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青城老道
- 從白蛇開始主宰三界
- 奔波爾灞
- 2082字
- 2025-01-17 21:56:18
“兄弟,話不多說了,都在酒里。”
趙烈仰頭灌了一碗酒,眼中閃過一絲追憶,隨之揚聲道:
“各位叔伯,各位兄弟,李家兄弟為我趙家莊報了大仇,此恩此德,沒齒不能忘!”
眾人紛紛舉碗,點頭稱喏。
趙烈想起了那年包括父親在內有七人慘死,莊子里家家戴孝,不免眼眶微紅,聲音略帶哽咽:“今日起,李家兄弟便是我們趙家莊的親人,若有難處,趙家莊上下定當赴湯蹈火!”
俗話說:升米恩,斗米仇。
李墨可不敢承此大恩。
回禮道:“趙大哥,山中兩獸相爭,我這也是撿了便宜。本意也只是拿這畜生的尸體來換些銀子,這恩德不敢受啊!”
趙烈“哈哈”一笑:“上次恩人撿到一只花豹,這次又撿到這畜生,看來這是天意為之啊!況且,那后山我等幾人相伴都不敢深入,兄弟卻來去自如,神通廣大。喚恩人一句兄弟,是我趙烈占了便宜。”
這一晚,李墨被奉為上賓。
第二日離去,趙烈又親自送出數里,滿懷歉意塞給李墨一套行頭,外表看上去不怎么樣,里面卻是用豹皮縫制。
便是三九隆冬的北方,穿上這樣的衣服,也難感受到寒意。
等李墨回到家一看,里面竟然還藏著二十貫銅錢。
財不外露,李墨簡單收拾一番,便往許宣家中趕去。
“墨娃子,你這是撿到寶了。”
許叔接過紅果,打眼一看,便露出震驚的表情:“這是寶植朱果,我也只在古籍中見過。這朱果生長在深山大澤之中,尋常人可難遇到。墨娃子,叔這里處理不了這樣的寶物。”
“那該怎么處理?”李墨問道。
“讓阿宣陪你上青城山吧!我前些年也曾采得一株寶植,拿去和天師洞的張道長換了一粒丹藥。去年阿宣隨我入山采藥,被毒蛇咬了,就是用那顆丹藥保住了性命,也沒落下病根。”
許叔朝著青城山叉手施禮:“張道長是得道高人,擅長煉丹,你拿去獻上,必少不了你的好處。”
“多謝許叔指點。”
好人啊!怪不得許仙十世善人,連觀音菩薩都安排白素貞去度他。
“對了,那些稅吏沒找你的麻煩吧!”
李墨微微一笑,露出人畜無害的表情:“我聽阿宣說了,可沒遇到那群人,應該是見我家貧,刮不出多少油水,便放棄了。”
“哦!還是小心為好,不行,你去求你族里人來為你做主。”
“嗯……那我和阿宣上山了。”
“早去早回!”
許宣也是閑得無聊,聽到要上青城山,立刻便來了精神。
“阿墨,我跟你說,上次我上山還愿,張道長還指點我幾招樁功,說練好了能長壽。我腦子笨,到現在還沒徹底練熟。”
“樁功?”李墨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就是像熊抱樹,像鳥飛翔……這樣這樣……”
許宣往路邊一站,好像摟著大冬瓜似的。
李墨也不是太懂,可若是落在懂行的人眼中,許宣身體沉穩,好像熊一樣,眼睛開闊向前,又好像飛翔的雄鷹,尤其是脊椎,腰腿,隨著呼吸,輕微地起伏,腳跟腳心好像吸著地面似的。
“真人之息以踵”,“故吐納新,熊經鳥申”。
這兩句古老經典的道家養生真言包含的意境,隱隱約約地在他身上體現出來。
青城天下幽,北接岷山,連峰北絕,山林青翠,景色青幽。城外諸峰環繞,山上樹木茂盛,山路兩旁古木參天,濃蔭覆地,群峰環抱,四季常青。
相比后山的蠻荒,前山才是真正的人間仙境。
山間小徑蜿蜒曲折,溪水潺潺,鳥鳴聲聲,道觀隱于林間,雖然不見香火繚繞、鐘聲悠揚,但只一眼,便知此山有仙氣。
踏在滿是苔蘚的石道上,走了有一個時辰,視野里終于出現了一座古樸的道觀。
道觀并不大,外觀也很是簡單,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阿墨,天師洞到了!”
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天師”張陵來到青城山,看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便在此結茅傳道,青城山遂成為道教的發祥地之一,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
進入觀內,卻是別有一番洞天。
庭院中立著一個三足大鼎,周圍枯木抽芽,老藤吐綠,嫩草破土,勃勃生機。
泥土的氣息,混雜著花草的芬芳,在這冬日里顯出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生命初長,嫩綠帶黃,花蕾搖動,一切都充滿了生命力。
“師父便在觀里,施主自去吧!”
中年道長隨手一指,便揚長而去。
“山下采藥人許宣,拜見張道長。”許宣叉手施禮。
“許宣啊!”
一位看上去仙風道骨的老道人躺在屋檐下的竹椅上,慈眉善目笑道:“腳步沉穩有力,看來你這半年里樁功未曾懈怠。”
“每日早晚兩遍樁功,可惜弟子蠢笨,還沒悟到炁感。”
“還早著呢!先練上兩年再說吧!”
老道的眼神落在了李墨身上:“有妖氣、有鬼氣、有殺氣,年輕人,你來山上作甚?”
李墨心中“咯噔”一下,暗自慶幸自己上山時偷偷將小青丟在了山下,這是個真正的得道高人啊!
一眼便看出了自己的虛實。
“小人近日在后山得了一枚朱果,按照許宣父親指點,獻給真人。”
“嗯!”
老道點了點頭,說道:“你也算是入了修行的門檻,雖然是旁門左道,但先天之炁純凈,只要多行善舉,未來倒也能有所成就。朱果留下吧,進去拿走三炷香,感覺遇到瓶頸便點上一炷,有助于你突破。”
“多謝真人!”
“去吧!”
說完,老道閉上眼睛,優哉地曬著太陽。
一枚朱果,換三炷香。
是虧是賺,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在這真正的修行人眼中,并非邪魔外道,而是旁門左道。
何謂左道?
不得真法,修不得長生,是謂左道。
孫悟空的七十二地煞變化,便屬于左道戰斗之術。
自己不入這老道的眼,大概率便是魏昆導致的身體空虛,最近又連殺五人,滿身殺氣。
往睡著的老道施了一禮,李墨和許宣走出了道觀。
又在周圍游玩了一個時辰,算算時間,二人便沿著山道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