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交通裝備無損檢測(初級)
-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編
- 691字
- 2025-02-10 16:22:08
知識點二:磁粉檢測基本原理
1.磁粉檢測原理
鐵磁性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連續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線發生局部畸變而產生漏磁場,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適的光照下形成目視可見的磁痕,從而顯示出不連續性的位置、大小、形狀和嚴重程度,如圖2-14所示。
磁粉檢測時,缺陷應與磁力線方向垂直或成較大的角度(通常≥45°)方能有效檢出;如缺陷方向與磁力線方向一致或夾角較小,因其對磁力線的影響不大,往往不能形成足夠的漏磁場,導致無法有效檢出。

圖2-14 磁粉檢測原理
1—漏磁場 2—裂紋 3—近表面氣孔 4—劃傷5—內部氣孔 6—磁力線 7—工件
2.磁粉檢測原理的物理基礎
根據磁粉檢測原理(見圖2-14),磁粉檢測實現的兩個基本前提:一是鐵磁性材料工件被足夠的外加磁場磁化,以使缺陷部位能夠產生足夠的漏磁場;二是工件表面施加有合適的磁粉/磁懸液,并在適當的光照條件下能夠被人眼識別。
3.磁粉檢測注意事項
1)只適用于鐵磁性工件(如鑄鐵、鑄鋼、低合金鋼、碳素鋼等),不適用于非鐵磁性工件。非鋼鐵工件、奧氏體不銹鋼,以及奧氏體不銹鋼與鐵磁性鋼焊接工件,不能進行磁粉檢測。
2)適宜檢測工件表面缺陷,對于工件內部缺陷,隨其距工件表面深度增加,檢測靈敏度不斷降低,且近表面缺陷的磁痕顯示較為模糊。
3)磁粉檢測工序一般應安排在成品狀態下進行,磁粉檢測后如還需進行機械加工、打磨、矯正、磨削等處理,在相應工序后應再安排進行磁粉檢測,否則機械加工、打磨后將暴露工件內部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矯正、磨削等可能產生的缺陷。
4)受表面涂覆層厚度影響,工件表面一般不得有涂覆層存在,否則影響磁痕形成。如涂覆層致密均勻,其厚度一般不超過5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