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生大師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贊賞,開口道:
“令狐掌門果然武藝超群,這第一局,華山派勝。接下來,不知哪兩位英雄登場?”
話音剛落,嵩山派湯英鄂便如一只蒼鷹般掠入場中,滿臉冷峻,手中長劍泛著森冷寒光,說道:
“在下愿意一試,不知哪位豪杰不吝賜教。”
泰山派天柏道長見狀,亦是穩步踏入戰圈,他輕撫胡須,右手握住拂塵,道:
“久聞湯掌門無影劍法已練至精純,貧道來領教一下嵩山派武功。”
湯英鄂承讓一聲,率先出手,他身形急速旋轉,揮劍成一片銀色光幕,直至再也不見劍影,帶著呼呼風聲席卷向天柏道長。
天柏不慌不忙,手中長劍輕輕一揮,看似輕柔無力,卻精準挑開湯英鄂每一次凌厲攻擊,兩劍碰撞,發出噼啪爆響。
二人戰至酣處,湯英鄂突然大喝一聲,高高躍起,自上而下劈向天柏道長腦門,這一劍凝聚他全身功力,仿若開天斧般威力驚人。
眾人皆驚,手心為天柏道長捏了一把汗。
天柏雙腳扎根地面,手中長劍抵擋。然而,湯英鄂這一劍勁道太過雄渾,天柏雖奮力抵擋,卻依舊被震得后退數步,氣血翻涌。
湯英鄂趁勢而上,劍法愈發凌厲,不給天柏喘息之機。
天柏漸感不支,幾招過后,一個閃避不及,被湯英鄂的長劍劃過左臂,鮮血瞬間滲出。天柏暗嘆一聲,知曉今日難以再戰,拱手道:
“湯掌門武藝高強,老道認輸。”
湯英鄂收劍而立,冷冷瞥了一眼天柏,轉身面向眾人,那仿若在向所有人示威。
場下眾人見此一戰,心中皆是一凜,知曉這嵩山派湯英鄂實乃勁敵,后續比武怕是愈發艱難。
緊接著,衡山派弟子義云天上場。
義云天深得莫大先生真傳,手持折扇,那扇骨由精鋼所制,鋒利無比,扇出的勁風呼呼作響。
他走上臺,向令狐天逸拱手行禮:
“令狐兄,久仰大名,今日特來討教。”
言罷,手中折扇一展,姿態優雅,卻暗藏殺機。
令狐天逸回禮:
“義兄,請!”
二人瞬間戰在一處。義云天身形飄忽不定,猶如鬼魅,扇法開合之間,或挑或刺,或掃或拍,讓人防不勝防。
令狐天逸腳踏華山步法,沉穩不亂,以劍為眼,緊緊鎖住義云天身影,見招拆招。
突然,義云天一個翻身,帶著千鈞之力,從高處揮扇而下。
令狐天逸大喝一聲:
“來得好!”
使出一招“華山論劍”,劍光大盛,硬接這一擊,強大的內力碰撞發出“砰砰”悶響。
義云天噔噔噔后退數步,只覺手臂發麻,心中暗驚令狐天逸內力之深厚,當下拱手認輸:
“令狐兄名不虛傳,令狐沖師叔果然虎父無犬子,在下佩服。”
幾輪比試下來,令狐天逸一路過關斬將,諸多高手紛紛敗于他手。
他也最終迎來了最后的對手——嵩山派湯英鄂。
湯英鄂大步走上臺來,每一步都震得腳下石板微顫,眼神中透著一股兇狠勁兒,道:
“令狐掌門,華山派就算由你掌舵,可有實力保管好劍譜不受魔教威脅?你若知趣,趁早認輸!”
令狐天逸目不斜視,道:
“湯掌門,劍譜歸屬,自有公道,動手吧!”
言罷,長劍斜指地面,蓄勢待發。
湯英鄂冷哼一聲,掄起長劍,當頭劈下,刀風呼嘯,似能開山裂石。
令狐天逸身形一閃,瞬間閃至湯英鄂身側,長劍沿著湯英鄂劍身纏繞而上,試圖絞開他手指,劍刃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響。
湯英鄂反應亦是極快,猛地抽劍回防,反手一記橫斬。
令狐天逸騰空而起,在空中一個翻身,避開這凌厲一擊,同時揮劍灑下一片劍雨,劍勢綿密,將湯英鄂籠罩其中。
二人你來我往,斗了數十回合,臺下眾人看得目不暇接。
湯英鄂久戰不下,心中暗急,使出絕招“嵩山怒濤”,劍光化作層層巨浪,卷向令狐天逸,所到之處,飛沙走石,周圍的小石子被卷入其中,四散飛濺。
令狐天逸體內真氣流轉,將華山劍法發揮到極致,劍招行云流水,在刀光中尋得一處破綻,挺劍直刺,劍尖直奔湯英鄂咽喉。
湯英鄂躲避不及,被劍尖抵住咽喉,頓時僵在原地,臉上滿是驚愕與不甘,雙眼圓睜,死死盯著令狐天逸手中長劍。
全場一片寂靜。
片刻后,爆發出雷鳴般掌聲和叫好聲,在山谷間回響。
令狐天逸勝出,環顧四周,朗聲道:
“諸位,這劍譜已引發江湖太多紛爭,天逸自知德薄,不敢私藏。今將它托付給方生大師,置于少林寺藏經閣保存,望日后不再因它掀起血雨腥風。”
說罷,走向方生大師,雙手奉上劍譜。
方生大師雙手接過,宣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令狐掌門高義,老衲定不負所托。”
臺下各派高手,見令狐天逸此舉,也多了幾分欽佩,紛紛點頭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