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從東方審視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是柏拉圖(Plato)的學生,也是他的修正者和完善者。亞氏丟掉幻想,一切都靠實實在在的觀察。西方人運用科學方法來觀察事實,可以說是受到了亞氏的影響。
東方以中國為代表,這會不會引起印度和日本的不滿?我們姑且不去管它。站在中國人的立場,這時候“舍我其誰”,應該是相當合理的。
中國人從東方審視地球,用的不完全是觀察法。我們喜歡在觀察之外加上深切的體會。就方法論而言,體會法是不被西方學術界認可的,一般西方人也弄不清楚什么叫作體會法,但是中國人卻時常用它,而且對它十分親切。體會的前提,是認為自然界和自己的生命為一體,別人和自己也可以相通;將心比心,比較容易體會外界或他人的感知。體會不是完全靠思索,要有活動才可能體會。每隔一段時間,換一種角度,若是結果依然如此,便可以證明自己的體會相當正確。
老子所關心的是:怎樣消解紛爭,以獲得安寧。他審視地球,終于體會出宇宙的生成法則,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四十二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好像是東方人審視地球獲得的代表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