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了,看了一眼韋連綿的點贊。她半夜點贊這倆視頻,可以寫一寫。
視頻一的文案是這么說的。
可我只是你輕描淡寫的一頁。
并非如此。顯而易見的是,我現在70%以上的篇幅都在寫韋連綿。
韋連綿幾乎成了女主角了,
除了她不是我女朋友之外。
視頻二的文案是這么說的。
女人的一生就應該買買買,吃吃吃,玩玩玩,睡睡睡。
當然,男人也是這么想的。
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兩句話,對于普通人的意義,絕不該是,完全舍棄表象,心如止水。通過無所牽掛,清凈自然無妄。
孔子為了達成仁的終極理想,
貫穿其為人處世的中庸之道。
中庸就是不極端,保持克制,不試圖完全舍棄表象,舍棄一切羈絆。
人活著是需要意義的,吃喝玩樂也算一種意義。但真正產生意義的不是吃喝玩樂,而是愉悅與自我認同。
如果你的吃喝玩樂需要犧牲一些自由,那你最好權衡一下誰更重要。
吃喝玩樂也不可能是終極目標。
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就比如那些最有錢的人。他們當然也吃喝玩樂,追求刺激,但他們的時間與精力有相當一部分,放在了自我實現上。
錢已經一百年輩子花不完了。但創造更多的價值,對于他們來說,是更重要的,能產生愉悅與自我認同。
當然,我這種的,如果有錢花,我肯定是懶得動彈的。除非真有那種離不開我,又很有自我認同的事業。
因為賺錢從來都不是終極目的。
我覺得,不取于相,是人不應該過分追求表象。人這一輩子會把很多錢,花在自己沒那么喜歡的東西上。
錢在某種程度上就等于自由。
但如果你不存一些錢,其實就等于,把自己永遠綁在了工作崗位上。
只留下一堆沒那么喜歡的東西。
這個不就叫消費主義的陷阱嗎?
除非你認為,你的錢已經多到可以完全覆蓋掉,真正喜歡的,不那么喜歡的,還有未來的日常花銷。
以至于你不必犧牲自由,
去換取一時興起的東西。
雖然幸福的人生,是由無數幸福的瞬間拼湊而成的。但是代價呢?
有些不那么幸福的瞬間,背后卻是更多,不自由,不幸福的瞬間。
得不償失,除非你熱愛工作。
自由與愉悅,就是心向往之。
問題在于,你真正向往什么。
有感而發,我剛寫了句佛偈。
不渡眾生先渡己,
我亦眾生我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