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過海棠
序:人稀以期歲,天辭以假年,余少時生于巖崖之中:長于松蒲之間。蒙不知事,昧未明禮、頑劣專以求自在。刺吠言以離人,蓋因恐人予吾:愧而無報也。后浮沉于市井,量微力以渡人。感念天機之厚,既逢之親,故行之于正,念及而立之年,不知行之何遠,今為之以記。
昔年力之不及,吾浮以為憾、惜逝則不可追也,訖今之為,是為舊恩。倥傯瑕爾,半生已過.余不知此生所求所求也。
余不以生死為悲也,行之一隅,觀之一域,此如然花開葉落,云重雨聚,復歸滄溟也。玄黃之間:青黃枯榮之變家,緣起散也.又悲何哉?余不以別離為哀也.逢余濟沫,別之于江湖,山高以寄路遠不為期,似驚鴻辭湍、飛雁別川,各安所得,何哀以離合。
余不憂將至也,所至皆我所應得,惡我者不期以惡,愿所得自然也。我惡則不之于惡,所為有所報也。余不慕皆鴦之錦,龍鳳之華。情之所系,獨憐芳草。
陋室簞壺,所得皆安,無所外求也。彭祖觀世榮辱,如夢蝶于海,見椿木之春秋,猶蜉蝣之朝暮。見之高遠:故滋其大,乃生慈,常得清靜,故憫群生。
余資愚拙,參玄頗久,偶得一妙,其白靈也.靜而后定,見冥冥之光,自有所得,如有緣得悟,思之以正,行之以真。余之小術,盡
于墨硯之中也,如有習之,用之以慎行,之于誠,勿生虛妄也。
水滿溢,月滿缺,故天忌滿,事忌圓,人忌全,嬌縱生空枉.是以知即障,見即妄,惟息以落神,正念以養性也。不妄求缺,效水近道也。
吾若乘羽歸兮,當還之于川岳,簡以宿土,無所別求也。外物親長議定而分之,于吾無用也,名如浮水,利似沉沙,于吾何加焉,緣起而逢、盡而散之,何足哀哉。我之所予,有所得是緣,無行得亦是緣,緣來去,皆自然也。
時人若念吾,或感之,不必生恐懼
斯以為囑,不復再言也。
玄明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