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崩潰到從容:一線教師的情緒自救指南
好的,咱們不整虛的,直接上干貨。當老師不是修仙,崩潰才是常態。我見過太多老師一邊批作業一邊掉眼淚,凌晨兩點還在回家長微信,第二天照樣站講臺。但咱得明白,先活好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幾個掏心窩子的法子,照著做至少能喘口氣。
1.崩潰不丟人,硬撐才要命
學生頂嘴、家長甩鍋、領導加壓,這三座大山壓誰身上都得崩。別信網上那些“教師必須情緒穩定“的毒雞湯,該生氣就生氣,該哭就哭,辦公室門一關捶兩下抱枕不丟人。
記住:學生吵架摔門不是沖你,青春期孩子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家長半夜發60秒語音轟炸,八成是輔導作業氣瘋了找人發泄。
2.立規矩就是保命
下班后手機開勿擾模式,急事讓家長打學校座機(真急事早就打120了)
每周固定半天“斷聯日“,逛街擼貓追劇干啥都行,但別碰工作消息
準備個“暴躁急救包“:抽屜里塞點巧克力,手機里存好沙雕視頻,隨時切到快樂模式
3.偷懶才是高級技能
班會課別總自己講,讓學生輪流當主持人(你坐后排改作業不香嗎)
家長群多發學生閃光點小視頻,少寫小作文(拍個讀書片段比打200字表揚有用)
把“老師辛苦了“換成“老師也需要休息“,學生交作業時塞顆潤喉糖比你扯著嗓子喊安靜管用
4.找戰友別單干
和搭班老師組隊吐槽(注意避開監控),你會發現大家都有被氣到撕教案的時候
跟門衛大叔、保潔阿姨搞好關系,關鍵時刻他們比領導更懂一線疾苦
實在扛不住就去醫院開個病假條,地球離了誰都轉,但你的身體就這一副
5.每天做3件“不教師“的事
上班路上聽郭德綱別聽名師公開課
午休時看八卦別刷教育公眾號
放學后約閨蜜吃火鍋別約家長面談
最后說句大實話:領導要KPI,家長要成績,學生要自由,但咱先得讓自己吃好睡好。批不完的作業明天再批,回不完的微信晾它兩小時,天塌下來還有年級主任頂著。記住,會哭會累會偷懶的老師,才是活生生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