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槍打美人臺
1
三岔河口出奇人,
六把真火披在身。
九河下梢多異士,
等閑之輩怎稱神?
幾句殘詞,引出一部《火神:九河龍蛇》。書中說的這個地方東臨渤海,古稱陳塘關。到后來退海還地,明成祖朱棣又在此鑿城設衛、屯兵存糧,改稱天津衛。相距北京城二百四十里地,控扼南北運河,水旱兩路的碼頭,諸行百業齊聚,乃是第一等錢糧浩大的去處,無論窮富都能在這兒混口飯吃。有本事的吃肉,沒本事的喝粥:舍得出力氣,肯定餓不死。如若想闖出個名號吃香喝辣,沒有降人的能耐不成,老百姓講話“得有絕活兒”。清末以來,天津衛的能人號稱“七絕八怪”,比如“扛鼎的杜大彪、金槍陳疤瘌眼、開水鋪的王寶、吃倉訛庫的傻少爺、刨墳掘墓的孫小臭兒、變戲法兒的楊遮天、混白事的李大嘴、走陰差的張瞎子、守城門的常大辮子、說書的凈街王、押寶的馮瘸子、劫道的白四虎、挑大河的邋遢李、倒臟土的黃治安、剃頭的十三刀、窯姐兒夜里歡、耍猴的連化青、賣野藥的金麻子、哭喪的石寡婦、磨剪子搶菜刀的閆老屁、喝破爛的花狗熊、干窩脖兒的高直眼、騎木驢的毛艷玉”等等,或占一絕,或為一怪,其中有正有邪,有善有惡;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也有來天津衛闖碼頭,在九河下梢成的名。年代不同,包括的人也不一樣,前前后后好幾撥,說起來可不止一十五位。
正所謂“人分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層”,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天津衛的奇人異士層出不窮,在“七絕八怪”之上還有“四神三妖”,這可不是自封的,而是民間百姓給他們報的號。“四神”乃清朝末年到新中國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四大奇人,他們四位的事跡盤根錯節,過去人喜歡把事往一塊兒說,人往一起湊,因此上合稱“四神”,分別是:無寶不識竇占龍、降妖捉怪崔老道、屢破奇案郭得友、追兇拿賊劉橫順。從中信手拎出任何一位,都抵得上一部大書。“三妖”會在書中陸續引出,如果說全了,有一個總回目叫“四神斗三妖”。《火神》只是其中一部,單說火神廟警察所所長飛毛腿劉橫順。
這位劉爺性如烈火,疾惡如仇,天生一雙飛毛腿,一輩子破了許多大案,兇頑賊人拿了無數,民間相傳此人是火神爺下界。他所在的火神廟警察所位于三岔河口,潞水、衛水在此匯流,東注入海,二水顏色不混,有清有濁。說書得說理,不能信口胡言,三岔河口上為什么會有火神廟呢?因為以前河邊上有個“火神廟村”,村子里沒有外姓人,家家戶戶姓劉,大多沾親帶故,均以搟炮仗、捻鞭炮的手藝為生。在過去來說,炮仗的用途十分廣泛,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買賣開張、上梁入宅,連和尚老道開堂作法也得用,紅事用喜炮,白事用素炮。村中的鞭炮作坊一家挨一家,大炮仗、小炮仗,長炮仗、短炮仗,躥高的、打遠的,凡是聽響冒煙的,要什么有什么,生意還挺紅火。搟炮仗的之所以來此聚居,緣于這個地方全是鹽堿地,種什么莊稼也不長,唯獨出硝石,做火藥講究一硫二硝三木炭,當地硝石配出來的火藥,做成炮仗格外脆響,并且此處離水近,易于防備失火。
火神廟村的人除了炮仗搟得好以外,還凈出練家子。過去練武講究師承門派,分為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門戶,南拳北腿、刀槍棍棒皆有師承傳授,然而這個地方的把式不屬于任何宗派,更不在八十一門之中,說好聽點兒叫自成門戶,說白了就是莊稼把式沒宗沒派,功夫可也不賴。村民們有活兒的時候干活兒,沒活兒的時候練武,起初是為了抵御賊寇,后來又把這一身的能耐用在搟炮仗上,干起活兒來手腳麻利、力道講究,一招一式拿捏得好。因此火神廟村出的鞭炮火藥勻、炮衣緊,沾火就著,又脆又響,沒有呲兒稀躥火的。又依仗緊臨運河,漕運便利,上至北京下至江南,行銷各地,可謂遠近馳名。過去有個對子,上聯叫“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說的就是這條大運河。北通州在北京,南通州在江蘇,兩個通州之間全憑運河往來貿易,可謂得天獨厚。由于做的是火字門兒里的買賣,村子里的人湊份子,在三岔河口邊上起了一座火神廟,供奉火德真君的神像,以求生意興隆,保一方平安。
火德真君是管火的神道,相當于民間俗稱的火神爺。有人說火神是三皇之一燧人氏的化身,燧人氏鉆木取火去腥膻,后世稱之為“火祖”;有人說火神爺是祝融,祝融不是人名而是官稱,也叫火正,乃上古之火官;也有說他是忠君報國的介子推,當初在火中救母而亡;還有人干脆說火神爺是哪吒三太子,因為廟中塑像金盔金甲,三頭六臂,腳底下也踏一對風火輪。
反正怎么說的都有,也都講得出子丑寅卯,各有各的道理,考證不出哪個是正根兒。不過一般老百姓可不敢在家供奉火神爺,因為以前的房子多為木質結構,最怕見火,有句老話叫“火燒當日窮”,再有錢的人家也架不住一把火,撲都來不及,頃刻之間灰飛煙滅。民間還是供灶王爺、財神爺的居多,對火神爺一向敬而遠之,避之唯恐不及,躲都躲不過來,豈敢招進家門?
其實民間供奉火神爺的行當也不少,搟炮仗的僅屬其中之一,其余比如燒窯的、打鐵的、賣炭的、釀酒的,燒鍋的等等,凡是借火吃飯、賴火穿衣的都屬火字門,得求火神爺保佑。各個火神廟地方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風俗不一樣,廟中供奉的神像也不盡相同。咱們不提別處,只說三岔河口這座火神廟,廟宇不大卻不失莊嚴,紅磚紅瓦,紅頂紅柱,乍看之下好似一片火海。大殿供臺上方端坐一位三頭六臂的尊神,赤面紅顏,豹頭火眼,六只手中各掌一把陰陽火,英明神武,威風凜凜。下列四尊火獸,一是噴火龍,全身金鱗鎧甲,面為白色;二是避火豬,藍洼洼的一張豬臉,身穿黑袍,頭戴豬形帽;三是食火猴,尖嘴猴腮,如同猴形,身著黃袍;四是圍火虎,一副白袍武將的打扮,頭戴老虎帽。座下一左一右兩位火童子,分持火劍、火蛇兩件火器,門前有站殿的將軍,身后是看燈的老君。
相傳火神廟警察所所長劉橫順,正是廟中這位真神下界。您就想去吧,世上無非都是倆胳膊倆腿、倆肩膀頂個腦袋,吃五谷雜糧的凡夫俗子,一個警察所所長何德何能,憑什么敢稱火神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