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無聊,寫一點東西。
買醫療是可能虧錢的。
但我覺得目前來說,美國的醫療已經沒辦法漲價了。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臨界值。
一直都在緩慢的繼續膨脹。
美國并不存在所謂的免費醫療。
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我也沒有特別完整的數據。但這并不代表,沒有辦法側面感受一下美國醫療困局。
可以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Luigi刺殺美國醫保高管,被美國普通人,奉為英雄。
一個殺人犯,雖然美國人很癲,但你說為啥要追捧一個殺人犯呢?
假設,醫保真的很完善。假設,醫療真的可以輕松負擔。假設,一切看起來完善的醫療制度,并無瑕疵。
誰又會沖冠一怒,舍棄富二代的奢華生活,去刺殺一個陌生人呢?
矛盾之尖銳,可見一斑。
第二個例子。美國第一神劇,《Breaking Bad》,也有點年頭了。
在最開始的情節當中,主角老白就是因為無力負擔癌癥治療費用,又不愿意接受施舍,才選擇鋌而走險。
神劇,它的邏輯是很嚴密的,尤其是最開始的幾集,必須非常具有吸引力,且絕對不能有大的邏輯瑕疵。
如果,美國醫療系統非常完善且平價高效。那老白負擔不起醫療費用,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致命錯誤。
這部劇,也就不可能帶著一個爛掉的開頭,成為全美追捧的神劇。
真相可能恰恰相反,這個黃金開頭,給了很多美國人很強的代入感。
粗略猜測,美國醫療很貴,尤其是在保險無法完全覆蓋的部分。
畢竟他們,會因為刺殺醫保高管而奉其為英雄;也會絕口稱贊,不堪承受天價治療,而走上歧途的美劇,
美國通常采取先治療再收費。
這也導致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天價賬單,雖然發出去了,但是患者沒錢,然后又開始打官司。
而且醫療保險這個東西,其實也具備可操作性。它會主動性給你劃定治療范圍,比如說,它可能覺得,你并不需要手術,但是你非得手術。
它由專業醫療機構提供指導意見,但是它主要還是想多賺點錢。
如果,你執意進行一場,醫保公司覺得,你不需要做的手術。那根據合同,你就應該自己承擔手術費用。
患者與醫保公司的矛盾,主要來自于高頻拒保,每拒絕一份保單,公司就多賺一份錢。普通患者的意見,必然不如專業醫療工作者的意見。
聽起來很抽象,但這就是買賣。
總結,就是現在美國的醫療系統很難,大幅提高價格,來應對關稅。
這就導致,多數的關稅成本,最終會由醫藥復合體承擔。因為它們已經竭盡所能的榨取,病患的油水了。
向醫藥復合體收稅,很困難。
以上,純屬我的瞎猜。:-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