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著大虞朝最肆意最明艷的官家小姐,護國大將軍獨生女郭芙若說第二,則無人出其右。
是權勢嗎?是才學嗎?
不,是自由啊!
可偏偏被她爹坑了。
在她還未出生以前,父親便早早定下了與昔日戶部侍郎楊康獨子楊過的姻緣。
偏偏楊康為人狠戾,竟然做出通敵叛國這般大逆不道之事。
帝王有意試探郭靖,命郭靖與大理寺卿元瑯親自上門緝押楊康。
卻不想楊康臨死之際還坑了視他如親弟的郭靖一把。
早在郭靖等人包圍楊宅以前,他便命人在宅院里澆滿油,四處鋪滿引火物。
郭靖與元瑯奮力救火,但不敵楊康早有預謀。大火燒了一整夜,昔日風光無限的城西楊府最終只剩一捧灰燼。
因為工作失誤,郭靖與元瑯一個被奪了兵權在家待業,一個連降三級罰俸一年。
依著正常人的思路,本該在女兒出生后早早替女兒尋得一戶門當戶對的好人家,撇清與罪人后代的關系。
偏偏郭靖心大,小郭芙已經九歲都沒這心思。
不過這些合該黃蓉愁的事情,與小郭芙有什么關系呢。她只需要上房揭瓦,鞏固她京城孩子王的威名就好了。
這不小郭芙又惦記偏院的動靜了,連武家兩兄弟邀請她去教武場上學個三五招都不去。
自打父親上次來信以后,管家領著幾個侍女上上下下,將偏殿拾掇了好幾遍。
看起來,是有客人要住進來。只不過這位客人一定身份特殊,不能讓別人知道,不然爹爹何必暗搓搓將這里收拾出來。
我潛伏在這里,且看看是究竟是什么謎一樣的人物這么大排場。
郭芙這樣想著,躲進廂房里。一連蹲守了好幾天,別說神秘客人,她連只野貓都沒有見著。
蹲了這么幾天也沒個動靜,還不如同大武小武一起“學武功”呢。
郭芙有些郁悶,哼哼唧唧挪開下榻,從床底爬出來。
偏偏瞎貓碰上死耗子,剛從床下出來。正巧撞上老管家領著一個面容俊朗地男孩。
那男孩看著約莫十一二歲左右,比郭芙高出半個腦袋,但身形消瘦,眼瞧著竟比九歲的郭芙還要纖弱些。
“你是誰?我知道了,你就是那個神神秘秘的客人吧。”
郭芙抬眼盯著男孩的臉左瞧右瞧嘴里嘟嘟囔囔:“什么嘛,看著也沒什么特別呀。”
老管家聽著這話,想要攔住她,企圖讓郭芙把別的話給咽進肚子里。
男孩不甘示弱,反唇相譏:“哼,我當長安城里有名的郭家小姐是什么天仙一樣的人物呢。左右不過是個以貌取人的黃毛丫頭罷了,真當你這破地方是什么神仙洞府呢。若不是郭伯伯求著我來,我才不來呢。”
“好啊你,我爹爹好心邀你來家中做客,你居然說我家是破地方,你這人也太不識好歹了。”
郭芙上去就要撓楊過,但被老管家一把攔著。
“大小姐,一會兒老爺來了,又要挨訓了。”
她原本想給這小屁孩一點教訓,可楊過看著實在弱不禁風。
“芙兒,你這小霸王。什么時候跑到這里來的。”
男孩還想說些什么,但被靖蓉的到來打斷,郭芙一見著黃蓉,立馬向她跑去,拉住黃蓉的手開始告狀。
“媽媽,這家伙不識好歹。爹爹把他帶回家來,他卻說我們家是破地方。”
郭靖聽著這話還了得,作勢就要收拾郭芙:“你楊家哥哥在外面吃了這么多苦,我看定是你欺負他了,他才口不擇言。”
男孩見郭靖似乎真要收拾郭芙,心里幾分暢快,幾分苦悶。
來長安的路上郭伯伯便常常同他說起家里那同山大王一樣的郭芙。
這女孩兒被千嬌萬寵著長大,黃蓉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
好一朵養在家里的芙蓉花,自是看不上我這種連爹娘是誰都不知道的孤兒。哼,我楊過又何須誰看得起。
黃蓉哪里舍得看女兒為這些事挨罰,勸道:“靖哥哥,芙兒是調皮了些,這就罰未免有些太過。”
“蓉兒,依你之見,該怎么辦?”
黃蓉粲顏一笑,“如今過兒你也帶回來了,我也拗不過你。咱們郭家已然遭圣上猜疑,你在家賦閑也十年有余。
我看不如將芙兒與過兒送去那青云書院去習得幾年圣人訓,縱然沒機會入廟堂,能讀書識字也是好的。咱們百年之后他也算有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
郭靖原以為黃蓉不肯接納楊過,卻沒想黃蓉竟替楊過考慮如此之深遠,不由得贊嘆:“好,好。蓉兒,還是你考慮得周到,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說的辦吧。”
原來這楊過便是楊康的兒子,當年楊康知道事情敗露,自己難逃一死,使計謀保下楊過一命。
卻不曾想,當年護送楊過的下人還沒到楊康定下的目的地就病死了。只留下小小的楊過。
后來楊過被一老媼撿回家,那老媼本就年事已高,撿到楊過沒幾年也撒手人寰,楊過便吃著百家飯長大。
這年頭,誰家日子都不好過。說是百家飯,其實不過是吊著一口氣不餓死。
老媼臨走也沒留下什么錢財,生前耕種的那一畝三分地也被村長分給了村里其他農戶。
餓到極致時,他吃過草根,去地里啃過別家種的青菜,連泥帶根囫圇下肚。
或許是借了別人的命才得以活著,老天既不讓他死也沒讓他活成人樣。
他因為偷了一個饅頭被打得奄奄一息時,正好被在江南做買賣的郭靖看到。
那年郭靖被奪了兵權以后本想辭官歸鄉,但不止當今圣上處于何種考量始終不允。
郭靖不愿白拿朝廷俸祿,便自請降俸,又接管了黃家在京外的生意,專心給黃蓉打下手,去外地談些買賣。
他正從酒樓出來,就瞧見對面包子鋪的伙計在圍毆一個小孩。
郭靖不忍心這么大點的孩子被打死,將孩子帶回下榻的客棧,楊過吃了老媼去世后的第一頓飽飯。
飯飽過后楊過被小二帶去將全身清洗了一番,郭靖帶著大夫回到客棧,見著那張與自己如親兄弟般的義弟如出一轍的臉,他頓覺心驚肉跳。
明知楊氏一脈本該早已斷絕,但想著自己義弟的秉性,郭靖還是忙不迭將大夫與小楊過請回房中。
待到大夫救治以后,又四處檢查,確信沒有隔墻之耳才關上門,細細盤問楊過起來。
“小兄弟,你叫什么呀。”
楊過剛被撿到時尚且滿臉戒備,拒不配合,可此番見著人真心待自己也放下戒備,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
“我無名無姓,撿我的奶奶叫我吱吱,她說我那是像只老鼠一樣小,便喚我吱吱。”
楊過想起奶奶臨走時說的話,禁不住內心郁悶。
“吱吱啊,奶奶怕是不行。奶奶去了以后,你便去求村長伯伯為你做主,拿著奶奶那點地,尋個能讓你吃飽的人家。好好活,像小老鼠一樣,好好活。”
郭靖眼見這孩子滿臉悲戚,出聲安慰道:“好吱吱,你奶奶是希望你同老鼠那樣生命力頑強,你可不能辜負她一番期望啊。”
“郭伯伯,今日你救了吱吱一條命,吱吱銘記于心,卻無以為報,您以后再來清涯(yai)有什么跑腿打雜的,只管吩咐我。”
楊過朝郭靖怪模怪樣地揖了一禮,郭靖忙勸住他,雖然現今仍不知這孩子與義弟是否有什么關系,卻也不忍這乖巧機靈的孩子繼續流浪接頭。
“吱吱,不如你跟郭伯伯走吧。我帶你回長安如何。”
楊過直勾勾盯著郭靖,自己無父無母,被這廝拐了賣去也不會有人發現,誰讓你這么多愁善感,提到奶奶就這么把家底抖落了個干凈,決不能跟著這廝去。
“謝謝郭伯伯,只是我不能跟你走,我走了,奶奶就無人替她掃墓燒紙。”
郭靖見這孩子是個有孝心的,也只得作罷,但仍是心有不甘問到:“既然你不愿意隨我去長安,那可否帶我去你家瞧瞧,我也給你置辦些點心吃食。”
奶奶,吱吱對不住你,原不該拿你做擋箭牌,可是這廝若有心拐賣孫兒,孫兒也無能為力。孫兒將他帶回村中,若他真有賊心,各位叔叔嬸嬸雖然不喜孫兒,卻也不是那般無情無義之人。
楊過領著郭靖到了村子里一一見過村里的長輩,溜了一大圈才將郭靖帶回年久失修的舊屋。
楊過還未來得及招呼村里來看熱鬧的叔伯嬸子,郭靖甫一進門就直奔土墻上掛著的那把匕首而去。
這是當年蓉兒送給弟妹的禮物,那孩子果真是義弟的兒子。
楊過見郭靖抱著那把破匕首流淚,不止他是犯了什么病,伸手欲從郭靖手中奪過那把匕首,卻不想郭靖反手抱住楊過。
“過兒,你是過兒啊,明明長著這么相似的一張臉,我竟還認不出你,是郭伯伯的錯。我是你爹的兄長啊,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