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突破結束,此行便也算完滿了。
至于那三只虎妖的尸首,李聽玄不懂如何炮制,便全都交給了杜林。
后者表示,他會將之帶回師門,交由專人炮制,待出了成果,定與李道友分享。
李聽玄欣然應允。
且說榮和縣這邊。
名滿縣內的青樓細云樓一夜之間倒塌,東家老鴇不知所蹤,此事在榮和縣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有人說是細云樓多行不義必自斃,被路過的神仙給收了;
有人說是細云樓年久失修,承重梁出了問題,這才倒塌;
有人說那一夜聽到了一聲虎嘯,隨即樓便塌了,是那只在虎頭鎮鬧了多年的山君把樓給撞塌了。
好在,那一夜陰司數千人馬片刻不曾休息,將細云樓下面的白骨全都搬了出去,這才不至于鬧出更大的亂子。
總的來說,榮和縣的百姓——喜歡逛青樓的除外,對細云樓的倒塌,還是喜聞樂見的,茶前飯后引為談資,一時間成了縣內熱度不低的話題。
而參與了細云樓倒塌全過程的人,已經回到了該回的地方。
李聽玄與王奕、老肖回了云隱山。
想來王奕是觀看杜道長突破有感,一進門便徑自閉關去了。
李聽玄和老肖自然不甘落后,一個在老師仙像下盤坐,一個窩在小木屋內,各自修行不提。
杜林則返回法明觀,向師門報喜。
二三日后,杜林來信,稱他突破煉氣化神,回到師門,當場便受到門中長輩邀請,成為法明觀長老。
他今年六十余歲,是法明觀近千年來最年輕的長老。
再往前,得追溯到仙人祖師還在的時候。
而以他煉氣化神的修為,縱然此后再無突破,也還有四五百年可活,足夠保法明觀數百年無憂。
字里行間滿是歡欣喜悅之情。
李聽玄看完,也難得一樂,取了一小杯素酒,對著法明觀的方向,遙遙一敬,隨后一飲而盡。
好巧不巧的是,這時候的杜林,也正獨自坐在法明山山巔,對日獨飲。
李聽玄舉杯的時刻,恰好也是他舉杯邀日的瞬間。
遙相呼應之下,竟好似二人相隔百十里,共飲一杯酒。
……
“上仙上仙,大年三十是什么日子呀,很重要嗎?”
“大年三十啊,就是一年之末,次年之始的日子。新舊交替,清氣上升,濁氣下沉,陰陽交泰之日。若在三十夜晚修行,等到亥時末,子時初,有你意想不到的奧妙哩!”
“哦。那上仙這是在干什么?”
“對聯,祈禱吉祥用。呵,往年都是老觀主貼的,到如今,卻該我了?!?
提及老觀主,李聽玄的神情有些落寞,好在很快振奮起來。
雖然老觀主不在觀內,可他身邊卻多了老肖,多了王奕,多了鈴蘭仙。
再過一會,楚玉,以及兄長吳言也會攜其夫人公子一起,來觀內與他一同團年。
倒也不算孤寂!
李聽玄跳下木桌,抬頭問鈴蘭仙:“仙子幫忙看看,可有貼歪?”
鈴蘭仙高興道:“不歪,不歪,不偏不倚,剛剛好!”
李聽玄又朝觀內張望一眼,見空無一人,好奇道:“王少俠還沒出關?”
鈴蘭仙伸手去摸那對聯上的字,她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只知道這字真好看,她一個沒見過文字的都覺得好看,味道也好聞,有一股淡淡的雪松香。
她說:“沒呢,王少俠自從那天回來之后,就一直待在房間里,我去敲門他也不應,要不是還能感受到他的生機,我都以為他死了?!?
李聽玄微微一笑,不再置喙,開始著手檢查觀里的其他布置。
大概是在未時三刻,老肖的身影出現在云隱山的小徑上,與他同行的,還有吳言一家三口。
有回春符的幫助,加上吳言悉心照顧,吳夫人近些日子以來,身體日漸康復。
原本說好的由老肖一路護她上來,如今卻也不必了,她自己便能在山間自在行走。
至于兩人的孩子,最開始是由吳言帶著,可他畢竟是個文弱書生,只走了一小段路就不行了,只好交給夫人。
吳夫人一邊接過孩子,一邊輕捶他的背,笑罵他身體虛弱,得多鍛煉了。
結果她自己也沒能走多遠就累得不行,思來想去,只好把孩子交給一旁的肖神君。
老肖不會照顧孩子,好在他手大,一只手就能把孩子連同襁褓握在手里。
似是感受到他身上的清靈之氣,又可能是因為他身上毛發濃厚,足夠溫暖,總之,哭鬧了一路的孩子,這時候就不哭了,反倒咧嘴露出一個高興的笑。
一看這笑,老肖原本無感的,現在也對這孩子喜愛得緊。
都說人族的孩子出生一口先天氣,往往對佛仙精靈分外親密,這孩子既然笑了,是不是意味著,他修持有成了?
上到云隱觀,吳言夫婦都顯得有些好奇。
論起來,自打吳言上任云隱縣,一直到今日,他們二人都未曾來過一次,這回倒也算圓滿了。
出奇的是,一向喜歡哭鬧的吳家小公子,在來到山上之后居然不哭也不鬧了,眼睛還沒睜開,就咧著一張嘴笑。
如此,倒也省了吳夫人的些許苦惱。
過不多時,應邀前來的楚玉也出現在山上。
酉時三刻,一伙人忙碌一陣子,總算弄好了年夜飯。
一伙人圍坐在一塊兒,正準備享受成果的時候,小徑上傳來一道聲音。
“哈哈,看來杜某來得正是時候,李道友不介意杜某蹭一頓飯吧?”
李聽玄很快反應過來,向那走上小徑的身影起身行禮:“原來是杜道友,好久不見!快請入座吧,無非添一雙筷子的事。”
說罷,又吩咐老肖去廚房拿一雙筷子來。
杜林哈哈笑道:“李道友這是什么話,搞得杜某像是來吃白食的一樣,接著!”
李聽玄見他將一個陶土壇子丟過來,順手接過,便聽他道:
“杜某珍藏了四十年的好酒,昨兒個師門慶賀我突破順便團年的時候,杜某都沒舍得拿出來,這回可便宜你們啦!”
李聽玄將那陶壇捧在手里,見果然是個老物件,且上面的泥都還是新的。
輕輕一掌拍開封泥,一股馥郁酒香瞬間涌入鼻腔,隨后彌漫在整個道觀內。
杜林大步走進道觀,很快由老肖為他搬來一張座椅。
杜林道了聲謝,落座桌旁,說道:
“此酒喚作天玉液,由‘仙人制玉,順月華而流’的傳說演化而來,是隔壁恒盛府的特產,杜某早年游歷時買了一壇,一直埋到今日?!?
又道:“嘿,當年本就是為了等突破之時再挖出來慶賀,不曾想這一埋就是四十年!”
李聽玄聞之大喜,堪嘆道:“我等今日也有杜道友的福氣!”
說罷,挨個給眾人倒酒。
酒液流出,果真如液化的美玉一般。
當然,肯定不會忘了自家老師,最先給恩師仙像敬奉一杯。
仙像之上,神光一閃而過。
等次日眾人發現時,那杯中酒早已變為白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