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書名: 時穿從給朱標系統開始作者名: 來不及憂傷本章字數: 4106字更新時間: 2025-01-30 00:00:00
“我曾經聽一個先生說過,一個國家真正強大的標志,是國土面積。只有國土面積足夠大,才能拉長縱深,像南宋那半拉子地盤,襄陽一被拿下,還能往哪里退守,跟敵人玩縱深?”
朱老大跟朱老四兩兄弟聞言,不由若有所思。他們都是懂兵法戰略的,朱老四不用說,未來的馬上皇帝,即便是太子標,看似文弱,不通武事,也沒打過仗,但畢竟是從戰亂年代走過來的太子,不可能半點武事都不懂,自然明白縱深的意義。
時明繼續道:“你們仔細想一下,北元是不是因為國土面積足夠大,咱們一出兵,他們打不過就逃,咱們又追不上,所以就這樣彼此拉扯,大明一直無法將他們一舉拿下?”
朱老四聞言,頓時皺起劍眉,“那怎么辦?這仗不打了?”
朱老大搖頭道:“不打是不可能的,咱們不打,他們也會時不時地南下騷擾劫掠,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時明也點頭道:“標哥說的沒錯!那位老先生還說過,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所以,有些仗,是一定要打的,這一代不打,下一代,下下代,肯定也得打。既然都是要打,那何不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現在就把問題解決掉?”
朱老四聽得一個頭兩個大,“那這仗又該怎么打?”
時明嘿笑道:“很簡單??!厲兵秣馬,提升兵甲強度,提升火器威力,堂堂正正揍他們一頓,再在他們的土地上建城堡,搞教化,通經濟,先用強大的武力揍服他們,再用經濟捆綁他們,然后用咱們華夏強大的文化同化性,從思想上面同化他們,三手都要抓,三手也都要硬,只有我們足夠強大,最終結果便是,不論哪個族群的百姓,也只能乖乖載歌載舞……”
朱老四直接搖頭,“建城?這不可能!”
太子標也點頭道:“確實不現實,建城投入太大,而且他們是游牧民族,以放牧為主,逐草而居……”說到這,太子標突然又停了下來,“不過先生既然敢這么說,想必已有解決之法?!?
“是有一些粗略的想法,你們姑且聽聽,能不能搞,還得由你們父皇決定,要不干脆等將來標哥上位再搞?!?
太子標聞言,心里默默哀嘆,要是繼續按系統所說的真實歷史發展,自己連老爹都沒活過,哪里還有機會上位?
朱老四則道:“明哥,你先說說,真要可行,我大哥肯定會極力推動此事的,這也算是為我大明解決邊患,我們其他兒子在我爹面前說話不管用,但我大哥跟我娘的話,我爹肯定會聽的?!?
時明點頭,暗忖:你朱老四倒是挺有自知之明。
不得不說,老朱也是個極其偏心的主,好在他這個偏心都是偏向老大。不像李二鳳,偏心偏向小李二,結果人還沒走,就重演玄武門之變了。可惜李二鳳太強,小李大沒能成功。
時明組織了下語言,道:“軍事方面就不說了,你們父親打得比你們還積極,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制度。草原上還流行著部落奴隸制,普通牧民的生活,其實也挺慘,他們就像部落首領的私產,沒有自由。而這些牧民,其實正是我們的盟友?!?
聽到時明這么說,朱老四劍眉直蹙,“這些北元人手上都沾著我們大明百姓的鮮血,全砍死都不算冤,怎可能是盟友?”
時明看著太子標,微笑道:“有位老人曾說過,我們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弄得少少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才能做好事情,他教會我們,團結就是力量?!?
朱老四好奇:“什么老人?”
“呃,一個非常有智慧的老人!”
太子標若有所思道:“先生的意思是,那些牧民就是我們可以團結的力量,而我們真正的敵人,是那些各部族首領,以及北元王庭的那些達官貴人?”
時明點頭道:“就是這樣!那些牧民是上好的兵源,也是上好的勞力,不論是建城,建騎兵,還是讓他們為我們提供紡織品原材料,亦或為我們提供產品傾銷市場,我們都需要他們。其實他們跟我們大明的普通百姓一樣,只要能穿暖,能吃飽,能好好地活著,誰沒事會天天想著殺人為樂呢?又不是天生變態?!?
朱老四劍眉輕挑,“北方游牧部落,向來反得無常,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那些北元余孽,哪個來我們大明打草谷時,不是燒殺搶掠,虐民為樂?甚至以此彰顯他們的功績……”
時明搖頭道:“殺,固然是要殺的,但一味的殺,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咱們這一代把他們殺怕了,下一代,下下代,他們依舊還是會卷土重來,誰能保證咱們沒有打盹的時候?只有徹底將他們同化,讓他們明白,只有加入咱們,才能不用打仗,還有好酒好肉好生活。如此一來,大家才能一起共同維護這份利益,守住這種生活,這才是真正的長久之治。”
太子標微微頷首,“雖然先生說的有些過于理想,但若是真能做到,那確實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結局?!?
時明心想:你們還真以為哥們在跟你們吹牛比啊!這可是未來經過驗證的事實。未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五個民族的百姓都能載歌載舞,就咱們漢兒剩得只會吹牛比了。
朱老四問道:“這是從戰爭層面上說的,那文化跟經濟呢?”
“文化這點,只能看標哥的了,儒家思想雖然迂腐,但做教化這一塊,他們卻非常有經驗。只不過,還需要讓他們統一一下思想,好讓天下百姓明白,北元也是我們華夏分支,是同根同源的炎黃子孫,畢竟陛下也是承認前朝正統性的,這就是個不錯的開端。只要咱們百姓明白并認可,那就會慢慢接納他們。”
頓了下,時明白道:“其實還可以將咱們周圍的一些藩屬國也拉進來,比如朝鮮,安南,以及南洋等地。”
朱老四不明所以,笑道:“將他們拉進來干嘛?難道你還想將來收編他們?將他們納入我大明版圖?”
時明看向太子標,同樣笑道:“那就得看咱們太子殿下將來有多大的野心了,如今的陛下定下那么多不征之國,估計不會自己打自己臉,食言而肥,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太子也不由失笑,然后伸手虛點了幾下時明,“你這話又有點大逆不道了,你這是叫我忤逆我父皇啊!”
時明無所畏懼地聳了聳肩膀,“只要是能為我大明開萬世基業增添力量的事情,有什么不能做的呢?王荊公曾說過,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我覺得這話挺對,想要一個國家強大,肯定要從各個方面不斷加強,不斷創新求變,讓對手想追趕都追不上,固守陳規便是慢性求死,肯定是不行的。”
“那經濟呢?”朱老四幾乎成了太子標的嘴替。
時明輕松笑道:“經濟就更加簡單了,相較而言,用武力征服草原,其實是最下乘的玩法,因為北元余孽的武力并不低。相較而言,他們的經濟基礎幾乎是零,我們強他們太多。”
“這個怎么玩?”朱老四來了興趣。
“互市唄!搞榷場會不會?他們需要咱們的鹽鐵茶布,而我們需要他們牛羊馬匹,以及羊毛等物,鹽鐵茶布是必需的,而牛羊馬匹卻并非必需品,那還不得讓我們隨便宰?當然,一切得按市場規則來,否則野蠻慣了的他們,肯定不介意重拾刀兵。而建好的城,便是現成的榷場……”
朱老四又道:“如此一來,豈不是會喂飽他們?”
太子標也跟著頷首附和,同時若有所思地看著時明。
“當牧民通過我們的分化,遷移,教化,通商,甚至是通婚之后,放下刀兵十幾二十年,年輕一代的牧民子弟,繼續接受我們的教化改造,這樣還怕他們起刀兵,軍隊是吃素的?”
“……”
太子標跟朱老四兄弟倆面面相覷,末了輕咳掩飾尷尬。
不過經過時明的一通分析和解答,太子標心里已經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粗略整頓草原計劃。
結果便聽時明繼續道:“所以標哥,你完全可以制定一個五年計劃,十年計劃,十五年計劃,將這些事情一步步計劃好,每個階段實現一個小目標,最終實現全面同化草原,將其徹底納入大明版圖。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用來對付草原蒙人,也可以用來同化周邊,比如東北女真,朝鮮三韓,安南越人……”
朱老四聞言便笑道:“明哥,你是不是忘了,朝鮮邊上,還有個倭奴國?連朝鮮那等蠻夷之地你都想要,那這倭奴國……”
提起這個國家,時明緩緩吸了口氣,道:“這個國家自然也是要納入版圖的,因為這個國家金礦銀礦無數,不過這個國家沒有同化的必要,我們需要他們當我們的礦工,勞工。當然,這些都是未來之事,以如今大明國力,還不足以遠征倭國。”
“倭奴國有金銀礦無數?”朱老四雙眸微亮。
太子標也來了興趣,畢竟大明確實缺錢??!
時明點頭道:“我祖上數代都是經商的,而且是海商,雖然規模不大,但也常在海上漂泊,知道不少倭奴國之事。據我父親所說,倭奴國那邊確實傳出存在不少金銀礦的消息,而且金銀的規模還不小,只不過他們的開采冶煉技術落后?!?
朱老四疑惑道:“不對??!如果真是這樣,那倭寇干嘛還大老遠跑我們大明來劫掠?他們自己去挖礦不就好了?”
“這就是你不懂倭奴國的制度了,你以為所有倭奴都能像咱們大明百姓那樣嗎?他們那邊的貴族權利非常大,百姓在他們面前就跟奴隸沒什么區別。那些倭寇多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浪人,以及一些戰敗被驅逐,沒有土地的士卒,其實就跟我們這邊的山賊土匪差不了多少。但他們這些山賊土匪又沒有能力,或者不敢得罪貴族,所以就把目光放到咱們大明上了。”
頓了下,時明又道:“不過我覺得,那些倭寇肯定跟倭奴掌權者暗中有聯系,在暗中試探我大明底線和實力?!?
太子標點點頭,道:“倭奴國太遠,這個先不談,我倒是對先生所說的東北女真有些興趣,那邊完全就是苦寒之地,有何用?”
直覺告訴他,那里肯定有用,要不時明肯定不會提。
時明點頭道:“說它是苦寒之地,也確實沒錯,但只要懂得開發利用,肯定不會有沒用的地方。”
總不能跟他們說,那里是未來華夏大地的產糧基地,還礦產豐富吧!反正把那片地方拿下來再說。原本大明的歷史,這些地方也拿下來了,還搞了個建州三衛,只不過在統治上,依舊是以夷治夷的羈縻之地,最終讓建州女真坐大,最后南下入關。
最好的辦法就是慢慢教化同化,然后想辦法將他們的首領給搞死,然后改土歸流,直接進行全面統治。
雖然那地方確實有點遠,但將來肯定能把路修過去不是。
時明跟太子標,以及朱老四在東宮閑聊,一直聊到在東宮吃了頓午飯,這才告辭離去,回家著手準備修路之事。
而他們所聊的那些內容,也已經先太子一步,傳進老朱的耳朵里了。雖說老朱沒有專門監視太子標的想法,但在東宮插一些耳目還是有的。當得知時明又在提諸王分封舊事,老朱頓時就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想提三尺長劍,賞時明幾個透明窟窿。
特別是想到老大跟老四這兩兄弟面對這種事情,居然還能安然高坐,沒有阻止,也沒有喝斥,老朱就更憤怒:逆子??!難道他們不知道,那小渾蛋在對他們兄弟行骨肉相間之計嗎?
可當他得知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的代代相傳結局,又慢慢冷靜下來。確實,那么傳下去,國庫確實會撐不住。
至于后面的一系列針對元蒙措施,頓時讓老朱對時明這個年輕小輩收起了小覷之心。
這年輕人,可以??!確實有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