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成功的企業,往往越固執
“奶酪”為什么會不見了呢?因為沒有預見到環境的變化,缺乏危機意識,躺在成功上面睡大覺,結果必然是“溫水煮青蛙”,等感知到威脅的時候已經晚了,這是一種正常的“異化”,屬于自然規律,否則怎么會長江后浪推前浪。
換句話說,一家企業越成功,往往越固執,就越不愿意改變自己,結果昨日成功之原因有可能成為明日失敗之根源。畢竟大多數成功者都沒有勇氣否定自己過去的成功,很難把自己“歸零”,很難客觀地、理智地看待市場的變化,看待自己的問題,看待未來的趨勢,所以很容易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大家都認同“失敗乃成功之母”,卻很少有人認同“成功乃失敗之父”。前者是因為失敗而反思,所以有積極意義;后者是因為成功而驕傲,所以有消極影響。為什么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因為第二代很難有創業家的熱情和奮斗精神,在衣食無憂的優越環境中長大,其工作動力會下降。另外,守天下本身就比打天下更難,不轉型的話,很難超越第一代。等到了第三代時,熱情和奮斗精神已經消耗殆盡,企業內部的各種矛盾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一旦處理不當,企業就會轟然倒下。
所以,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有經常“歸零”的心態,要敢于“革自己的命”,即勇于否定自己過去的成功,唯有這樣才能戰勝自己。如果市場環境是不變的,那么過去那一套就是可行的;如果環境是不斷變化的,那么企業每隔幾年就要有意識地調整經營管理體系,與時俱進,否則就可能走向衰敗。
俗話說,不進則退。要想把握未來,就要從“后知后覺”轉變為“先知先覺”。我堅信一家企業也好,一個人也好,聰明與否其實取決于能夠看多遠,看得越遠,準備時間越充分,就能更好地把握未來的機遇。其實,市場環境的演變是大勢所趨,是企業無法抗拒與改變的客觀事實。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認識到這種趨勢,及時對經營模式進行調整,對管理體系進行升級,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和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