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第十四記

后吳君主皇族字輩表(啟泰開基英武守成善治興邦瑞景恒新)

悼宗皇帝吳開元:(324年5月-6月在位)。

吳開元乃前朝吳國顯宗皇帝吳淵第十子。

在復雜的政治局勢中,被各方勢力籌謀運作擁立,登基稱帝,建立后吳政權。

但他資質平庸,對當時復雜嚴峻的局勢缺乏清晰認知。

登基后,急于培植個人勢力,意圖擺脫權臣控制,其計劃被敏銳的文武百官察覺,迅速遭到扼殺。

在位僅僅一個月,便被廢黜。三天后,于離宮莫名死去,其短暫的統治以悲劇收場,成為后吳政權初期動蕩局勢的一個縮影。

穆宗皇帝吳基煜:(324年6月-331年)吳基煜為吳開元之子,于324年6月登基,在位期間他無心朝政,沉溺玩樂,致使朝中忠良相繼被害,自身權力盡失,淪為被權臣操控的傀儡皇帝。此后后吳歷代皇帝皆循此轍,有名無實,開啟后吳皇權旁落、權臣當道的動蕩時期。

敬宗皇帝吳英明:(331年-350年)。

吳英明于331年登上皇位,彼時后吳已陷入權臣當道的困局。自前任皇帝起,朝中忠于皇室的大臣接連遇害,皇權旁落。吳英明雖貴為皇帝,卻也淪為傀儡,被權臣牢牢掌控,空有其名,毫無實權。在長達19年的統治期間,他無法施展抱負,改變后吳的政治格局,只能在權臣的陰影下,度過傀儡般的帝王生涯。直至350年離世,他都未能擺脫這一困境,成為后吳政權被權臣操縱的又一典型,見證了后吳這段混亂黑暗的歷史時期。

寂宗皇帝吳武德:(350年-355年在位)

生平簡介:吳武德于350年登基,彼時后吳政權已被權臣牢牢把控,皇帝權力盡失,淪為傀儡。在位期間,他無法參與朝政決策,面對權臣的操控毫無反抗之力。在政治上毫無建樹的他,生活重心被迫轉移。為延續皇室血脈,吳武德專注生育子嗣,然而這一行為也難以改變他被架空的悲慘境遇。短短5年在位時間,他在孤寂與無奈中度過,最終于355年離世,成為后吳政權被權臣操控下的又一犧牲品,見證了后吳這段黑暗、動蕩的歷史。

昭宗皇帝吳武望:(355年-356年3月在位)吳武望是吳武德之弟,登基時,后吳政權被權臣王天祿與錢覆海把控,前者掌軍、后者控財,狼狽為奸架空皇權。吳武望不甘傀儡命運,暗中謀劃反抗,卻因計劃泄露被迅速鎮壓。此后他行動受限,徹底淪為擺設,在位1年多便含恨而終,成為后吳黑暗動蕩、皇權旁落的犧牲品。

哀宗皇帝吳守衛:(356年3月-368年)

生平簡介:吳武望之子,即位時王天祿與錢覆海失和,錢覆海下臺、王天祿被部下所殺,國家動蕩。吳守衛試圖反抗權臣專政,卻無能為力。他的皇后遭王天祿部下趙平怵玷污,他因畏懼權勢不敢聲張,長期壓抑下于368年瘋癲,悲慘地結束帝王生涯。

匡宗皇帝吳成功:(368年-375年)王天祿被趙平怵所殺,但隨后“定世武王”趙平怵掌控朝堂。吳成功在位期間,有心改變權臣當道的局面,試圖重振皇權,實現國家的穩定與復興。在其余世族的合力之下,成功將趙平怵趕下臺。然而,好景不長,一場政變突如其來,他被趕下皇位,結束了短暫的統治生涯,后吳政權隨即擁立吳盛之為帝。

愍宗皇帝吳盛之:(375年-393年)

吳盛之原名吳觴之,375年被擁立為帝后更名。在位期間,后吳政權衰微,世族權勢滔天,皇帝形同虛設,毫無實權。他雖貴為天子,卻處境悲慘,不僅對朝政毫無掌控力,連日常開支都比不上普通小地主家,威嚴掃地,生活困窘。在漫長的18年帝王生涯中,吳盛之始終被世族壓制,空有皇帝之名,卻無力改變現狀,最終在無奈與困苦中結束一生,成為后吳亂世中皇權淪喪的悲劇代表。

殤宗皇帝(意嗚侯)吳邦澤:(393-437年廢除帝位),生平簡介:吳邦澤于393年即位,在位期間試圖建立自己的勢力,但收效甚微。身為國君,實則是權臣嚴邑操控的傀儡,毫無實權。嚴邑把控朝政,賣官鬻爵,致使民不聊生,軍隊軍備廢弛、士氣低迷,后吳政權內里腐朽不堪。435年,平朝大舉進攻,后吳朝堂混亂,主戰派拿不出可行戰略,主和派只求割地賠款。嚴邑指揮混亂,防線漏洞百出,后吳軍隊毫無招架之力。437年,看著城內人心惶惶,吳邦澤在嚴邑示意下率百官出城投降,后吳覆滅,他也被廢除帝位,成為后吳政權終結的見證者與犧牲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高青县| 赣榆县| 馆陶县| 阳江市| 三河市| 东平县| 义乌市| 阜宁县| 闸北区| 屏边| 南召县| 鱼台县| 富锦市| 哈巴河县| 子洲县| 荆门市| 股票| 耒阳市| 云霄县| 修文县| 和政县| 漳浦县| 高要市| 东港市| 邵阳县| 西宁市| 册亨县| 南涧| 偏关县| 沂源县| 济南市| 惠来县| 龙川县| 常德市| 河源市| 天台县| 长岛县| 诸城市| 盐城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