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蘇念晴忽然想起什么,拉著林笙走得更快些:“這次我跟我奶奶去梧城接我爺爺的時候,她可一直念叨著要見你呢。你之前一直在學校住宿,這次好不容易放假回來還沒回去,她早上就一直催我快點過來帶你去我家。”
林笙抬頭看著仍還下著的雪,側頭看著蘇念晴笑了笑道:“要不是這次大雪,怕是得下次回來才能見到你們了。”
兩人一路有說有笑地踏進蘇家大院,進了門,遠遠便瞧見蘇家奶奶已經在廚房張羅飯菜。
她曾經是大學教授,又是典型的南方人,似乎對于這方面頗為講究。
看到兩個小姑娘進來,她滿臉笑容:“念晴啊,你慢點走,當心點別把蛋糕翻了。”
“知道了奶奶。”原本動作還有些毛躁的蘇念晴,聽到蘇奶奶的叮囑手中動作也變得小心了些,趕緊將蛋糕拿進廚房。
林笙此時還在原地等著蘇念晴將蛋糕拿進廚房,見對面的蘇奶奶笑著對她招了招手,心中了然快步走過去,乖巧地向長輩問好:“蘇奶奶好。”
“好好,許久沒見我們小阿笙了,更水靈漂亮了。老頭子,快來看看,這就是林家那個小姑娘。”
循著蘇奶奶說話的方向,是廚房的位置。
沒一會,林笙就見一個穿著中山裝,頭發半灰的人走了出來,他的身型十分高大,只是站著就有種說不出的威嚴,但此時手中的鍋鏟卻和他氣場不太搭。
林笙愣了愣,很快便笑著乖巧的向他淺淺點頭,不過聲音不覺小了些:“蘇爺爺好,我叫林笙。”
與林笙的有些拘謹相反,蘇家爺爺一聽,竟忽然朗聲笑道:“好好!小姑娘都長這么大了,你待會可要好好嘗下蘇爺爺的手藝。”
林笙還沒反應過來蘇家爺爺這話是什么意思,便見她家里人和剛剛那個蘇家小叔一起進來了。
她對著蘇爺爺點了點頭,便識趣地跟著蘇念晴去準備蛋糕,等她們兩個出來,兩家長輩也已經落座。
蘇蘇兩家一向家教嚴格,雖然是家宴,但大家都頗有默契地按照主客長幼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只是原本應該坐在蘇家爺爺身邊的蘇家大伯,竟然變成了蘇家小叔。
林笙覺得有些疑惑,但仔細想想也是合理的,這次家宴是為了慶祝蘇家爺爺和他回來,坐在這個位置應該也沒錯。
那次家宴倒也平淡,多是蘇林兩家長輩在敘舊,偶爾會提及桌上幾個小輩,不過也是關心成績爾爾。
林笙也是在飯桌上知道了蘇家小叔的名字—蘇南祈。
也是在兩家你來我往的交流中,林笙得出一個結論,這個蘇南祈很厲害,蘇家都對他寄予厚望。
在那之后,一連幾天的大雪終于是停了,林笙趁著雪停的第二天便打包好行李回學校住宿。
后來某次和蘇念晴通過手機聊天得知,蘇南祈轉到她們學校的高中部。
也就是那之后幾天的時間,蘇南祈便在那個月月考中擠掉了附中常年占據榜首的學霸,一躍成為年級第一。
附中月考放榜這一天,此時班里的女生拉著林笙正擠在人群中,想看一眼公告欄上的成績榜。
終于,她在成績榜平時差不多的位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是第五名,比上次稍微進步了一些。
此時,她眼角余光掃到了初中榜單隔壁的高中部成績榜,蘇南祈三個字十分顯眼地出現在她成績的右手邊,令她有些訝異。
他們學校是全市名列前茅的附中,每年保送的人也不少,能在這群優等生中拿下第一自然更加惹人關注。
所以此刻不僅是林笙,周圍的不少聲音都在討論著這個陌生的轉校生。
爾后真正在學校進到蘇南祈,已經是林笙讀初三的時候,距離上次在林家見到蘇南祈,已經過了一年多。
這一年蘇南祈讀高三,已經保送華大的蘇南祈仍然在學校讀完高三。
這天,林笙班里的學委李怡因臨時有事,放學鈴一響便匆忙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李怡臨走前,特地拜托林笙幫她將班里的作業拿去給辦公室在高中部的地理老師張琪。
林笙平時同李怡玩得還算不錯,自己又是住校生,便沒有推脫。
她抱著一沓作業來到高中部時正好是高中部學生的課件休息時間,因為他們比初中部還多了一節晚自習,所以這時教室樓道都是人。
林笙就這樣抱著一沓作業本在一群高個子中間穿梭,一個初中生跟高中的身形一對比,顯得她在人群中十分顯眼。
而高中的學生看到這樣一個模樣精致,眼睛水靈的小姑娘忽然出現在他們中間,也不自覺多注目了幾分。
林笙的成績還不錯,特別是地理,所以當她抱著一沓作業拿給教地理的張琪時,張琪顯得得十分熱情。
她甚至還帶著她給辦公室那些她并不認識的高中老師介紹起來,眉開眼笑地說著:“這就是我們初中部那個年級地理成績第一的小姑娘,你們看看人家小姑娘一個藝術生都比文化生學得好。”
林笙在辦公室里一路嘴角扯著笑,她一向不是善于交際的那種人,所以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所以同各位老師打了招呼后,就尋了一個合適的檔口和張琪辭別。
出了辦公室,林笙甚至覺得外面空氣都清新不少。
張琪所在的辦公室是在高中教學樓三樓最里間,三樓除了辦公室,走道上還有四個教室。
林笙交完作業本出來時,大概因為高中的上課鈴還沒敲,所以走道的人并未減少。
她習慣性地微低頭,插著兜走在過道里。
忽然,一個男生喊道:“小心!”
因為剛剛也沒多注意周邊環境,等她意識到有人喊她時,抬頭已經見一個籃球直沖她臉的方向飛來。
林笙看著飛來的籃球,知道以她的反應是躲不開的,于是認命地閉上了眼。
不過還沒等到籃球襲來的痛感,手便被一股力量用力扯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