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往事一樁
- 有些心事就不要拆穿
- 我是夏小池
- 1872字
- 2025-01-02 17:10:16
那時候,沒有手機。
只能在每次寫完作業然后上個半小時的q再去睡覺,
之后延長睡覺時間,將半小時變成一個半小時,擔心被家人發現,
便都趁著他們在客廳看電視才敢偷偷溜著點開他的窗口。
那時候,做體操,總會四處張望,
雖然他和我的班在兩個方向,
心情和初二在穿著一樣校服的學生群里,
遠遠地看著他拿著空鍋去盛飯的時候一樣,
怕被他發現,又怕他突然不見,時不時瞄,像賊一樣。
那時候,在課堂上開小差,
寫的滿滿的小筆記,被好友發現,
嚇得心都快掉了一樣,
急忙捂著她的嘴拉她進廁所千方萬囑咐別泄露出去,
好友笑的一臉有貓膩,還是讓剩下的課都聽不進去了。
那時候,突然天氣驟變,下了大暴雨。
我的鞋都濕了,去住宿的朋友宿舍換鞋,
抱怨著學校的無情,這么恐怖的天氣還不放假,
結果沒過幾分鐘,就聽到廣播說放假半天,
然后一陣喧囂躁動。
我趕著歸隊回家的時候,
剛好碰上同班的隊伍,
而他就恰好在我的幾米遠,
他喜歡坐靠窗邊的最后一排,排隊也喜歡排最后,
難怪每次假裝回頭都瞅不到他。
外邊雨還在下著,
我卻故意拖著花傘發出那與地摩擦的刺耳聲音,
目的不為啥,就是希望他能回頭看看,發現我一路都跟著他。
但最后上了校車,他也沒發現,
但對我來說,卻是美妙的一天,
也是那天,他的背影就印在我心里。
那時候,
我抱著一大疊作文本在長長的走廊上與他擦肩而過,
每一步都走得慎微,
那是第一次我可以正視他容顏,
但我還是低著頭默不吭聲地走過,
而他也默契地沒打招呼。
抵達教室,我發覺我襯衣后背都濕了。
那時候,所有人都說他的不好,
但我還站在他那邊,
傻傻地認為這就是喜歡吧。
那時候,他說他喜歡吃巧克力,
然后我就拿著一條巧克力在放學他必經的路上,
躲在一柱子后面,數著秒鐘,待放學鈴聲響起后,
就緊盯著那個樓梯口,
可真正等到他的出現,自己就弱了,
始終做不到,
緊握在手中的那巧克力,
已融了一大半。
那時候,比賽考試成績輸了。
輸的人要買奶茶給對方,
我特意選在午休時間,
他回家吃飯的時候,
提著兩杯一模一樣的薄荷奶茶拿出一杯放于他干凈的桌上,
在旁邊放上一個用塑料編織條編織成的他喜歡的棒棒糖形狀,
那手工藝品是好友給我的生日禮物,
說是在一些小學門口有賣,
便尋了些時間,第一次做的手工品就心甘情愿送給他了,
即使他收到后有點開玩笑說我把它扔到火爐里去了,
可我還是當真了。
那時候,與他最靠近的時候。
是在一次體操散隊后,
滿滿的人頭,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認出對方,
僅憑一個背影,我承認這是我這些年獲得的一個能力。
我盡量地加快腳步,撥開人群,終于來到他身邊,
卻演的一個陌生人角色,低著頭看他的炫藍球鞋,學著他步伐,
不管過了多少年,
還是能憶起那僥幸的歡喜。
那時候,一直很自卑,
皮膚不好,長著些許痘,
一直不敢站在他面前給他遞上情書笑著向他介紹自己。
連第一次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約了他出來,
自己早到了時間,
心里一直想著對方應該沒注意過自己吧,
可能認不出自己呢,
可他一到,一眼就辯出我了,
我受寵若驚,他主動說要不要一起去吃個刨冰,他請。
我很沒出息地伸直手做出一個阻止他前進的動作,
口是心非回應著不用了,你回去吧。
很無厘頭,在他面前我真的勇氣盡失,
即使出門精心打扮了番,
感謝那剛好是個夜晚,
他應該沒看到我那無措的表情。
那時候,家里人給自己找了個補習。
剛好那個補習老師的家在高中學校附近,
而我知道他的家也在那附近,
所以每次補習我都特積極,
都期待著哪天與他的偶遇,
可補習完了,成績沒怎么進展,
怎么也沒碰到他了。
那時候,他說他喜歡他同班的一個女生。
他喜歡和那女生拌嘴,但那女生總對著他的拌嘴覺得厭煩。
所以他不開心了,他對我說,女生還真莫名其妙。
關于那個女生,
有次在查看自己考室的時候剛好見到那個名字,
在快要打鈴進考場時,還偷瞄著那個剛好在門口的座位,
可惜還是沒見到本人。
和他沒聯系了快幾個月了,
拍畢業照那天突然又想起這事,
究竟是怎樣的女生,會令你喜歡上,
還能對一直默默關注你的我說,
去吧去吧!你就和她說我喜歡去吧,反正最后我們要是好了,高考考砸了的是你!
我通過一些人脈,終于找到他班的畢業照,
對著背后的名字,不費力就找到了,
算是他們班的班花,照片里,
他就站在她正后方,
陽光正好打在那女生臉上,
襯得那女生特別好看。
想起初二的班級唱歌比賽,
老師排著隊伍,每次與他的位置稍稍靠近,
就會竊喜一下,
而當真正比賽的時候,
在臺上他的位置就與自己差不了幾個人頭,
我記得我那次特別賣力地唱著,
多么希望他能察覺到我的努力啊。
那時候,
我努力地度過那被渲染緊張氣氛的倒數一百天,
但還是輸了他。
他和她考上了同所大學,
在同所學校里期待與她偶遇的他,
永遠也不知道,
在天的一角,
有顆一直仰望他的星正墜于大海。
——寫于20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