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出貨策略(第4版)
- 吳國平
- 2712字
- 2025-02-18 17:47:47
大環境:評估本身價值的前提
本身價值放在不同環境下具有不同的評估方式,也就具有不同的評級。就如一個球星處于不同狀態下,其身價是不同的道理一樣。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當下的環境,才能做出更為精確的價值評估。
對本身價值有了基本的認識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其內涵。
市盈率與大環境
本身價值的獲得必須建立在好投資的基礎上,因此對市盈率的把握很關鍵。每個人進行投資,最終的目的都是賺取利潤。不過,在賺到利潤前首先要收回成本,若成本都收不回來,就別談賺取利潤了。市盈率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可以告訴你收回成本的具體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如果投資一家公司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收回成本,一般情況下,這家公司就不值得投資,除非你進行的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投資,否則從純商業角度考慮,對這家公司的投資絕對不是好投資。最重要的是,投資行動里面還蘊含著很大的風險,因為資金都是棄“壞”投“好”的。當股票價格過高,市盈率太高,最終資金的選擇只能是流出,流向回報率更好的股票或其他投資。一旦資金瘋狂流出,股票價格必然大幅回落,最終跌到一個相對而言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圍,這就是本身價值回歸之旅的生動演繹。
市盈率有靜態與動態之分。作為投資者,研究公司本身價值時,需要弄清楚靜態市盈率,它可以讓你把握公司當前的“理論價值”,但你更需要研究的是動態市盈率,因為動態市盈率可以讓你知道當前這家公司的“實際價值”。靜態市盈率看過去就可以知道,動態市盈率則必須看未來,而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種特性賦予了本身價值極大的波動空間。
在如此紛繁復雜的局面下,此時我們該如何做出投資決策呢?很多人開始迷惘了。記住,看大環境!以下三種大環境下的投資策略是我們必須熟稔于心的。
如果遭遇熊市,一般情況下你絕對不能以高于靜態市盈率的情況來評估它的本身價值,就算你看出它“動態”價值真的比“靜態”價值要高很多,也不要沖動地去高估它。在熊市環境,本身價值是要大打折扣的,跌了可以再跌,你的投資務必控制在“靜態”評估之下,這樣才能最終讓你撿到便宜。你根本不用擔心沒人會賣給你,因為在熊市環境中,大把人會非理性不計成本地拋售股票。
如果碰到的是牛市,一般情況下你要堅決以高于靜態市盈率的情況來評估它的本身價值,就算你看出它“動態”價值真的比“靜態”價值要低不少,你也不要低估它。要明白,在牛市環境下,本身價值是會有一定溢價的,漲了可以再漲,你的投資務必控制在“靜態”評估之上,這樣才能最終讓你賣到好價錢。你根本不用擔心沒人會跟你買,因為在牛市環境中太多人會非理性不計成本地買入股票。
如果是平衡市,一般情況下客觀地去評估就行了,不高估也不低估,保持平衡,把本身價值估算一下就可以了,至于是買還是賣,可以圍繞估算價格高拋低吸。
銀行利率與銀行存款市盈率
◇股票市盈率是否合理要結合銀行利率來做比較
既然本身價值很大程度上要結合市盈率這個指標來衡量,那么,股票市盈率處于什么樣的狀況下才是合理的呢?此時,就要把銀行的利率引進來探討了。我們都知道,銀行就是做資金流轉賺取存貸利差生意的,我們把資金交給銀行,銀行都會給我們一個利率(這里通常指1年),比如2%。也就是說,資金在銀行里存放1年,銀行將給予我們2個點的利息回報。銀行也是要賺錢的,銀行既然給我們1年2個點的利息回報,就說明它至少能夠以高于2個點的利息回報貸出資金,從而實現差價收入。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把資金放到銀行就有2個點的利息收入,那么,要讓資金不存銀行而是投資其他,是不是投資回報必須高于這個利息收入才有吸引力呢?答案不言而喻。換句話說,銀行存款利率成了我們資金使用的最低效率!如果投資上市公司1年的回報都達不到銀行利息回報,那是不是高估了其市盈率?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還不如把資金存進銀行來得實在。
◇銀行存款市盈率要考慮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進一步思考,如果按照銀行的利率計算,多少年才能賺到跟本金一樣的資金呢?這里,問題就跟市盈率聯系上了,用本金除以利率不就可以得出銀行存款市盈率了嗎?將銀行存款市盈率跟股票市盈率一對比,你就會明白目前你的股票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如果連銀行存款市盈率都比不上,其投資價值是不是要大打折扣?當然,在談銀行存款市盈率的時候,我們必須把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因素考慮進去,否則,那也將成為“理論”上的銀行存款市盈率。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錢會開始變得不值錢,購買力下降,嚴重的時候銀行利率會抬頭,不斷上漲,以收縮流動性,抑制通貨膨脹。在這個過程中,股市中一些抗通貨膨脹的股票會得到資金的關注,甚至遭遇搶購。此時,很多股票的本身價值體現的價格將因通貨膨脹而出現暴漲。反之,在通貨緊縮的背景下,錢開始變得值錢,購買力上升,嚴重的時候銀行利率會低頭,不斷下降,以提高流動性,抑制通貨緊縮。在這個過程中,股市中一些無法抵御通貨緊縮的相關股票會不斷被拋售,甚至不計成本。此時,這些股票本身的價值體現的價格將因通貨緊縮而出現暴跌。
◇凈資產與重置成本
凈資產的基本概念。凈資產,簡單來說,就是資產減去負債所得的結余。再通俗點,其就是把所有負債除去,公司把廠房等所有東西都變現,最后能變現的最基本價格。一家公司凈資產越大,說明它的底子越雄厚,越不容易受到動搖,抗風險能力也就相應越強。同行業相似的公司在同等市盈率的基礎上,一般情況下,凈資產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價值就相應更高,更具投資價值。因此,在把握本身價值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凈資產。
凈資產在牛熊市中的區別。在牛市運行過程中,凈資產這個因素往往會被忽略,因為那時很多人看到的更多是未來機會,很少去思考當下的具體細節問題。有種說法叫“漲時重勢”,體現的正是牛市時凈資產被忽略的情況。相反,在熊市運行過程中,凈資產這個因素會被放大,“跌時重質”,體現的就是熊市時凈資產備受重視的情形。
從重置成本中發現本身價值被低估。既然在牛市中,很多人習慣忽略凈資產,我們就不具體談牛市過程中凈資產的問題了;相反,在熊市中,很多人重視凈資產,那就不妨繼續深入研究下去。我們都知道,一家企業如果重新開始經營,會有重置成本問題,比如一家鋼鐵企業年產量達到3000萬噸,按照最新的凈資產每股為5元,但是如果按照當下環境重新弄一家年產量達到3000萬噸的鋼鐵企業,重置成本攤算到現在這家鋼鐵企業的股本之中,每股就達到9元。從投資角度來說,你是想現在開始用9元每股的代價重建,還是在資本市場上直接以5元左右的價格收購?答案是毫無疑問的,就是直接收購,每股5元左右的代價可以換來9元重置成本的付出,這是非常劃算的買賣。什么叫本身價值被低估?通過以上例子,我們應該清楚了,當重置成本遠高于凈資產時,就是本身價值被低估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