞飛同日要求中止行動。18日雙方事實上停火,成為官方戰役結束日。
...
五個多月時間里,
蘇文一直待在科夫曼突擊營工坊的拆解車間里,每天上線除了拆解槍械之外,就是閱讀突擊營內部流通的戰報,了解第N手的軍事情報。
第71步兵團作為預備隊,在8月中旬被正式投入了前線,此前的兩個月一直作為輔助部隊,從事一些非正面戰場的戰斗。
不到二十天的時間,第71團就被撤出了前線,實際傷亡已經超過了45%,士氣已經全面崩潰,但科夫曼突擊營由于表現突出,被命令繼續駐守特沙帕克高地。
雖然每天都有大量的傷亡,但科夫曼突擊營的營長艾恩·科夫曼中校始終帶領部隊堅守在前線,不僅據守在特沙帕克高地,成功阻止了數十次英軍的沖鋒,并且派遣戰術小隊采取秘密行動。
秘密穿過長達30公里的封鎖線,成功摧毀了英軍第479殖民地師的指揮機關,斬首第479殖民地師的中將師長賽奧瓦茨男爵。
賽奧瓦茨男爵是該次戰役中,戰死的最高級別的英軍將領。
鑒于科夫曼突擊營的突出表現,第七軍軍部擢升艾恩·科夫曼為上校,同時決定在科夫曼突擊營的基礎上重建第783特勤團。
艾恩·科夫曼上校擔任團長,全權負責第783步兵團一切軍務。
自此,
科夫曼突擊營終于獲得團級編制,從隸屬于第71團的突擊營轉型為隸屬于第七軍的特勤團。
作為非傳統建制的特勤團,
第783特勤團有獨立的駐地,獨立的人事權、訓練權和管理權,第7軍僅保留指揮權,成功躋身西線諸多的玩家軍團之一。
不過,晉升都是上層的事,
艾恩·科夫曼雖然是個原住民,但他是某個女玩家的丈夫。
而這個女玩家是科夫曼家族的掌權人,依靠著原住民丈夫拉攏了一大批的原住民和玩家,在擴編為第783特勤團后,改組了科夫曼突擊營的內部的架構。
原先的九個連隊被再度擴張為十四個連隊,同時被改編為了四個營和兩個直屬連隊。
蘇文所在的維修排被整編為直屬工程連。
此外還晉升了一批軍官,
這些軍官大多數都是科夫曼游戲俱樂部的成員,這家游戲俱樂部在現實世界有實體,有三十名戰斗玩家,以及兩百人左右的生活玩家。
這批人是最先發育起來的,也是第783特勤團的核心。
佐安娜在索姆河戰役中率領著第65排沖鋒陷陣,一次次的負傷、死亡,然后又被蘇文復活,投入戰場后繼續負傷、死亡和復活中循環。
但戰后的晉升并沒有她。
第783特勤團的軍官編制數量有限,早已經被其他玩家及伙伴占據,雖然表現突出,但仍然沒有被特別晉升為軍官的資格。
無法晉升為軍官,就無法成為排長,只能繼續擔任代理排長。
蘇文對此早有預料,
在一開始就找到了本森·科夫曼這個中層管理者,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鐵十字勛章。
那邊直接拒絕了這個條件,
不過蘇文也不意外,畢竟勛章確實很稀有。
但在實際戰斗中,佐安娜爆發出了她的潛力,她的職業是‘士官長’,天生有小隊戰斗BUFF。
而且掌握著變種能力,
還有蘇文前期培養中形成的10個技能,比起一般的原住民士官更能打,更有召集力,能夠穩定住潰退的局勢,能夠收攏殘兵,是一個真正的六邊形戰士。
科夫曼家族還是注意到了她。
在幾次戰死之后,戰線的局勢陡然轉變,以至于上面甚至為佐安娜安排了貼身的衛兵。
必要的時候要替她扛傷害。
在和科夫曼家族的高管們接觸了幾次后,蘇文的要求得到了回應,
佐安娜因為突出的戰斗貢獻被授予了一枚二級鐵十字勛章,而他本人也因為在后勤工作中的突出貢獻被授予了二級鐵十字勛章。
于此同時,還有一大批的獨立玩家,他們均被第783特勤團推薦,并且成功獲得勛章。
這也是一種均衡。
按理來說,大戰之后要晉升軍銜,但軍功總數是固定的,玩家們和原住民沒有被晉升,軍功都被分配到了部分核心玩家手中。
蘇文幾個月的時間,將自己的軍銜從二等兵刷到了一等兵,然后又晉升為了上等兵,但直到索姆河戰役結束,都沒有被擢升為下士。
這都在預料之中。
玩家們成立軍團不是為了做慈善,會本能的將資源投在自己人身上,原先的科夫曼突擊營士官數量極其稀有,但隨著戰爭的進程,一批原住民被晉升。
原先拆解車間的工長梅恩中士,在索姆河戰役之后被晉升為了上士,而訓練中心的那個大胡子上士則是被晉升為軍士長。
一大批積壓已久的上等兵士兵被晉升為士官,接受各類士官訓練。
經由玩家消耗軍功晉升的士官職業者,死亡后100%掉落魂晶,這就導致舊的士官職業者死亡后,新的士官職業者立馬就能從士兵中補充到位。
當然,佐安娜在蘇文的定位中,就是按照士官長的方向在培養。
之前拿著推薦信離開的梅麗莎,也在索姆河戰役爆發后不久寄起來信件和照片,她照片上的他穿著軍校學員制服,佩戴著學員軍銜。
這才是蘇文培養的殺手锏。
這一點,很多玩家們都已經意識到了,玩家對伙伴的培養總歸是有限的,必須得依靠各類原住民勢力進行系統化的培養和教育。
人力有時盡。
就比如蘇文的極限是將佐安娜培養為士官長,能夠帶領三五十人進行戰斗,但他沒有能力,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將佐安娜培養為準尉。
梅麗莎的軍校深造是蘇文布局的隱性殺招,相較于佐安娜在前線的“戰功積累”,梅麗莎通過“軍校學員”身份切入體制內部,走的是“正統晉升路線”。
原住民通過軍校獲得的“官方身份”,可能成為打破資源壟斷的關鍵。
讓梅麗莎進入軍校深造,實質上是脫離蘇文的控制,進入原住民的培養軌道中,實現了脫離玩家的去中心化。
隨著索姆河戰役的結束,蘇文也在特勤團的地上哨站,坐上了前往了最近一座城市的車輛。
卡車顛簸了半個小時后,終于駛入了已經變成了廢墟狀態的佩羅訥城。
這座城市比鄰索姆河,
穿著軍裝的德軍士兵和城市難民們混雜在一起,遍地都是戰火摧毀的遺跡,進入佩羅訥城的同一時刻,小地圖上就出現了兩個圖標,一個是海怪圖標,一個是金盾圖標。
它們分別對應著利維坦俱樂部和英雄協會在此地的聯絡點。
思索了一二后,蘇文走向了英雄協會的駐地,雖然他更傾向于利維坦俱樂部,但是,如今的他除了是利維坦俱樂部的D級會員,同樣是英雄協會注冊的D級英雄。
前者是個見不得光的身份,必須得保持隱蔽,而后者在可以被注意到,就算被人發現也不要緊。
這是一座建立在廢墟上的酒館,三層的建筑物有兩層已經變成廢墟,出示了自己的英雄勛章后,蘇文被引入了酒館的后堂,穿過了銹跡斑斑的協會空間門。
簡單交涉后,蘇文消耗了100枚英雄金幣,踏上了前往主世界的傳送陣。
這里竟然用的是傳送陣。
這讓蘇文頗為意外,本以為會使用現代一點的時空穿梭儀,沒想到是非常古典的傳送法陣。
空間閃爍著不停,熟悉的失重感持續了數十秒才漸漸消失。
“系統:你已經抵達AD.2100宇宙,系統時間自動進行調整,當前時間:2102年12月13日。”
提示聲出現后,蘇文慢慢睜開眼睛,
蘇文眼前是熟悉的山茶花咖啡館,而他正站在一處無人的角落里。
終于回到主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