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兩面包夾之勢
- 大唐:母后,我太想進步了
- 韓頹
- 3100字
- 2025-02-07 22:36:48
兩支隊伍徐徐在裴府大門前停下,在門外的裴氏子弟已經有些不夠用了。
沒奈何,連帶著的府上的幕僚和賓客都被發動起來迎接客人,到最后,裴居道帶著幾個人滿臉堆笑地走出來,客客氣氣地把太子等人迎進門。
至于說原本那些對新姑爺的刁難和考驗,早已經被大家默契的拋到腦后,很多裴氏子弟甚至巴不得那個姓武的趕緊把他老婆帶走。
但是在這熱鬧的裴府中,沒有幾個人注意到,本應該是今日主角的武安一直沒有出現。
“進去。”
武安推開書房的門,看見里面的書案周圍坐了幾個人,正在低頭研究著一張輿圖。
太子示意他到自己身邊坐下,隨意介紹了一下另外幾人的名字,其中就包括太子先前說的兩個在左右羽林軍中任職的駙馬都尉。
相比起李敬玄,這兩名駙馬都尉娶的公主都是蕭淑妃所生,本身就被迫和天后站在對立面。
但可笑的是,當初也正是天后將那兩名公主指給了他們,等于是平白給自己立了兩個仇人。
與其他人不同,這兩名駙馬都尉主動起身拜見武安,語氣居然有些恭敬。
“武都尉執掌千騎,前途無量,今夜也是靠武都尉,我等才能有報效朝廷的機會。”
武安還了禮,心里有些好奇這兩人的說法——“報效朝廷”?
太子私底下糾集了一群人準備趁夜色沖擊宮禁,這種事情實際上就是造反。
“都記住了,我們不是造反謀逆。”
太子在書房里環顧一圈,朗聲道:“天子在宮中音信全無,宮內卻又屢屢有詔令傳出,不利于天下,今夜本宮帶汝等入宮面圣,當面向天子問聲安否!”
武安心想著到底是太子,說話就是有水平。
他很快就注意到書房里的人不多,外頭的那些緋袍官員幾乎沒幾個坐在這兒的,太子在他身旁坐下,循著他的目光看了一圈,頓時了然。
“他們,只是幫本宮撐場面的。”
太子要拉攏人心秀肌肉,大部分朝臣當然樂意捧個場,畢竟當今太子如果沒有其他意外的話,是完全可以正常繼位的。
“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出現在您身邊,反而為今晚的事情開了個好頭。”
誰贏,他們幫誰。
但太子的這一手直接讓他們先“幫”了自己,然后便有了贏的把握。
等明天事情爆出來的時候,不管是誰都得先考慮一下裴府門前那數十位身著朱紫的大臣。
太子笑了起來,伸手拍拍武安的肩膀。
“母后能給你的,無非是一些錢財、美人。
但本宮可以告訴你,如果你依附她,接下來三年內你的官職只會止步于所謂的折沖都尉,如果你心生不滿,你好不容易握在手里的千騎營,要么是被她輕而易舉的拆掉,要么就會被其他武氏子弟接管。”
“她給你的只有現在,本宮許你一個將來!”
武安不置可否地點點頭,并沒有被太子的話所打動,說話是一套做事又是另一套,自己看的只有實際利益。
......
迎親的環節已經結束了,大家看出來這位武都尉身后站著的不只是一個女人,更是有太子殿下和半座朝堂,更沒誰敢再去為難。
裴居道對這場面倒是有些麻木,畢竟上一次娶自己女兒的,是正兒八經的大唐太子,那時候的排場也低不到哪兒去,旁人只知道羨慕他憑借女兒得到這般大的富貴,裴居道卻只覺得心累。
他只希望今日的所有事情都順順利利,保住女兒的性命,便算是萬事大吉了。
裴韻在幾名婢女的攙扶中登上牛車,裴居道立刻吩咐外頭迎親的隊伍帶人離開,看著隊伍吹吹打打的離去,裴居道不禁悲從中來,下意識抹了抹眼睛。
“岳丈,您哭什么?”
“女兒外嫁,誰能不哭?”
裴居道回答了一句,忽然身子僵住,慢慢回頭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黑衣青年。
“你......你怎么還在這兒?”
迎親隊伍歡天喜地的把新娘子帶去了夫家,但新郎官卻被他們留在了娘家!
“你留在這兒做什么?”
武安沉吟片刻,回答道:“喝喜酒?”
裴居道正要喊人趕緊把這個混賬姑爺帶走,但他很快就看到,在賀喜的人群中,太子領著幾名大臣直接上馬離開,不由得心頭一凜。
開始了!
“煩請岳丈今晚留在國公府,幫我照顧夫人,至于交兵之事,小婿來代勞即可。”
裴居道有些心煩意亂,低聲呵斥道:“若沒有我出面,金吾衛那些人根本不會聽你的話,你手下就那么點人,到時候怎么成事?”
他見武安默默不語,心里更急,把他拽到了沒人的地方,低聲叮囑道:
“不管是太子還是天后,今夜這場事對他們來說都是逼不得已,但老夫總覺得,天后在這里面謀劃的極深,若是到了關鍵時候,你盡量不要站在太子那邊。”
按理來說,裴居道也算是故太子的岳丈,本身很容易被劃分到李唐死忠,但他現在卻在勸武安浪子回頭。
“小婿知道了。”
裴居道沉默片刻,從懷中掏出一枚印信,重重放在武安手中。
“活著回來。”
按照計劃,太子和其他人要先找借口把大量東宮十率的甲士藏入東宮,等宵禁開始,便立刻沖擊宮門,直撲西內苑和大明宮,最后不管如何,一定要在黎明前拿到可以調動南衙的詔令,封鎖長安城。
而作為掩護,武安和其他一些軍將負責率領被說動的禁軍將士沖擊北門御馬廄以及宮門,盡量吸引屯駐在附近的右羽林軍。
動靜鬧得越大越好,哪怕沒能攻入玄武門,只要幫太子那邊的叛軍吸引了足夠的注意力,那這套戰略就已經成功了,因為李敬玄等人的幫助,今夜東宮十率府的兵力比預料之中至少多出三倍!
只要東宮開始動手,便是大局已定。
歷史上幾次玄武門之變的規模其實都不大,往往都是數百上千人之間的廝殺,但這一次,在雙方有意無意的配合下,今夜調動的軍隊將會格外之多。
武安翻身上馬,在那些裝扮成家丁的河西軍騎兵之中,梁信和張武等人策馬而出,自發跟在武安身后。
“都尉,接下來我們該做什么?”
武安勒住韁繩,沉聲道:
“入宮。”
......
殿內。
上官婉兒看見他進來的時候,差點沒嚇的叫出聲,勉強收住心神,對他使了幾個眼色。
天后坐在書案后,微微抬起頭,看到武安走進來,她的眸子里露出幾分淺淺的笑意。
“你今日娶親,也算是成家立業了。”
“侄兒多謝姑母厚恩。”
“謝不謝的,倒也不至于,”天后緩緩道:“太子動身了嗎?”
“太子殿下已經入東宮調兵,動手時間約在宵禁之后。”
因為是禁軍作亂,太子方面的優勢將會極大,宮中短時間內能仰仗的軍隊只剩下左右羽林軍以及各處禁軍,但造反的人是太子,這事情可不是第一次。
天后看上去心情很好,她淡然道:
“本宮保證,東宮的兵,他一個都調不出來。”
明面上,太子是做了兩手準備,而且是特意做出了主攻北門的假象,而天后似乎也順勢在北門內外埋伏了重兵。
但實際上,天后似乎站在了不知道多少層,俯瞰著愚蠢的兒子。
別說是北門,就算是太子的大本營東宮,她都有辦法讓他憋死在里面。
“姑母......”
武安忽然開口問道:“今夜廝殺流血,侄兒手下的將士只有刀刃,并無甲胄護身,姑母能否開恩,打開府庫,賜予......”
“都跟你說了,東宮那邊亂不起來,一個兵都不會動。”
天后打量著他的神情,沒看到有什么異樣,便隨口道:
“北門那邊作亂的將士,連帶著你的千騎營在內,也不過就是千把人,根本殺不起來;
再說,你身后有本宮撐腰,到時候報出來,把他們全部收降,填滿你這個千騎營,那也是你的本事嘛。”
“可是,姑母......”
“好了。”
天后眉頭微蹙,呵斥道:“如果這時候開武庫分兵甲,必然驚了太子,讓他以為你又倒向了本宮,到時候壞了全局大事!”
“如果事事都讓本宮替你出面,你什么時候才能扛起重擔?”
天后有些失望的看著他:
“本宮這是給你鍛煉的機會。”
“那姑母剛才說,允許侄兒借這次機會填補千騎營的兵額,這話可當真么?”
“哼......”
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逼問,天后心里閃過一絲不快,她淡淡道:“今夜你只管去做事,不管出什么事,都有本宮替你擔著!”
武安起身告辭離開了,等他的身影消失在殿門外,上官婉兒在旁邊開口道:
“娘娘,這廝看上去老實,實則心思狠辣,難保他不會臨陣倒戈。”
“別說是他,就算是太子今日要造反,又算得了什么?”
在天后面前的書案上,放著一張紙,上面只有一個字。
曌。
這是昨夜武安讓上官婉兒寫好帶回宮中的。
“不說別的,本宮的這個侄兒倒是有些別出心裁,知道該送什么。”
天后出神的看著那個字,自言自語道:
“二圣同天,日月同輝......陛下和本宮一日不死,他終究只能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