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開篇-暗流涌動
- 穿越之千年風云
- 林Tao
- 3875字
- 2025-01-08 15:09:28
蕭璃退位后,將皇位傳給了一位年輕且賢能的后生——林羽。林羽出身寒門,憑借自身努力在朝堂嶄露頭角,被蕭璃看中,悉心培養,寄予厚望。初登大寶的他,滿懷壯志,欲再創輝煌,延續先輩榮光。
然而,盛世之下,暗流涌動。朝堂之上逐漸分化成幾大勢力。以丞相趙崇為首的舊貴族派,他們根基深厚,把控著諸多重要官職,在朝中經營多年,門生故吏遍布朝野,表面對新帝恭敬,實則暗自抱團,試圖維護既得利益,對林羽的革新政令陽奉陰違。
御史大夫蘇文則心懷野心,拉攏了一幫新晉官員,組成新銳派。他們急于上位,常以激進的言論抨擊舊制,想借新帝之手扳倒舊貴族,好為自己謀得更多晉升空間,行事卻不免有些急功近利,常惹得朝堂紛爭不斷。
林羽雖察覺到兩派矛盾,起初也試圖居中調和,推行溫和改革,希望兼顧各方利益。可現實卻不盡如人意,一次關乎民生的水利工程提案,便讓矛盾徹底激化。
林羽在早朝上提出,欲在全國范圍內修繕老化的水利設施,確保來年農耕灌溉無憂,這本是利國利民之舉。新銳派立刻響應,蘇文上前一步,高聲進諫:“陛下圣明,此乃造福萬民之策,當速辦之,臣愿親領此任,必不辜負陛下期望。”舊貴族派卻相視冷笑,趙崇不緊不慢出列:“陛下,此事需從長計議,修繕水利耗費巨大,國庫當前能否支撐?況且各地情況復雜,稍有不慎,恐勞民傷財。”言下之意,分明是在質疑新帝決策草率。
林羽心中煩悶,散朝后,獨召親信太監福全進宮商議:“朕本一片好心,奈何他們如此刁難,福全,你在宮中多年,可有聽聞什么隱情?”福全面露難色,猶豫片刻后低聲道:“陛下,老奴聽聞,那趙崇家中產業多涉水利,怕這新政動了他家的奶酪;蘇文那邊,聽聞是收受了一些商賈好處,想借工程之名中飽私囊,真假老奴不敢斷言。”林羽聞言,怒拍桌案:“豈有此理!朕的江山,豈容他們這般胡來。”
不久,各地洪澇災害頻發,災情嚴重,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林羽心急如焚,嚴令加快水利工程進度。蘇文趁機大攬權力,肆意安插親信,工程款項也被他暗中克扣,導致工程質量堪憂。趙崇則在一旁冷眼旁觀,時不時向林羽進幾句讒言,暗指蘇文無能誤國。
林羽察覺到異樣,派心腹暗中調查,果不其然發現諸多貓膩。就在他準備懲處兩派首惡之時,蘇文先發制人,聯合一些御史彈劾趙崇結黨營私、貪污腐敗,證據看似確鑿。趙崇也不甘示弱,反咬一口,稱蘇文蓄意謀害忠良,操縱朝堂輿論。朝堂瞬間陷入混亂,大臣們紛紛站隊,互不相讓,彈劾奏章堆滿御案,林羽被吵得頭疼欲裂。
此時,一位名叫沈瑤的神秘女子悄然入京。沈瑤出身江湖,武藝高強,聰明伶俐,因家中曾受林羽恩澤,決心助他一臂之力。她喬裝混入京城,憑借江湖手段,迅速接近兩派核心人物,探得諸多隱秘。
一日,林羽正在御書房為朝局憂心,沈瑤深夜求見。她呈上一份密折:“陛下,臣女已查明真相。蘇文與趙崇雖相互攻訐,但實則早有勾結,他們一唱一和,為的是混淆陛下視聽,讓水利工程徹底爛尾,好從中謀取暴利,還妄圖在混亂中逼陛下退位。”林羽看完密折,氣得臉色鐵青:“這等奸臣,朕必不輕饒。”
沈瑤又獻上一計:“陛下,當下不妨佯裝病重,對外宣稱無力理政,引蛇出洞。待他們露出馬腳,再一舉拿下。”林羽沉思片刻,點頭應允。
接下來數日,宮中傳出皇帝病重消息,朝堂震動。蘇文、趙崇果然按捺不住,開始私下聯絡各方勢力,謀劃篡位。就在他們以為大局已定,準備逼宮之時,林羽在沈瑤協助下,率御林軍將他們團團包圍。
“朕待你們不薄,為何如此大逆不道!”林羽怒目而視。蘇文還妄圖狡辯,趙崇卻知大勢已去,癱倒在地。最終,兩派黨羽被一網打盡,林羽嚴懲奸臣,重新整頓朝堂。
經此一役,林羽深知治國不易,對沈瑤越發倚重。沈瑤也因功被封為郡主,留京輔佐。此后,林羽在沈瑤等人支持下,腳踏實地推行改革,水利工程順利完工,百姓生活逐漸恢復安寧,國家再次踏上繁榮之路,先輩們的傳奇故事,也在這跌宕起伏中續寫著新的篇章。
話說林羽和沈瑤攜手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朝堂上卻依舊是個“是非窩”,時不時就鬧出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兒來。
這日早朝,林羽剛坐上龍椅,就瞧見下方武將趙峰一臉苦相,上前奏道:“陛下,臣有一事啟奏。前些日子,臣奉命去巡視軍營,本想著鼓舞鼓舞士氣,哪曉得那些個新兵蛋子,竟、竟……”林羽挑眉:“竟如何?快說來聽聽。”趙峰憋得臉通紅,才吭哧吭哧說道:“他們竟把臣的戰馬喂得胖成了小山,如今跑兩步都喘粗氣,這還怎么上戰場殺敵喲!”
朝堂上頓時一陣哄笑,文官們笑得直搖頭,有個老臣捋著胡須打趣:“趙將軍,莫不是你平日里太克扣軍糧,讓馬兒也跟著挨餓,這下新兵們心疼,一不小心就喂過了頭。”趙峰急得直跺腳:“大人莫要取笑,臣向來對軍需之事不敢有半分懈怠。”
林羽也是忍俊不禁,擺手道:“罷了罷了,趙將軍快想法子給戰馬減肥,莫誤了正事。”剛把這事兒按下,那邊又出亂子。
負責掌管宮廷膳食的太監劉福慌慌張張跑進來,“撲通”一聲跪下:“陛下,不好啦!御膳房出大事了。”眾人皆驚,林羽忙問:“何事驚慌?莫不是有人下毒?”劉福哭喪著臉:“比下毒還可怕,今早上膳的食材,全被一群野猴子給劫了去,那場面,亂成一鍋粥,御廚們攔都攔不住。”
這下可好,朝堂徹底炸開了鍋,大臣們交頭接耳,想象著御廚們追著猴子滿山跑的滑稽模樣。沈瑤在一旁忍不住“撲哧”笑出聲,見眾人目光投來,才輕咳一聲,一本正經地說:“陛下,想必是近日宮墻修繕,留了些縫隙,讓這些頑皮家伙鉆了空子,當務之急,得趕緊安排人手加固宮墻,再派人去尋回食材,總不能讓陛下餓著肚子理政。”
林羽點頭稱是,即刻吩咐下去。本以為能消停會兒,可沒成想,麻煩事兒一樁接著一樁。
禮部尚書李明急匆匆上前:“陛下,下月便是與鄰國的邦交之會,各項禮儀排練本都好好的,可昨兒不知從哪兒冒出個江湖藝人,在使館附近表演雜耍,把那些外國使臣全吸引了去,現在他們天天盼著再看雜耍,對咱準備的禮儀演練全然沒了興致,這可如何是好?”
林羽扶額,心中暗嘆這都什么亂七八糟的事兒。正發愁間,一旁的小太監悄悄遞上張小紙條,林羽展開一看,上面寫著:“陛下,聽聞民間有個馴獸奇人,專能降伏猴群,或可解御膳房之急;還有,臣聽聞那江湖藝人有些真本事,不若招安,讓他在邦交會上露一手,添些趣味,也好讓使臣們見識見識咱的包容。——沈瑤敬上”
林羽會心一笑,看向沈瑤,眼中滿是贊賞。當下依計行事,派人去尋馴獸人和江湖藝人。
沒幾日,馴獸人果真帶著工具進宮,三兩下就把那群搗亂的猴子制得服服帖帖,還順帶訓練了幾只機靈的,讓它們在御花園表演逗趣,給沉悶的宮廷添了不少歡樂。那江湖藝人也欣然招安,答應在邦交會上大展身手。
邦交會當日,各國使臣齊聚一堂,起初還對禮儀展示意興闌珊。可當那江湖藝人登場,口吞寶劍、手拋飛刀,驚險刺激的表演讓眾人看得目瞪口呆,掌聲雷動。表演結束,使臣們紛紛對林羽豎起大拇指,直夸這邦交會有趣又有面兒。
本以為能松口氣,可林羽一回宮,就見太監福全苦著臉候著:“陛下,大事不妙,太后娘娘不知從哪兒聽來的,說皇宮里太鬧騰,要給您選幾個知書達理的妃子,好讓您收收心,靜心治國。”
林羽一聽,差點沒站穩,求助地看向沈瑤。沈瑤卻雙手一攤,聳聳肩,那意思“這事兒我可幫不了你咯”。林羽欲哭無淚,這朝堂上的搞笑事兒沒完沒了,往后的日子,還不知道得折騰出啥新花樣呢……
且說那江湖藝人在宮中站穩腳跟后,又引出了一系列新故事。他有個師兄,聽聞他在皇宮混得風生水起,心里不服氣,覺著自己本事更大,竟偷偷溜進宮來,要找師弟比試比試。這師兄擅使幻術,一進宮就給侍衛們來了個“障眼法”,大搖大擺地直奔內殿。
彼時林羽正在和沈瑤商討國事,突然見一“鬼魅”飄然而至,嚇得差點從龍椅上跌下來。待看清是個人,林羽怒喝:“你是何人?竟敢擅闖皇宮!”那師兄卻哈哈一笑:“陛下莫怕,我乃江湖幻術師,聽聞師弟在此風光無限,特來切磋技藝。”
沈瑤上前一步,擋在林羽身前:“你好大的膽子,皇宮豈是你撒野之地。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你若真有本事,不妨在這金鑾殿上露一手,若是能讓大家開眼界,饒你不死。”
幻術師一聽,來了興致,當場就施展起幻術。只見他雙手一揮,金鑾殿瞬間變成了一片花海,蝴蝶翩翩飛舞,花香四溢。大臣們驚嘆不已,林羽也不禁看直了眼。可還沒等大家緩過神來,幻術師又一變,花海變成了冰天雪地,雪花簌簌飄落,凍得眾人直打哆嗦。
沈瑤心思一轉,計上心來,悄聲對林羽說:“陛下,此人幻術雖妙,但咱們可不能被他牽著鼻子走,不如將計就計。”林羽心領神會,大聲說道:“你這幻術師,本事是有,可若論實用,還差得遠。朕的皇宮,近日正愁夏日炎熱,你若能將這冰天雪地留住,給朕的宮殿降降溫,才算真有能耐。”
幻術師一聽,傻了眼,支支吾吾半天,也變不出能持久的冰雪。沈瑤趁機讓人拿下他:“哼,敢在皇宮里賣弄,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幻術師連連求饒,林羽看在他還有些才藝的份上,罰他在御花園給花草澆水施肥,將功贖罪。
誰知道,這幻術師在御花園勞作時,又和御花園的老花匠較上了勁。老花匠見他干活毛手毛腳,忍不住嘟囔幾句,幻術師不服氣,就想用幻術捉弄他。結果,一不小心,把老花匠心愛的一盆蘭花變成了蘿卜,老花匠氣得吹胡子瞪眼,拉著他就要去找林羽評理。
林羽和沈瑤聽聞此事,又是一陣哭笑不得。林羽無奈道:“這皇宮里,自從多了這些江湖人士,天天都有新戲碼,倒也熱鬧。”沈瑤笑道:“陛下,只要不耽誤國事,權當給大家解解悶兒了。”
可誰能料到,就在這看似輕松詼諧的氛圍下,一股暗流正在悄悄涌動。鄰國一位野心勃勃的王子,聽聞林羽的國家內部管理寬松,又有諸多江湖異人出沒,認為有機可乘,正秘密謀劃著一場針對林羽國度的突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