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對張輔的竭力培養
- 大明:我朱高煦立國,攻略海外
- 恰在時節逢上君
- 2283字
- 2025-01-18 22:39:47
眾將聽著朱高煦的話語,盡皆心頭一凜,紛紛屏住呼吸。
而張輔等少部分人,看向朱高煦的目光更加的炙熱,這才是大規模軍團作戰該有的樣子啊。
這點每個人其實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卻是很少,影響的因素太多了。
哪怕是當初靖難,朱棣都沒有完完全全的做到這點。
而王忠此刻整個人都無比鄭重,他知道朱高煦是在敲打他,也是當著他的面告訴他,這次跟隨沐晟是暫時的,但是他必須要聽軍令,哪怕沐晟讓他撤兵,他都得聽令。
王忠心中其實是不愿的,沐晟在他面前,確實就只能算一個小輩,而且又沒有經歷過靖難,更不是像他們一樣跟隨朱高煦出來的,只不過是被朱棣一紙詔書派來的。
王忠心中沒有想法才是怪事,他不能怪朱高煦,但對沐晟,確實是輕視的。
如果換一個人,別說是沐英了,哪怕就是沐春,他王忠都服,但沐晟,總的來說就是還不夠格。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他們這些主動跟隨朱高煦來的,就是一派,雖然在他們這些人內部又還有區分,但對待沐晟這樣外來的,沒點想法才是怪事。
如今朱高煦直接將這些點明,他盡管再不愿,但也只能應下。
王忠站出,單膝跪在下方。
“請王爺放心,末將必聽沐帥軍令!決不誤王爺大事!
但末將亦有一言,若沐晟用兵不利,甚至帶兵逃跑,末將哪怕被王爺所斬,也必斬沐晟、沐昂!”
王忠直言不諱,他就是這個性子,當初在朱棣面前都是這樣的。
朱高煦看著王忠,也是頭大,這些人的忠心和能力都沒得說,但就是各自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吧,又算不上刺頭那種,因為他說的話,這些人也真聽。
這也是當初他想要帶張輔出來的原因了,因為這些人里面,符合當主將的人都少。
像王忠這樣的,他要是敢放出去當主將,但凡對方的主將有點腦子,就很容易針對王忠。
這時沐晟也是跪在下方,沐昂跟在沐晟身旁一同下跪。
沐昂右手握拳放在胸口,這是當時朱高煦誓師時做的動作。
“末將謝王爺信任!末將在此立誓,必忠于王爺,此戰,必能完成任務!若未成,末將甘愿領軍法!”
沐晟目光堅定的看著朱高煦,這次朱高煦對他表現出來的絕對信任,沐晟心中也格外的感動。
王忠的名聲,他是知道的,畢竟之前是大明靖安侯,大明攏共就那么幾個侯,沐晟怎么能不知道。
然而在朱高煦帳下有著不止王忠,還有張輔、王聰等人的前提下,依舊讓他為大軍統帥,并且將作戰勇猛的王忠安排到他帳下,怕他沒有勇武之將可用,沐晟怎么能不感動。
尤其是當著這些人的面,樹立他在這里的威嚴,這些舉動,沐晟怎么不感動啊。
只有經歷過朱允炆的無情,朱棣的防范,才能更加深刻的明白朱高煦的這種信任是多么偉大。
朱高煦將兩人親手扶起來,又將兩人的手放在一起,隨后又將沐昂也拉了過來。
“這一路的進攻,本王就交給你們了,安南對我們的重要性,你們都知道,打下來了,大漢就將會在我們所有人的手中,誕生了!”
“王爺,末將定不辱使命!”
將這件事定下,朱高煦來到上方,隨即繼續指向地圖。
“接下來說另外一路大軍,則是絕對的主力軍,從思明出發后,攻廣源州、諒山、蘇茂州。
攻廣源州與諒山的大軍,在太原進行匯合,這里也是為了協同沐晟在明面上的大軍,讓安南以為我們的目標在東京的東北屏障太原那里。
在抵達太原給出壓力后,還需要分出一軍去往京北,就是要和安南軍搶時間,讓他們顧此失彼,最后再攻向東京!”
“而蘇茂州這部分大軍,需要配合另外一路奇兵,那就是這部大軍,動靜必須要大,聲勢必須要足,攻下蘇茂州后入安邦,將安南軍在南部的大軍都吸引過來!”
朱高煦說到這里,看向眾將,再度開口。
“從思明出發的所有大軍,以及沐晟所部,皆由張輔節制!”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向張輔,目光有羨慕,但沒有一個人覺得不合適,他們都服氣。
張輔的能力所有人都清楚,可以說若不是張輔的姐姐為朱棣貴妃,朱棣對張輔的封賞怕有異議,張輔都是國公了,而不是侯爵。
加上父親又是張玉,這些人都只有羨慕。
可不羨慕嗎,在朱高煦都在這里的情況下,朱高煦依舊讓張輔節制所有兵馬,這是完全在將張輔當做當初的徐達在培養,所有人都門清得很。
而要論感動,最為感動的還是張輔本人。
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以及和朱高煦的關系,肯定是一路大軍的統帥,但他沒有想到,朱高煦直接將所有的大軍,全部交給他來帶啊。
這可是二十多萬軍啊,盡管如今朱高煦在制定戰術,但最終的執行,以及中途的變化,這是全部交給他了。
尤其是朱高煦自身打仗的本事就猛得不像話,比他還強,然而朱高煦依舊讓他來。
他也知道朱高煦這是在培養他,畢竟這樣的機會,可以說難得有一次,并不是每次出兵,都是幾十萬軍征伐的規模。
在大明時,他都沒有統帥過這么多大軍征戰,如今,卻是有了。
張輔快速調整好心緒,他知道,他不能退,朱高煦要培養他,要讓他成為下一個徐達,他自己也有這樣的自信。
“末將領命!”
張輔單膝跪地,神情堅定的接了下來,沒有絲毫的推辭。
“哈哈,好!這才是大軍統帥該有的樣子!”
朱高煦很欣慰,他這次不親自帶軍,就是想要培養張輔,以及培養下面的這些人,他不怕這些人的功勛高,反正他壓得住。
而且以后南征北戰是一點也不會少,大漢想要開疆擴土,總不能每次都是他親征吧?
大軍統帥定下后,朱高煦隨即看向一人。
“譚忠!”
“末將在!”
“你率領三萬軍攻廣源州!”
“末將領命!”
譚忠,之前的大明新寧伯,如今也已經是自請廢除了在大明的爵位,跟隨他而來。
譚忠雖然只有一個伯爵之位,但功績也是不差,歷史上坐鎮交趾三年,跟隨朱棣征伐過瓦剌,又在朱瞻基登基后跟著朱瞻基出征過,可惜的是后代有些慘烈。
這也是朱高煦的舊部之一,不過不是最開始的舊部,只是在靖難時被分到他帳下,與其他人的情況,就基本類似了。
安排好這一路大軍,朱高煦隨即看向靳榮。
“靳榮,你率領三萬軍攻蘇茂州!”
靳榮站出單膝跪地,神情凝重看向朱高煦。
“王爺,末將不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