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進化論:創建未來商業生態
- 吳越舟 趙桐
- 1838字
- 2025-02-17 17:38:21
推薦序
基于時代的高速增長需要基因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路走來,成績斐然。這體現了我們這個曾經經濟落后的農業大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發揮出了巨大的能量;也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基因所孕育的巨大潛能;更離不開中國企業家群體的奮斗精神與創新精神。作為一個高速成長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探索與實踐為世界產業的發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華為、美的、格力、海爾、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等一批優秀企業以自身高速、持續的有效增長,創立了中國的品牌,也詮釋了中國企業崛起的軌跡。對它們成長性的研究與商業模式的分析,對中國正在成長中的廣大中小企業具有極重要的啟發意義和借鑒意義。
在進入世界500強的100多家中國企業中,如果讓我選擇3家最典型的企業來研究的話,第一家無疑是華為。華為創立了33年,實現了32年的長期有效增長,從一家弱小的民營企業成長為一家世界級的行業領軍企業,在它身上可以找到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企業成長與演進的所有年輪與印記。可以說華為是中國企業的杰出代表,是中國企業與中國產業的驕傲。第二家我會選擇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創立21年,完成了21年的高速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其年營收接近3800億元,在互聯網世界構建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是中國在全球互聯網企業界中的杰出代表。第三家可選擇小米。小米自2010年4月創立至今,剛剛10年,2019財年的年度銷售額已超過2000億元。它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佼佼者,它以爆發性的增長速度取得了千億元營收,以最短周期沖進了世界500強名單。雖然它在成長中,年度業績也有短期徘徊,但其對未來萬物互聯世界的理解則是獨樹一幟的,其在戰略演進的探索與商業模式的創新讓人眼前一亮。
當前市面上研究小米的書籍與文章不少,但本書的視角獨特,立意新穎,結構清晰,具有啟發性。本書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國企業的成長性研究,多從行業演進、企業成長、戰略演進、商業模式、營銷策略、運營效率、管理機制與組織體系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性研究。從這層意義上看,我認為本書具有三大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聚焦企業的成長歷程。小米公司雖然創立只有10年,但這10年人類跨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移動互聯網讓整個社會與產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米正是在這種技術迭代與社會變遷的背景下,對各種外部市場的“風口”機會有著獨特的洞察與透視下成長壯大的。書中客觀地闡述了小米10年戰略演進的三大周期。第一周期是營銷洞察風口,鑄就粉絲的戰略驅動力;第二周期是經營模式創新,打造生態鏈運營平臺;第三周期是商業模式復合與迭代升級,創建未來萬物互聯的商業生態。從小米10年成長的軌跡看,雷軍在企業上市之前已成功地跨越了創業期。在創業階段雷軍清晰地勾畫出了多條業務曲線,從爆款手機到粉絲驅動,從生態鏈企業到生態鏈平臺,從新零售到社交電商,從全渠道到大數據,再到人工智能……小米的感應能力、聯結能力與持續學習能力的確有點強,而多條業務曲線的互動與協同效應也正在顯現。
第二個特點是內容系統性強,具啟發性及借鑒性。本書作者具有十多年的企業經營經驗與咨詢經歷,他們能全方位從戰略、營銷、運營、管理、組織與文化多維視角系統地解讀小米,對中國正在成長的廣大中小企業主與經理人具有啟發性與借鑒性。從產業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從工業時代、PC時代到移動互聯時代都離不開傳承與創新,小米的戰略進程顯示了高價值與高效率的新融合。從商業模式演進的角度來看,創造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離不開天時、地利與人和。雷軍的睿智則在于既能感應用戶(粉絲)心靈深處的萌動,又能洞察產品技術世界的核心秘密。從2C營銷職能創新的角度來看,目前市場的人群結構、消費需求與消費習性都變得充滿不確定性,小米的策略是在線上、線下與社群三度空間中和用戶心靈相通、心靈相依、心靈同頻。所以,要系統地、整體地與深度地看懂、讀懂小米并不容易,本書在這個方面做出了極有價值的新探索。
第三個特點是具有哲理深度。本書按照小米10年的成長歷程共分了10章,這10章是對小米的具體業務模式與管理模式的解讀。作者對每一章都進行了歸納,這種歸納充滿哲理:爆發與孕育、聯結與節奏、風口與定力、先覺與自覺、新人與新品……讓我們擴展了聯想的時間與空間。這些歸納都是作者深度思考的結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既增加了小米案例分析的通俗性與可讀性,還可觸發讀者對場景的聯想,又能啟發讀者對自身經營經驗與經歷的深度思考,定會對廣大的企業家與經理人朋友有所幫助。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
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
彭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