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今天

  • 猜與疑
  • 鄉塵
  • 5597字
  • 2025-01-22 17:46:25

我,朱允炆,終于登上了皇位。

今天的太陽終于升了起來,陽關并不刺眼,有烏云擋道。

我在這個位置上也并不安穩。

登基的那一天,所有人都祝賀我,不過與我無關,我心里總是放不下。

祖父走了,我似乎仍生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我十分清楚,祖父把皇位給我,僅僅是因為我的父親,他并不看中我什么。我的幾個叔叔也并不可能聽從與我,造反幾乎是遲早的事。既然他們對待胡虜不擇手段,那么他們對我也會不擇手段。

可是當時的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還認為統治天下似乎跟下棋一樣簡單,所有的棋子都必須遵守一定的秩序,所有人都應該學習儒家思想,對所有人仁慈。

好吧,這也沒那么重要。我是皇帝,他們只是在邊疆駐扎的藩王。隔著那么遠,要打也要一段時間。

但是現在一定要在棋盤上下第一著。

我讓太監區通知祖父給我留下的三位謀士。據說還有一個很強的武將,暫時先不用。

第一個進來的是方孝儒,他飽讀詩書,一般的國事都得問他。對于他的忠誠,我是有點懷疑的,畢竟他爹死在朱家手里。

他一進來什么也不說,等著另外兩位一起商議,他就是這樣,只認為大事要所有人決定,我不怎么看好他。

第二個進來的是黃子澄,他一進來就說,燕王勢力強盛,多虧附近藩王,應當盡早剪除羽翼,才能甕中捉鱉。

我很欣賞他,雖然只是探花,但是他在政治和局勢上的判斷比較準。

齊泰是最后來的,他認為應該先鏟除燕王,然后再做商議。

我并不認為他的想法有多么高明,雖然他是兵部尚書,是三人中唯一和兵事沾邊的,但是他在我心里的地位一直不如另外兩人。

不過為了國家著想,兩人的計策應該一并討論。

趁他們辯論的時候,我也思考了一下,在此之前,我已經把兩個藩王給削了,一個被貶為庶人,一個發配。天下肯定知道了我的目的。以前就有十二萬多人的隊伍一起打元朝。現在要是鬧起來,官軍肯定守不住。要是剪除羽翼,燕王就成了一個空架子,只能在北方,打不進來。但要是把燕王給干了,其他的藩王也能領起軍隊打著報仇的名義來打京城。皇位到時候還是讓出去。

一看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我看向方孝儒,方孝儒把兩人拉開,分析了一通,引經據典,我也聽不懂。他最終總結,他站黃子澄。

和我想的一樣。于是我讓下面出詔書,把其他藩王先削掉。讓燕王先看著北方的元朝。

事情比我想的順利,被削的藩王沒有反抗。他們簡直和平民百姓差不多。這么看來燕王的實力也沒有那么強悍。

不過,我也時時煩惱,我常常說,太祖把武將殺的也太干凈了,能打的武將少之又少。只能盡力把造反的火焰熄滅,正面打仗勝算幾乎沒有。

朱棣,我的第一招已經結束了,你是我最要提防的人,我等著和你決斗。

我想起我之前對太祖說過,如果藩王有異心,就用德來攻取他們的心,用禮來約束他們的言行,然后就削減他們的封地,接下就改封地,最后就是打仗了。

不過現在,我似乎直接削了藩王的銜,不過我能說出這句話,就應該能想出另一種具體的方法。

我思索了一晚上,總結出:現在的藩王大多數不會造反,因為他們實在沒有反的理由,先在我才是真正的皇帝,他們一旦造反,軍心,民心肯定渙散,造反肯定不成。

我可以稍微安心一點了。

最近,朱棣沒有什么動靜。

這是一個好消息,起碼他還沒有行動。不過民間有些風聲,那倒不用管它。

但是,我還是讓宋忠去駐守山海關,屯平,以防萬一。

建文元年,朱棣竟然自己來了!

宮里有不少人都勸我直接把朱棣給扣下來。可是,沒有什么理由:他在登基期間前來覲見,這是祖制,要不然就失了敬。

只好放任他了。

他來了。侍衛說,他是從皇道來的。我不理。他走進來了,但是并不下拜。

戶部侍郎卓敬上奏,說,朱棣走皇道,見龍顏不拜,此乃失敬,無禮,無目圣上,該囚而審之。

我為了不讓朱棣認為,他將是我所選中的下一個目標,應該,溫水煮青蛙。

我揮揮手讓卓敬退下。后面群臣都蠢蠢欲動。我一撇,旁邊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儒都沒有聲色,便在大廳中下詔:燕王是我的親屬,從此不必受宮中制度。

卓敬又跳出來,他漲紅了臉:楊廣,楊堅不是父子嗎?

我沒有理他,直接放朱棣走了。

希望他沒有察覺。

我要把我的優勢擴大下去。

四月份,朱棣告病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他可能裝病在謀劃造反,有沒有合適的理由去調查。

五月,朱高煦,朱高熾,朱高燧進京了。在這個節骨眼上送來自己的三個兒子,似乎是讓我扣留他們。但五月是太祖的忌日,藩王一定要來,如果,我扣留了三個兒子,那朱棣恐怕有了他真正攻打京城的理由。這個理由是我自己給他創造的,是名正言順的。這個當,我不上。

他們進來時,齊泰上報說,要把他們扣留作為人質。我立馬制止了他。我讓太監傳詔: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為皇親國戚,所有沿路官員不得為難,以俸食款待。

徐輝祖在幾個時辰后趕來,他一進來就說,這三人從小與他相交,他最熟這三人的品行。這三人身懷無盡才學,決不可放。此舉可收三人為人質。一舉而兩得。圣上不得不明查。

我搖了搖頭,我心里的盤算不能就這樣落了空。

他極度失落的走了出去。

到底他是皇帝還是我是皇帝。

等到三人回去時,我令人備車要送他們一程。魏國公徐輝祖在我旁邊,他感嘆,恐怕朱高煦不會忠于圣上,也不會忠于他的父親。

這件事告一段落了。

接下來,就要徹底解決朱棣了。

造反也需要時間,只需要將他不斷限制,那么就像有一個塑料袋套在他腦袋上,慢慢的他就會窒息。

可是突然就聽到朱棣發瘋的消息:在街上大吵大鬧,私闖民宅,搶奪他人飯食,露宿街頭。這哪一個都不像正常人能干出來的。

但是前面我說了,造反也是要時間的,就怕他是裝瘋,我也讀過歷史,一般拖時間就用裝瘋這一招。為了確保他真的是發瘋,我派張昺和謝貴去調查。

去的不久,看來他們到了燕地就馬上回來了。

他們在我面前下跪,道:燕王朱棣肯定是真發瘋,我們可以擔保。當時是酷熱的盛夏,地都干裂開了,可是這燕王朱棣竟然在火爐前蓋著棉被,這樣還渾身發抖,嘴里言,凍殺他了。這種人不是發瘋還有什么解釋。

這確實是只有發瘋的人才干的出來的事,要不然這投入也太大了。

就這樣一塊石頭落了地。一只鳳凰變成雞。

幾天后,長史葛誠進宮私見我。對我奏:皇上,燕王是假瘋。他看似是發瘋,其實是在招兵買馬,準備造反,之前燕王造養雞場,是為了掩蓋地下的兵器鑄造聲,他身邊的道衍可是個聰慧之人,這些計謀都是他和燕王商議出來的。

這個消息震驚了我,原來燕王真的存有異心。

過一個月,燕王不再裝瘋的消息就傳了過來。同時,這也印證了我的猜想。

燕王肯定是收到宮內之人的報信,認識到葛誠叛變了,于是也不再裝瘋,準備造反了。

在葛誠來的那一天,我把他叫的我的寢宮外,讓他報告,見他不肯,才另至寢宮。如此,我便斷定他要說的絕對是重要情報。如此一來,宮中只有太監活動,那么在朝廷中,太監就是燕王的間諜。

我把方孝儒叫來,讓他徹查太監,找出誰泄露了情報。

可是,這家伙拒絕,他說,太監都是下賤的東西,皇族出生的燕王那會將這種人作為自己的眼線。

我一時語塞,便想繞過方孝儒,直接把圣旨遞下去。

第二天,我又在殿內又看見了那封圣旨,上面寫著:皇上三思。我又連發兩遍,都被退了回來。我當即就火了,我是皇帝還是他們是皇帝,我的圣旨他們也敢送回來。我立刻意識到,太祖選拔出來的讀書人實在是愚蠢至極,為了那所謂的“真理”的正確,竟然敢跟我對著干。我當即降了幾個文官的職。我也知道,太祖留下的人不能開了。

宮內的事就算處理完了,接下來處理宮外的事。

我連下三詔:即刻命令張昺,謝貴二人采取行動監視燕王及其關聯人員。使臣即刻出發,前往北平。北平都指揮使張信即刻逮捕燕王朱棣。

看這樣燕王能怎么脫身。

沒想到,三日后,宮外人報朱棣反了。

好了,現在朱棣真的露出他的真面目了。

幾天后,我就聽到徐輝祖來報告這件事的經過。

我派出的張信帶著圣旨去逮捕燕王。

張信猶豫不決:他不想違背圣上的旨意但是卻又聽說燕王雄才大略,是無罪之人。

于是他去問他母親,他母親說,天下都說燕王是好人,你不應該去逮捕他。

他聽了母親的話就決定了。

他馬上跑到燕王府,面見了朱棣。

他對朱棣開門見山:陛下,不要再裝病了,現在圣上隨時想除掉您。

燕王躺在床上維持著奄奄一息的狀態

他見燕王還沒有起身,又言:陛下,不要在裝傻了,馬上外面抓您的人就到了。

燕王還是不動。

他最后一次勸說:陛下,不要再裝了,我身上還有逮捕您的圣旨。

燕王聽到這里,從床上跳起來跪到地上向張信就拜。然后叫出道衍開始商議。

不過幾天,張昺謝貴就帶兵到了。燕王和道衍其實并沒有什么辦法,王宮里并沒有可以和外面精兵抗衡的武將,但是他們找到了圣旨中的一個漏洞,在圣旨中只有張信的職責是逮捕燕王,而張昺謝貴只是逮捕燕王親屬和官員,沒有逮捕燕王的指令。

所以

他們以在宮內交接燕王官屬的名義,把張昺謝貴請進宮,并表示、名單上的那些人已經抓住了,就等兩位大人進去驗收。

其他的侍衛都以級別不夠被擋在外面。

兩位大人驚奇的發現燕王病殃殃的坐在大堂中的一把椅子上(逮捕燕王是張信的職責)。

燕王讓侍女端上來瓜片,他拿起兩片親切的招待兩位大人。兩位大人剛想起身感謝,朱棣就把瓜片往地下一摔,憤怒大喊道:連平常百姓都講究宗族血脈,朝廷天子是我的侄子,我卻要擔心自己的性命,朝廷這樣待我,我在這天下就沒有什么不能干的了。然后就叫燕王府里的衛士把張,謝二人綁了,幾個時辰過后就下令將兩人斬首。同時把葛誠也抓住殺了。

然后,他在大堂大聲說:我其實沒有病,只是奸臣想陷害我,我不得不這么做,事已至此也不能怪我了。

隨后他們擊潰燕王府外的官兵,同時由大將張玉率領,向北京各個城門進攻。三日之內,北平就被朱棣所占。城外的宋忠領兵三萬推至懷來。

現在,我們可以先捋一下現在的情況。

因為這是我的著的書,我會在里面加入自己的反思和考慮。

現在我的身邊有太祖留下的班組,其中方孝儒,齊泰,黃子澄是我的心腹,黃子澄舉薦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所以他也是我的心腹。徐達的兒子,徐輝祖看起來對我忠心耿耿,但是他的姐姐是朱棣的夫人,同時他的兄弟徐增壽在我面前一直保舉朱棣,要么他們是互相站在對立面,要么他們是都效忠于朱棣,徐輝祖是想坐實忠臣的身份,到時候做我身邊的間諜。徐達的子女讓我很頭疼。大將還有太祖留下的耿炳文,其他武將我接觸的不多。任用就憑他們的戰績和他們自己和他人的推薦。

這是我明面上的將領,我背地里也有親信。長史葛誠是我的間諜。他本來是朱棣派來打探消息的。當時他是來朝見新皇登基的,他一來到大殿就看文臣武將,而不是看我,當他看我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他是來朱棣的間諜。但是他也是個動搖的人。

隨后,他剛要下跪,我就讓他免禮,同時在他在京城的幾天里,我叫人給他安排宮宴級別的餐食,同時授予金銀珠寶。

在最后一天,我把他叫出來,跟他說:我順應太祖旨意,成為天子,而朱棣如果造反那么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也會一同降罪,但如果你加入我們,會成為青史留名之人,授一等功,你自己想想,你只是個臣何必去拼命。

他一個晚上后,就找到我,說:臣愿為圣上做牛做馬。

我的目的達到了。

就這樣,葛誠成了我的人。

可惜我的間諜少了一個。

還好我之前說過朱棣想在這個時候造反,就需要一個理由,一個他自己不太相信卻要士兵相信的理由。如果他不管這一要素,直接發兵進攻南京,我只需要去招降,他的兵就會有將近一半站到我這里來。再然后他的兵力就遠遠小于官軍。人海戰術會讓他吃大虧的。

果不其然,他的理由就出來了,不過是通過奏折的形式。在一邊的齊泰沉不住氣了:這廝竟然用“靖難”的理由向我們要人。那就是說太祖留下的就都是奸臣,我們也是奸臣,真是欺人太甚。

我沒有回應,看來朱棣在這場決斗中并不想遵守規則。

好吧,那開始吧。

朱棣肯定會將北平作為他的陣地然后向外攻打,那他的第一步就要清掃北平城周圍的官兵,然后北伐解決后顧之憂。

據我所知,宋忠在退守懷來后,還有近三萬精兵,據守在北平后方,也許可以對朱棣進行第一次打擊。

后來戰報到了。

宋忠為了鼓舞士氣在軍中散播謠言,說軍士門的家屬大多都被燕王給殺了。軍中果然怒氣沖天,士氣高昂。

但是,朱棣再進攻的時候,耍了花招,他讓那些士兵的親人去打頭陣,這樣軍士都見到了親友,頓時感到被宋忠騙了,于是跑了一大堆,軍心就此瓦解,宋忠親自下場,卻任然挽回不了敗局。朱棣的軍隊很輕易地就打下了懷來,并生擒了宋忠。

宋忠在被俘后受朱棣勸降,但是被他義正言辭的拒絕了,最后被朱棣殺害。

我頓時慌了陣腳,我召集百官集會,要找到另一個武將去抵御朱棣。在看過一圈后,有戰斗經驗的,能跟朱棣抗衡的幾乎找不到,但當下實在是燃眉之急,只好用太祖留下的耿炳文去御敵。我下令耿炳文率兵三十萬前去蕩平北軍。之所以是三十萬,是因為我也知道,耿炳文擅長的是防守而不是進攻,在面對從小就在名將中成長起來的朱棣也不是對手。我在他出發前,告訴他: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不要使我負上殺害叔叔的名義)我也不想讓自己的親叔叔在戰爭中被殺死,在后世可能會背上罵名。

在軍隊出發的那一天,我召集了齊泰三人:朕想借為宋忠哀悼之名重振士氣,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他們七嘴八舌,但意見都差不多。主要是宋忠剛死,軍士都不再信任將領,而且會更早的讓軍士意識到他們自己所面對的對手是多么強大,從而臨陣逃脫者不計其數,所以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天,軍隊就出發了。

之后,耿炳文寄來了第一封戰報。

圣上,南軍先鋒部隊被全殲。

臣初到滹沱河,于南北兩岸駐扎軍隊。楊松駐守雄縣,潘忠以掎角之勢駐扎,攻守兼可互相支持。

中秋之夜,燕王率先攻打雄縣,楊松奮起反擊,并派人求援于潘忠。

潘忠收到求援,起兵奔襲來援。

過月漾橋時,北軍從水中突襲,潘忠軍被殲。

楊松軍力戰不敵,被殲。

北軍實力強悍,不可懈怠。

南軍仍有約三十萬軍士實力,可與之決戰。

我收到這封戰報后,又找到齊泰三人,我問三位:朱棣如此強大,耿炳文可能抵擋不住,應該立馬換武將。

黃子澄提議說讓李景隆來擔任主將,齊泰堅決反對。李景隆,是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洪武朝一流武將,南征北戰,戰功累累,可以一試。況且黃子澄是我的死黨,應該不會坑我。

于是讓李景隆遠征的事情就拍板下來,這次軍力增加到五十萬去頂替耿炳文。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通化市| 望江县| 鄂伦春自治旗| 陇南市| 和硕县| 应城市| 儋州市| 郯城县| 江门市| 修武县| 荆门市| 赣榆县| 虎林市| 沁源县| 穆棱市| 门头沟区| 轮台县| 长宁县| 祁门县| 子长县| 岢岚县| 汽车| 叶城县| 马龙县| 巴东县| 古交市| 宁明县| 宽城| 双牌县| 万荣县| 翁源县| 河间市| 天长市| 通山县| 个旧市| 拉萨市| 新干县| 安西县| 方正县|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