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傳
左松知,字仲明,兗州濟陽郡人。生于159年。
高祖懋第,世宗朝內閣首輔,主修《大梁會典》。
父承業,官至太常少卿,以清廉聞世。
松知幼有異稟,過目成誦,十五歲補博士弟子員,弱冠舉進士,授監察御史。
初任臺諫,即劾罷貪吏三十余人,不畏權貴。
時宗室寧王侵占民田萬畝,松知抗疏請奪其爵,朝野為之震動。
遷京兆尹,值關中大旱,開倉賑濟,活人十萬,百姓立生祠祀之。
高文帝晚年,朝局分為兩黨,一主休養生息,一主開疆拓土。
松知時任戶部侍郎,提出“屯田戍邊,以戰養戰“之策,雖未獲帝允,卻深為長慶侯孫思青賞識。
著塵歷一百八十三年,高文帝崩,梁中帝繼位。
新帝納松知之策,于吳梁之戰中連克數城,松知因功擢升內閣首輔,時年二十有六,創梁國最年輕首輔之紀錄。
任內整軍飭武,推行“軍屯制“,使邊郡糧草自給率倍增。又改革科舉,增設“武學“一科,為國家儲備將才。
梁武帝即位后,左公以三朝元老輔政,主持修訂《武德新律》,嚴懲貪腐,精簡冗官。
時值吳國犯境,松知保薦青年將領李執掛帥,采用“誘敵深入,聚而殲之“戰術,大破吳國主力,迫其遣使請和。
著塵歷二百三十一年,左公積勞成疾,薨于任上,享年七十二歲。
帝輟朝三日,追贈太傅,謚“文忠“。
臨終遺表云:“臣本寒微,蒙先帝殊遇,位極人臣。生平所學,唯'公忠體國'四字。愿陛下親賢臣,遠小人,使大梁基業千秋永固?!?
歸葬之日,都城百姓罷市哭送,靈車所過之處,皆設香案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