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
- 劉云浩
- 841字
- 2025-02-08 17:58:58
序言 種到地里的娃娃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冰正在沸騰。
這是奧雷里亞諾上校在那個遙遠的下午第一次接觸到冰塊的感受。
很多年以后,當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人工智能也宛如冰塊一般,熾熱與寒意同在。人們既狂熱地期待著智能帶來的諸多驚喜,又恐懼著可能無法掌控的命運。
從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開始正式使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這個詞以來,近70年間,人工智能歷經了至少3次起落,從搖旗吶喊到陷入彷徨。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曾說,科學在一次又一次的葬禮中進步,但人工智能的高潮與低谷似乎等不到人類的凋零便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
2010年前后,由于ImageNet等一系列學術亮點的出現,人工智能在學術界逐漸進入熾熱期。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2022年OpenAI(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發布一款名為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終于把這份火熱傳遞給了大眾。當生命用40多億年的進化所形成的最高智慧大腦皮質被人工神經網絡快速逼近,當幾十億人用50多年締造的互聯網數據被大語言模型用不到100天的時間吞噬(GPT-4的訓練時間估算為90~100天),當我們生活中的電子產品都被冠以AI之名,如AI個人計算機、AI手機、AI汽車……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被人工智能“生命”(“硅基生命”)包圍的時代。
熾熱往往又伴隨著寒意。2023年,如日中天的OpenAI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宮斗”大戲,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被解雇了。人們猜測其中原因可能有人類尚未準備好迎接通用人工智能的到來。
通用人工智能是什么樣子?一個可以對話的機器目前來看遠遠不是人工智能的終點。所謂的強人工智能,要多強才算強?隨著不同科技大佬的發聲,具身智能的概念浮出了水面。這種智能體不僅擁有物理形態,還能與物理世界互動。有人干脆說,具身智能就是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種方法論還是一個發展階段?具身智能會帶來什么不同嗎?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可能要回到夢的起點,“人工智能之父”艾倫·圖靈的那個遙遠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