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做人不必太正常
  • 李夢霽
  • 3196字
  • 2025-01-16 18:46:51

跑不動了,坐下來,歇一會兒

01 30歲環游世界

30歲這一年,我決定去環游世界。

從18歲離家求學開始,這12年間,我總是在奔跑。

上大學時,我當年級級長,管理全年級幾百人的課程考勤、寢室衛生、文體活動;在辯論隊,參加校內外大大小小的比賽;輔修雙專業,每個寒暑假都在上課;周末兼職家教,給自己賺一些零花錢;沒課的時候,當背包客,一個人旅游,22歲走遍中國。

上班后,我維持著這樣的生活節奏,邊工作邊讀研,同時打3份工是常態,我在旅途中寫書、休假時代課、下班后直播、洗碗時還要打開App(應用程序)聽書……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教育、被引導著過一種惜時如金的生活,生怕慢下來、停下來,就會錯過“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些跑贏時間的人,被視為成功的榜樣——“本科畢業就年薪20萬”“畢業5年就掙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30歲有車有房、兒女雙全”“35歲移民發達國家”“40歲財務自由”……

社會時鐘分秒不停,催促著年輕人盡快成熟。

確診腰椎間盤突出的那一天,我坐在一家中醫院的小板凳上,大夫說:“雖然你不是我的病人里年紀最小的,但是以你身體目前惡化的情況而言,還是太早了。”

我想,生活總是這樣,每當我以為長夜將盡,曙光在前時,厄運就會降臨。

此刻,在熬過了1萬次被拒稿、被退稿之后,我寫的書終于成為暢銷書,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同時有4家出版社與我商談合作。

原以為寫作事業就此起飛,我為自己制訂了為期3年的寫作計劃,密密麻麻,依次排開,因為住院,悉數停擺。

我給出版社的編輯打電話:“我病了,咱們的書可能得放一放?!?/p>

住院時,我每天的任務只有吃飯、睡覺、發呆、曬太陽。

作家梁實秋說:“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閑暇,于必需的工作之余還能有閑暇去做人,有閑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們應該希望人人都能屬于‘有閑階級’。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

被迫成為“有閑階級”后,在那些被虛度的光陰里,我決定換一種活法。

30歲,單身未育,沒房沒戶口,從熱門行業裸辭,準備花光全部積蓄環游世界,朋友們都說我太瘋狂了。

其實,我只是再也跑不動了,想歇一會兒。

02 你有沒有“此生未完成”?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檔女性勵志真人秀,這個節目拍了4季,從第1季到第4季,觀眾的心態大相徑庭。

第1季時,“狼性女孩”迅速出圈,因為永不放棄的拼搏感和進取心,收獲了頗多好感。

來到第4季,人們最喜歡的卻是“反卷達人”——別人訓練她放空,別人熬夜她養生,別人為比賽排名焦慮緊張。她說,能來參賽,已經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曝光了。

我們終于發現,許多時候,許多事情,是我們無論怎樣努力也做不成、達不成的,既然如此,索性以一種更輕松的視角看待人生。

最近在微博上,有個很火的詞叫“早 F 晚 E”,即早上想 fighting,晚上又開始 emo,白天斗志昂揚,夜晚頹廢抑郁?!伴g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成了當代一些年輕人的生存現狀。

我們都有滿腔的斗志,卻也有很深的疲憊感。我們拼命生活、工作、學習,渴望去實現理想,可我們的心靈卻又不堪重負,渴望放縱。

其實,我們都一樣。

跑不動的時候,不如停下來,歇一會兒,放過自己。

23歲時,我的公司有一個女領導,比我大6歲。彼時,她剛當上部門主管,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她工作很拼命,但脾氣也很大,對下屬的要求極高,還總數落人。我們幾個剛畢業的小年輕,在她手里艱難度日。

那時,我常寬慰自己,她現在有資格批評我,只是因為她大我6歲,等我到了她的年紀,同樣會妝容精致、事業有成,不必再受窩囊氣。

時光飛逝而過,我很快來到了29歲。然而,此時的我素面朝天,業績普通,比起當年的她,差距可謂十萬八千里。

我依然做著最基礎的一線工作,做表、修圖、剪視頻、寫會議記錄、貼發票、整理報銷……我依然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毫無不可替代性,是團隊邊緣的透明人。

面對老板的“裁員威脅”,我如臨深淵。在人力主管“女性年齡與婚育狀況”的評價體系里,我卑躬屈膝。

唯一不同的是,我的領導不再大我6歲,而是與我同齡。

時間沒有給我答案,而是給我出了更多的難題。

我終究要面對這個我不愿承認的現實:作為職場中人,我從未成功,一直在失敗。

遺憾毋庸置疑,不甘在所難免,但我對此好像也無能為力——該加的班都加了,該忍的氣也忍了,我竭盡全力,晉升卻總與我無緣。

在國企,不懂長袖善舞;在私企,無力開疆拓土。對此,連我自己都很失望。

業余時間,我做了8年自媒體,依然只有400位小粉絲,仍會因為“沒有流量”,被更大的平臺拒之門外。

我從小體育成績就不好,跑不快,也跳不遠。800米體測,裁判都“收攤”了,我氣喘吁吁,還差半圈。

長大了,我依然跑不過別人。

我很想成為事業女性,可我沒能如愿。

在我看的那些肥皂劇里,女性情場失意后都能換來職場得意,這讓我以為,只有錯誤的伴侶才是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但我離婚后,事業卻并沒有更上一層樓。

上帝給我關上一扇門,非但沒有再打開一扇窗,還降下種種疾病。

主業似爛泥一般扶不上墻,副業也因病中斷。

在某個失眠的凌晨,更深露重,夜涼如水,望著窗外清冷的街燈,我心底突然有一個聲音響起:“要不,去旅行吧。趁還未老去,再看看世界?!?/p>

既然我再怎么努力,都成為不了“職場紅人”“白領麗人”“網紅達人”,那就算了吧。

過一種讓自己更輕盈、松弛、喜悅的人生,也算沒有白活一場。

當時代的發令槍響,所有同齡人都在奮力奔跑時,停下來,也需要一點勇氣。

假如你的內心深處仍有沖動,仍有激情,仍有“此生未完成”,當它們在某個深夜呼喚時,請走近它,傾聽它,實現它。

那是一種神跡降臨,是“我之所以為我”的時刻,不要忽略,不要錯過。

奔向它,一刻都別停留。

03 把生命當成一場體驗

在那些很喪的日子里,我看了《那不勒斯四部曲》。

女主角與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就是“天才女友”莉拉,愛上了同一個男人。

已婚的莉拉大膽表白,女主角卻始終不敢表露心跡,最終,女主角只能看著莉拉和男人私奔。

她是那樣地羨慕莉拉,作者在書中如此寫道:

這個世界上的每樣東西都生死未定,充滿風險。那些不接受風險的人,那些不了解命運的人,在角落里日漸衰落。

我忽然明白,為什么我沒能擁有尼諾,而莉拉能夠擁有他。

我不能追隨那些真實的感情,無法打破陳規舊矩,我沒有莉拉那么強烈的情感。她可以不顧一切,去享受那一天一夜;我卻總是落在后面,永遠在等待。

她總是去主動獲取她想要的東西,讓她充滿激情的東西。她竭盡所能,從不害怕旁人的鄙夷、譏笑和唾罵,也不怕挨打。

成為像莉拉一樣的女性,一定會很盡興吧。

在充滿風險的人生中,永遠選我所愛,永遠大膽前行。

無畏他人的眼光和世俗的法則,面對愛河,縱身躍下,即便落得遍體鱗傷,也終是淋漓酣暢的一生。

小時候,我在日記本上寫:“總有一天,我能出人頭地?!?/p>

為了這句誓言,我奔跑了10年,我努力學更多的知識,打更多份工,去更多的城市,見天地、見眾生。

如今,江湖浪打,歷經滄桑,我已坦然接受自己就是無法抵達高處,沒法成為小時候“以為自己會成為”的人。

但那又如何呢?

或許,在別人的游戲規則與輸贏標準中,“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婚姻幸福+兒女雙全”,在這一套體系里,我承認,我輸了。

但或許,你可以設定一套自己的游戲規則,那就是成為“人生體驗家”“地球觀光客”,只把世界當作路過的風景,好壞美丑皆看透;只把人生當成一場體驗,得失輸贏都好玩。

佛說,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我終于不在“渴望出人頭地”的功名宦海中苦苦泅渡,而是甩甩頭發,抽身上岸,把那場雨甩在身后。

這局世俗游戲,我out(出局),我認。

那晚過后,我遞交了離職申請,辦好全部簽證,啟程環游世界。

曾經有一位讀者找我簽名,讓我寫下這樣一句話:“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你的夜路?!?/p>

這句話出自作家史鐵生,我很喜歡,與諸君共勉。

要記得,你的人生是你的游戲,無論跑著、坐著、躺著,皆由你說了算。


原指“戰斗”,在網絡用語中引申為“奮斗”“拼搏”之意。

原指一種獨立的搖滾音樂風格,在網絡用語中常代表“喪”“憂郁”“傷感”“失落”等含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行唐县| 怀安县| 视频| 泊头市| 武夷山市| 孝义市| 宜都市| 潼关县| 白山市| 密山市| 连州市| 高密市| 遂溪县| 抚顺市| 探索| 大连市| 堆龙德庆县| 冀州市| 盐津县| 巨野县| 黑龙江省| 新河县| 宝丰县| 铁岭市| 凤凰县| 屏山县| 黄山市| 定安县| 荆门市| 贡觉县| 清徐县| 云南省| 县级市| 霍邱县| 临潭县| 曲麻莱县| 广河县| 礼泉县| 开阳县| 马尔康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