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年基層針灸得失錄
- 楊承岐口述 楊麗平整理
- 757字
- 2025-01-21 16:17:28
5.循經取穴和局部取穴結合治療腹脹厭食
本公社患者王某,腹部脹悶難受,不想吃東西,往縣醫(yī)院、縣中醫(yī)院跑了好幾趟,B超、胃鏡、化驗,檢查了好幾次,找不出確切病因,中西藥品服用無數(shù),一直不見好轉,原本胖大健美的身體很快變成了皮包骨頭,鄉(xiāng)親們背地里都說她患了癌癥。由于公社衛(wèi)生院和村保健站的幾位老大夫都給她看過,但療效不好,她原打算找我治療,可她的一位鄰居說我只不過是一個十六七歲的毛孩子,沒有多少臨床經驗,別耽誤了病情,她就放棄了找我看病的念頭。最近她一連三天幾乎水米未進,實在受不了了,才于1977年3月11日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找我治療。
我通過望、聞、問、切為患者做了詳細診查,認為其系脾虛胃脘積滯,便笑著對患者說:“大嫂,今天天氣不錯,適合針灸治療,我給你扎兩針試試。如果天氣不好,你來了我也不給你治療。因為陰雨天氣地球的磁場會發(fā)生變化,影響針灸療效。”隨即掏出銀針,消毒之后,先對患者的雙側足三里進行針刺,得氣后(針刺后局部有酸、麻、漲感)左右捻轉針柄各5分鐘,后留針30分鐘以健脾益氣,增強腸胃功能;然后以2寸毫針刺入患者的中脘穴,得氣后與皮膚呈35°角分上、下、左、右4個方向用強刺激的手法平刺,每次進針后再用平補平瀉的手法(快速左右捻轉針柄)各操作5分鐘(中脘穴主治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能和中開胃,用此手法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等操作結束,她的肚子就“咕……咕……”直響,當下就喊有了食欲,馬上跑到附近的小賣部買了個面包,就著汽水充饑。我見狀忙喊患者停止飲食,回去做點小米粥,一定要稀爛才食,小米粥養(yǎng)胃,而且一定要少食多餐。在場的患者個個愕然……
【按】胃脘積滯取足陽明胃經的常用穴位足三里,屬于循經取穴;針刺胃脘部位的中脘穴,屬于局部取穴。我在臨床治療胃脘部疾病時,常采用循經取穴和局部取穴相結合的針灸方法,療效相當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