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林曉和蘇然還沉醉在愛情的甜蜜之中時,現實的風暴卻已在暗中悄然匯聚。
林曉的父母一直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在大學期間專注于學業,為將來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次偶然的機會,父母從林曉與朋友的聊天記錄中敏銳地察覺到了她戀愛的跡象,于是在一次通話中嚴厲地質問了她。
林曉起初還試圖隱瞞,但在父母的再三逼問下,不得不承認了與蘇然的戀情。
電話那頭,父母的聲音瞬間提高了幾個分貝,他們苦口婆心地勸說林曉,認為她現在還年輕,心智尚未成熟,談戀愛只會分散精力,影響學業成績。而且,他們擔心林曉在感情中會受到傷害,害怕她因為戀愛而迷失自我,甚至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談戀愛能當飯吃嗎?你看看你,自從談了戀愛,成績有沒有下降你自己心里清楚!”父親的聲音帶著幾分憤怒和焦急。
母親也在一旁附和道:“曉啊,我們是為了你好。你還不懂社會的復雜,萬一被那個男孩子騙了怎么辦?我們這是在保護你。”
林曉委屈地辯解著,她告訴父母蘇然是個很好的人,他們在一起并沒有影響學習,反而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但父母根本聽不進去,他們堅持要求林曉立刻和蘇然分手,把心思全部放在學習上。
那次通話后,林曉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糾結之中。她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發呆,腦海中不斷回蕩著父母的話。她知道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他們辛苦工作供自己讀書,不希望自己走上彎路。可是,她對蘇然的感情也是真摯而深厚的,她舍不得就這樣放棄這段感情。
在這段時間里,林曉上課時常走神,老師講的內容她左耳進右耳出。做作業時也無法集中精力,錯誤率明顯增加。她試圖在父母和蘇然之間找到平衡,但卻發現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每次想到父母失望的眼神,她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樣;而每次想到要和蘇然分手,她又覺得自己的世界將變得一片灰暗。
與此同時,蘇然在攝影領域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
他一直對自己的攝影技術充滿信心,為了參加一個備受矚目的攝影比賽,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尋找那些獨特的拍攝角度;他耐心地等待著最佳的拍攝時機,常常在一個地方一蹲就是幾個小時;他精心地挑選和處理每一張照片,力求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和創意。
然而,當比賽結果公布的那一刻,蘇然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他的參賽作品被評委批評得一無是處,評委們認為他的作品毫無新意,視角平庸,缺乏深度和感染力,與其他優秀作品相比,顯得黯淡無光。
這個結果對一向自信滿滿的蘇然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開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不斷地問自己:“難道我真的這么差勁嗎?我一直以來堅持的攝影風格是不是錯了?”他看著那些被自己視為珍寶的照片,如今卻覺得它們是如此的丑陋和不堪。
蘇然把自己關在宿舍里,拉上窗簾,將整個世界隔絕在外。他不吃不喝,只是坐在電腦前,一遍又一遍地翻看那些參賽作品,試圖找出自己失敗的原因。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曾經對攝影的熱情和執著似乎已經消失殆盡。
在這種狀態下,蘇然對待林曉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以前,他總是主動聯系林曉,每天都會和她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無論是看到的美麗風景,還是突然產生的攝影靈感,他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林曉。而現在,他對林曉的信息和電話充耳不聞,常常一整天都不回復。
林曉察覺到了蘇然的變化,她心里十分著急。她知道蘇然一定是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所以她想盡辦法去安慰他。
她買了蘇然最愛吃的零食,來到他的宿舍樓下,給他打電話說:“蘇然,我知道你心情不好,我買了一些吃的給你,你下來一下吧。”
然而,蘇然卻冷冷地回答:“我不想吃,你走吧。”
林曉不死心,她又在蘇然上課的必經之路等待著他。當蘇然出現時,她急忙迎上去,說:“蘇然,你不要這樣,一次比賽的失敗并不能代表什么。你在我心中一直都是最有才華的,你只是需要一些時間來調整。”
蘇然卻面無表情地看著她,說:“你不懂,我的攝影夢想好像已經破碎了,我現在誰也不想見,包括你。”說完,他便繞過林曉,徑直走了。
林曉站在原地,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她不明白曾經那個溫柔、陽光、自信的蘇然怎么會變成這樣。她感覺自己和蘇然之間仿佛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他們的關系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林曉陷入了無比的失落和無助之中。她在校園里獨來獨往,看到其他情侶甜蜜的樣子,心中滿是羨慕和苦澀。
她常常會在他們曾經一起去過的地方徘徊,回憶著那些美好的時光,心中充滿了痛苦和迷茫。她不知道該如何挽回蘇然的心,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母的壓力,未來的路在她眼中變得一片漆黑,仿佛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而蘇然在自我封閉的世界里,雖然表面上對林曉很冷漠,但其實他的內心也在痛苦地掙扎著。
他知道自己這樣對待林曉很不公平,她是無辜的,不應該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可是,他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的痛苦和自卑,失敗的陰影讓他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再去愛林曉,他害怕自己會給她帶來更多的傷害。
他試圖通過將自己封閉起來,獨自承受這一切,卻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正在將林曉越推越遠,他們的愛情在挫折面前變得搖搖欲墜,仿佛隨時都可能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