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輿論
- 竹馬寵她成癮:從校服到婚紗
- 余蝦好多
- 714字
- 2025-01-14 12:26:16
投稿后的日子,蘇曉曉滿心期待又忐忑不安。每天,她都無數次刷新郵箱,盼著出版社的好消息。終于,在一周后,國內頂尖的“文瀾出版社”向她拋出橄欖枝,表達了強烈的出版意向。可合同條款商議時,卻起了分歧。
出版社編輯誠懇道:“蘇老師,您的作品質量上乘,只是市場對這類深度題材接受度存疑,我們建議刪減部分情節,增強商業性,這樣銷量更有保障。”蘇曉曉眉頭緊皺,堅決回應:“這每一處情節都是精心構思,對主題表達至關重要,刪減會破壞作品完整性。我創作不是只為銷量,更想傳遞思想。”雙方僵持不下,合作陷入僵局。
與此同時,蘇曉曉作品要出版的消息不脛而走,在文學圈引發熱議。部分作家贊賞她的創作勇氣,可也有聲音質疑她“曲高和寡”,稱這類作品脫離大眾喜好,難以掀起波瀾。網絡上,一些讀者在論壇討論:“蘇曉曉之前雖獲獎,但這次題材太晦澀,估計會撲街。”面對這些負面輿論,蘇曉曉壓力如山。
楊煜時刻關注著她的狀態,安慰道:“寶貝,別被外界聲音干擾,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在楊煜陪伴下,蘇曉曉決定主動出擊,聯系一些文學評論家,分享作品大綱和創作初衷,尋求支持。知名評論家林老讀過后,大為贊賞,在個人專欄發文力挺:“蘇曉曉這部作品,是對人性深度挖掘的佳作,突破當下文學創作的淺薄,值得期待。”這篇文章如重磅炸彈,引發新一輪討論,不少讀者開始對作品好奇。
而在與出版社的談判中,蘇曉曉提出一個折衷方案:在保證核心情節完整的前提下,優化敘述節奏,增強可讀性。出版社被她的誠意和專業打動,最終雙方達成合作協議。
然而,就在簽訂合同的第二天,網絡上突然出現一篇長文,指責蘇曉曉在創作中借鑒其他作品的架構,雖未明說抄襲,但暗示意味十足。文章迅速傳播,蘇曉曉再次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