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庫布其光伏偉業》
沙海昔亡域,今日耀華芒。光伏橫亙千里,銀網捕清光。電送京畿繁盛,綠染荒丘舊土,勛業震遐方。科技破魔咒,瀚漠變糧倉。
興產業,拔窮根,護青蒼。治沙發電雙舉,生態共昭彰。往昔狂沙如虎,此際藍晶似晝,奇跡寫滄桑。展望未來路,華夏韻悠長。
《憶江南·庫布其新韻》
沙原變,光伏熠耀映長天。昔日荒丘悲寂地,今成藍板錦霞川。功在萬秋傳。
《庫布其光伏治沙歌》
庫布其沙歲月哀,往昔狂沙似虎災。
光伏陣列接云漢,電脈通途向市垓。
板下蔥蘢農牧旺,灘涂煥彩畫圖裁。
治沙興能千秋業,大漠新顏美譽來。
《雙調·大德歌·庫布其贊》
舊沙狂,漫丘崗,一片荒蕪愁斷腸。今藍晶,似河潢,四百長程煥瑞光。電能輸往京畿暢,功績震八方。
創作背景:
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境內的庫布其沙漠曾被稱為“死亡之海”,現在正在建造400公里長的“光伏長城”,美國太空總署(NASA)公布最新衛星圖像,稱新安裝的太陽能電池板激增,從原先的“死亡之海”已經成為光伏發電的“潛力之海”。
據美國太空總署網站上星期一(12月30日)公開的庫布其沙漠光伏電站衛星圖像顯示,當地在2017年還是荒涼沙漠,現今已變身為巨型能源供應基地。
NASA在官網中說,這是中國“光伏長城”工程的一部分,旨在產生足夠的能源為京津冀(BJ、天津和河北)地區供電。
根據全球能源監測公司的全球太陽能跟蹤數據,截至去年6月,中國以38萬6875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場容量領先世界,約占全球總量的51%。美國以7萬9364兆瓦(11%)位居第二,印度以5萬3114兆瓦(7%)緊隨其后。
內蒙古光伏基地也引起了韓國媒體的注意。韓媒《中央日報》上星期四(1月2日)報道說,中國正在建造“400公里長的光伏長城”,浩瀚的沙漠上鋪展著藍色的光伏板。近20萬塊光伏板組成了一個馬的形狀,象征著中國在奔向清潔能源大國道路上的“光伏板崛起”。
據中國媒體此前報道,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位于鄂爾多斯北部,長約400公里、最寬處約50公里,總面積約1.41萬平方公里。以晴朗天氣多、與電力需求大的工業設施較近等優勢,被認為是理想的光伏發電場所。
據鄂爾多斯市融媒體中心上月報道,在沙特利雅得舉辦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上,鄂爾多斯庫布其沙漠“光伏長城”治沙帶獲得全球獲各方贊譽。
報道介紹,鄂爾多斯利用庫布其沙漠土地與太陽能資源,將防沙治沙與新能源建設融合發展,在庫布其沙漠北緣、黃河以南,科學規劃布局長400公里、平均寬約5公里、可容納1億千瓦裝機規模的“光伏長城”治沙帶。
通過板上發綠電、板下種養植的“光伏+治沙”模式,每年節約標準煤6000萬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1.7億噸,節水2.5億噸,通過生態治理結合光伏治沙的模式,到2030年,可實現庫布其沙漠1200萬畝沙化土地全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