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留下的漢軍,離開的明軍
- 大明:我朱高煦立國,攻略海外
- 恰在時節逢上君
- 2417字
- 2025-02-04 21:28:27
漢京之外明軍營地,除了原定留下的明軍之外,其余明軍紛紛開始撤離。
不僅是在漢京的明軍,大漢之內各地的明軍,紛紛開始踏上歸建的道路,各自向著預定的線路開始返回大明之內。
營地內留下的明軍一時有些慌亂,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因為沒有人通知他們撤離,更沒有人通知他們下一步該怎么做。
一股緊張的氣息,開始在軍中曼延,直到朱高煦的軍令下達,讓所有人集合,這些人頓時不再慌張,聰明的人更是已經逐漸開始浮現出喜悅的笑容。
朱高煦來到營地,所有留下來的明軍全部站列,哪怕是受傷之后在營地中準備等待安排的人,也努力的挺直身軀,紛紛向著朱高煦行著軍禮。
這部分人,相互肩膀抵著肩膀,愣是在缺胳膊斷腿的情況下,硬生生的擠著站列成排。
有的實在無法站立的人,亦咬著牙忍著疼痛強撐著。
朱高煦騎著馬來到上方帥臺,看著旌旗招展,密密麻麻的大軍,直接將原本定下的與這些人全部說來。
朱高煦說到最后,所有明軍全部沸騰了,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心愿不僅實現了,反而還能得到這么一筆撫恤,尤其是受傷的人,朱高煦竟然想到了這樣的方式來安置他們。
這部分人都已經默認自己廢了,回去后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會死,不知死在哪個角落,然而卻是硬生生的出現了這么一個轉機。
可以說撫恤只是讓所有人上頭,那么這一項政策,足以讓所有人對朱高煦變得狂熱。
身為大頭兵,沒有人比他們更為清楚戰場的殘酷,有的時候死都不怕,怕的就是死不了又活不下去,才是最讓人絕望的。
現在朱高煦為他們徹底解決了后顧之憂,給他們一個按月領取俸祿的活計,還給他們官吏之身,這已經不是優待可以形容的了。
“現在,你們留下來以后,將不再是明軍,而是漢軍!”
朱高煦熱切的看著下方的所有人,離開的是明軍,留下來的,都是他大漢的漢軍,都是大漢的絕對精銳,是大漢的國底。
下方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人引導,紛紛單膝跪地。
“誓死效忠王爺!”
“大漢威武!”
在他們眼中,當初其實無論明軍與漢軍,在他們看來都是一樣的,都是為大明朝廷效命的。
這也是他們這些人在戰場上被征服想要留下來,完全沒有考慮過這些的原因。
但現在,他們仿佛在此刻有了明悟,他們是漢軍。
雖然依舊還有很多人不懂,不理解,但所有人知道一點,那就是朱高煦在這里,他們是漢軍,就對了。
如果當初留下是因為朱高煦的那些舉動,而凸顯出來的人格魅力,他們想要跟著朱高煦多建立功勛。
一個有能力的將軍,所有當兵的都想跟著這個將軍混,因為在有能力將軍的手下,意味著功勛會更多。
這就是他們想要留下來的根本原因,在沒有大明與大漢之分的情況下,他們就是單純的想要跟著朱高煦罷了。
然而現在,他們完全是想要為朱高煦賣命而留下來。
因為朱高煦對他們的一切,所有人都感受得到,朱高煦真的把他們當人了,不再是那個大頭兵。
帥臺上的朱高煦感受著所有人對他的炙熱,心頭同樣一片火熱,這次為了將他說的落實下去,他是正兒八經的得拿出一大筆錢糧出來,盡管朱高煦很是肉疼。
但這個效果,那是真的立竿見影。
朱高煦很清楚,他想要將大漢發展起來,并且發展得越來越好,功勛利益他必須要捆綁,并且要加深,因為只有形成了相應的制度,大漢才能一直擴張下去。
大漢上下,才會有一顆對外擴張的心,才能成為戰爭機器。
至于哪一天打得飽和了,什么時候再改制度,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起碼現在,他需要這樣做。
足足用了半日時間,最后朱高煦又額外準備了牛羊賞賜,讓每一個人都能大吃大喝一頓,才最終結束。
“王爺,今天這一幕,臣當真是畢生難忘啊。”
帥帳內,朱高煦、張輔、李定榮三人正坐在一起,朱武與丘平在一旁作陪。
張輔此刻一臉自豪得意的喝了一杯酒說著,今天他確實是被震撼到了,朱高煦在這方面的人格魅力,他是真的佩服。
他敢說這些明軍,如果朱高煦想要造反朱棣,這些人他不敢說全部,但他敢說大部分恐怕都會跟著朱高煦一起造反,那種眼神,他看著都覺得可怕。
張輔話音落下,李定榮在一旁笑著開口。
“其實主要還是王爺舍得,也是真正為他們著想。
給錢給糧,其實所有人都知道,但王爺是不僅知道,還真的咬牙拿了出來,給了出去,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大明其實也能拿,但大明如今已經形成制度了,若是大明朝廷突然對這些人使用這個法子,那么其他大軍肯定會有想法的,尤其是大明朝廷那三大營大軍。
如今我們只是剛起步,也算是沾了這么一個便利,而且王爺也是真心的對他們好,主要是傷殘之后的安排,這才是讓他們真正產生共鳴的原因。
我們能有王爺,何其之幸,且有著大明以及歷朝歷代眾多例子在前,如今的大漢,必然會更好。”
李定榮說的,朱高煦都認同,這不是他自夸,而是一個事實。
就像大軍,只要舍得給錢給糧,下面的人就愿意賣命,這點,朱高煦敢說所有人都知道。
但有時候就是這么奇怪,知道歸知道,但想要做到,真不是那么簡單的,尤其是大明的體量偏偏又不小,導致變得更難了。
就像他這次,明明賬本上本來就沒有多少錢糧,他還給出去這么一大筆,換成其他人來坐他的這個位置,又有幾個人能有這個魄力?
畢竟治理一國需要的錢糧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手里一旦沒錢沒糧,有幾個人敢面對那種情況?
朱高煦看著兩人,笑著開口。
“行了,你們兩個就少夸兩句了,你們只需要記住一點,不要將自己放得太高,不要將自己與他們隔開,其實做到這些就并不難。
自古民可載舟,亦可覆舟,軍也是同樣的道理,民是基石,軍則是柱石,不可缺其一。
軍從民中來,民需軍穩定,只要軍與民穩定,其他的,起碼不會差到哪里去。”
李定榮與張輔聞言,都是眼前一亮,朱高煦說的這個角度,倆人之前還真沒有聽聞過。
驟然聽聞,兩人都在思考著其中的韻味。
這話也就是朱高煦嘴里說出來,兩人才沒有其他想法,要是換成朱武、丘平的嘴說出來,少不得要被反駁了。
幾日時間過去,大漢之內,所有大軍簡單完成表面上的整編,紛紛開始在為接下來的行動而開始準備。
大漢所有大軍,全部進入戰備狀態之中,漢京城外營地內,張輔已經直接搬進營地內,盔甲不脫身,隨時做好了出兵的準備。
而傷殘的士卒也已經全部完成分配,各自已經往自己所在的城池出發。
李定榮分配到各城的人手,都已經全部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