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陰差(求追讀)
- 證道功德至尊,從九品河神開始
- 孑南丨
- 2213字
- 2025-05-11 04:22:18
季允會心一笑,難怪自己行遍全村,都未看見姜欣兒的身影,原來她早就在學堂中接受著高級知識文化的熏陶了。
村里的學堂叫蓮心書屋,取了個頗應村景的名兒,沒有刻意地去用冷僻詞語來雕琢推敲什么雅意,亦不用齋、堂、居等命名,保留了那股子中庸內斂的勁。
季允當然曉得,姜欣兒只是來湊個熱鬧,她這樣“零基礎”的、年紀又比別人小的孩子,是聽不懂書上的許多內容的,所以只能跟著笑笑。
但她確實跟她父親認過字,也確實乖巧的跟著念,盡管她手上還沒有竹簡,沒有冊本,卻也能按照瞬時的記憶,跟上同窗背誦的節奏不掉隊,別人說一句,她也說一句。
這倒是顯出一種厲害的讀書天賦,這般耳聽六路的能力,能讓姜欣兒學到許多東西。
季允看得出來,姜欣兒是有想念書的心的——以后白松村里的少年娃娃也會越來越多,包括其他村民也該識文認字,所以,未來或許真有必要也建個學堂了。
送來玉蓮村讀讀書?
四五里的山路不算太遠,但三四個月下來,總會煩躁的,堆積起來的崎嶇坎坷會影響求學的心。
太多的人擠在這間小書屋,也是個耽誤。
“薛老先生的課分作兩堂,一堂是清晨,領娃娃們誦書習字,繞院子格物學禮,一堂在申時,則是給不容易犯困的更大的娃娃們上課,教看經文、歌賦。”
“大孩子們白天要干活,所以上不了白天的習。”
玉蓮河神站在樹下,面色柔正地向季允闡述著學堂情況。
“上三天,歇一天,這般輪著來的,薛老先生不希望他們能成多大的氣候,他不算嚴厲,對蒙生們也無太大的愿景,只希望他們能知禮數,知道什么是規律,什么是天地日月,草木魚蟲,知道萬物與哪些文字對應。”
“未來——如果真的有那么個未來,會有個娃娃能靠著識文斷字進城謀生,一步步往大了學,興許能在那謀個職位,做個主簿也好,功曹也罷,都是個極好的歸宿。”
季允心領神會的點著頭,他當然也希望如此,鳥鳴風嘯間,他聽見薛庭芝用鎮紙敲了五下桌子,道一聲課畢,孩子們一窩蜂的沖了出去,往雪地里跑。
他和玉蓮站在隱蔽處,沒人發現他們,不然也容易讓孩子們分心,影響他們后半截課堂的學習。
姜欣兒跟著薛庭芝一塊出來的,她離開白松時裹了件厚襖子,現在縮著脖子,像小鴨子一樣擺著步子跨出來,唇間呵出白氣,呼嚕呼嚕的念叨著剛學的東西。
季允激了一下水德令牌的靈氣,姜欣兒抬頭四下望去,然后領著薛庭芝往一個方向走。
……
“季河神、玉蓮河神。”
老者向樹下的兩位見禮,看得出來,他的頭發胡須昨夜都打理過,也換了一身不染泥的厚袍子,顏色更深些,季允現在才發現,老人清瘦如勁草,比自己見過的許多老人都板正。
年輕時,他定是位長身玉立的墨客。
縱是出了這么大的事,薛庭芝仍以最好的狀態面見學子們,是治學嚴謹之表現,他拜謝昨夜季允以雷法疏通邪妖祟氣的功績,又與玉蓮互道了些問候,夸贊姜欣兒心思聰敏,著實是個讀書的料子。
姜欣兒嘿嘿笑著,像一坨雪嫩的團子。
……
“我日后也準備在村里辦個學堂,建個供觀閱文墨的書舍也行,到時,還要掃舍迎薛先生履踏。”
“季河神相請,老夫怎能不從。”薛庭芝躬身允諾,他祝季允能請到良師雅客,為白松增添一分文道氣運。
四人各自聊了許多,直到季允說自己今日便要離開,村中還有許多事未盡,薛庭芝沒有故作客套,往懷中取出份紙稿來,呈遞到季允手中。
季允攤開來,粗略一掃,卻見鵝黃色的宣紙上寫著的竟是一篇祭神文,賦中是對白松氣象和他昨夜驅雷掣電的描寫,言辭誠烈昂然,頗有風骨。
“這是……薛老連夜為我寫的?”
“哈哈,耗不了多少時間。”
季允心中大喜,連忙謝過。
“我身無長物,但您驅邪救災,我不能真的什么也不給,這點糊涂話,便全當心意,不知能派個什么用處,留給季河神做消遣也好。”
“也是些一葉障目,坐井觀天的文字,勾勒不出季河神萬分之一神采,還望見諒。”
季允自然是愛不釋手的拿著的,他感受到越來越深的尊崇,心底泛起濃烈如山潮般的喜悅,他讓姜欣兒認真揣起這份墨寶,回到村里后,會想辦法刻出一份,當個碑拓。
見季河神對此物如此珍重,薛庭芝自然心中歡喜,又聊過半晌,他觀學堂日晷影跡已有變化,便只能遺憾告退。
“日后有時間,定要多多來往。”
“一定——一定。”
一聲珍重之后,季允牽著依依不舍的姜欣兒,同玉蓮離開了蓮心書屋,過了許久,他要離開的消息傳遍開來,有許多村民聚過來,拿來許多吃食物件,眼里閃著淳樸的光,讓季允收下。
“季河神,這是俺家娘攤的餅子,您帶回去,讓白松的鄉親們嘗嘗。”
“季河神,俺蒸的蕎糕,您拿回去讓鄉親吃點兒,來,欣兒姑娘,這些你拿著。”
“季河神,俺給您燒了香,祭了鴨子!”
“季河神,您明年夏天還得來啊,俺請您帶我們的蓮花糕回去!”
“季河神,以后多來啊!”
直到姜欣兒身上拴著一堆東西,拉了個小車推著,村民們才戀戀不舍的放他們離開,季允無奈的笑笑,雖再想看看民風民情,卻也真的要走了。
“往后,或許該把兩村間修路的事提上日程,我會放在心上,玉蓮鄉親們也想念我白松父老,不能辜負彼此的情誼。”
蓮池邊,季允迎風而立,許下個諾言,他今日沒見到寶明,這位老村長聽說是到另一頭村子慰問幾個嚇壞的人,他們也不便打擾,這倒是個遺憾。
“自然,玉蓮村也永遠恭候小友光臨。”
季允心念一動,沉入蓮池中,片刻后,一尊泥胎破水而出,攜姜欣兒升起。
“前輩,愿玉蓮村香火鼎旺,百姓福壽安康,季允去也!”
“嗯,保重。”
村中,李寶明抬頭,見一流光遠走,他露出笑意,輕念了一聲平平安安。
——
回到白松時,季允讓姜欣兒分發謝禮,恰好遇上送糧歸來的余順安和長貴。
小麥膚色的少年氣吁吁的跟他講,他們遇到城隍座下的監亡斷罪的陰差了,居然都不是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