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層的立場是企業改革成敗的關鍵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出自《周易·系辭下》,意思是事情如果到了沒有發展余地的地步,就要勇于變革;只有變革才有出路,有了出路才能更長久地發展下去。當企業面臨發展瓶頸時,唯一的出路就是變革,但對于中國的很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來說,變革往往是最困難的事情。因為變革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破壞已成型的利益格局,甚至要拿企業員工的既得利益去博弈,所以多數企業的變革都是淺嘗輒止,最后不了了之。

既然如此,那企業改革還要不要搞呢?當然要。該怎么做呢?其實,企業改革能否成功,關鍵看中層站在哪一邊(如圖3-1)。中層站在老板這邊,改革成功;中層站在普通員工這邊,改革失敗。所以,老板要想取得企業改革的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贏得中層的響應和維護。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圖3-1 企業改革能否成功關鍵看中層站在哪一邊

原來,企業要進行改革,通常是老板提出來的。因為老板在企業中負責統籌全局,他對企業的運營情況非常熟悉。企業發展什么時候遭遇阻力和瓶頸,老板通常會比其他人先覺察。而作為統籌全局的人,他又必須拿出解決方案。于是,老板就提出了企業要變、要改革的觀點。

很多一線員工卻并不這么想。一來,他們通常只從事某類具體工作,缺乏全局意識。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整個企業已經搖搖欲墜,因為所在的部門屬于全企業的盈利部門,沒有絲毫緊張空氣,員工根本不知道危險就在眼前。二來,他們對目前的工作模式產生了一定的路徑依賴,不愿意輕易改變做事的習慣和方式,認為改革就是瞎折騰,變來變去非常麻煩,還增加了很多工作量,甚至覺得不變還能維持現狀,變了之后可能還不如現在。

既然改革勢在必行,作為中層,就要認清自己的管理角色,即要弄清自己的立場。中層在企業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任,當老板和普通員工的立場發生沖突時,中層的立場就變得特別重要。在改革這件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大事上,中層要堅定不移地站在老板這邊。

有的中層沒有搞清楚自己的立場,沒有搞清楚狀況,就站在了員工這邊,弄得老板孤立無援。有的中層表現得特別“公正無私”,覺得做老板的不容易,員工說的也有道理,就站在中間和稀泥,一邊讓老板少說兩句,一邊讓員工也做一些讓步,弄得好像只有他才是對的,他是整件事的“裁判”,他才是“好人”……對于中層來說,這都是非常不職業的表現。

身為中層,必須要成為企業改革的響應者和推動者,必須要站在老板這邊。如果實在與老板觀點不同,立場相悖,可以選擇不做中層,或者離開公司。既然選擇做中層,就要站該站的立場,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這叫立場要對。

至于有的中層想保持“好人”的人設,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在一家企業里,只有老板才可以做“好人”,中層都要做“惡人”。如果中層都去做“好人”了,老板還做“好人”的話,整個企業就會一團和氣。一旦企業出現問題、遇到發展阻力,就很難得到解決。這樣一來,企業的前途可想而知。

因此,在現實中,中層做“好人”,就會逼得老板沒辦法,被迫做“惡人”。一家企業如果是老板做“惡人”,就避免不了分崩離析的狀態。一家企業之所以能有凝聚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一定要做“好人”。而要想讓老板做“好人”,唯一的前提就是,中層必須做“惡人”。

老板做“好人”,中層做“惡人”,是一家企業能夠實現改革、推進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境界。站在企業的角度,老板做“好人”,中層做“惡人”,對整個組織來說是件好事。因為老板是“好人”,員工遇到一些困難,就愿意找老板幫忙。老板可以借此使自己與員工之間的關系紐帶變得更加緊密。中層做“惡人”,一來可以減少某些中層帶領下屬員工離職創業的概率,二來可以減少某些中層惡意煽動下屬員工對抗上司的情況。這樣一來,員工對老板、對企業的忠誠度就會大大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就會大大增強。

有了極高的忠誠度和極強的凝聚力,企業的改革之路自然會順暢很多。這也正是中層站在老板這邊的意義所在。只有學會響應變革,推動變革,成為與老板立場一致的中層,才有資格升職做高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江孜县| 和政县| 金川县| 广安市| 岐山县| 陵川县| 汉中市| 本溪| 囊谦县| 新沂市| 余江县| 儋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桦南县| 丰都县| 贡嘎县| 如东县| 义马市| 邵东县| 巴青县| 灵石县| 涟源市| 德阳市| 东明县| 如皋市| 礼泉县| 濮阳县| 资中县| 涞源县| 富顺县| 河西区| 吉首市| 荔浦县| 南京市| 花莲县| 河池市| 桦南县| 凤山县| 永平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