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結局
- 大奉極品暴君
- 三世桑桑
- 2662字
- 2025-01-18 18:43:16
姓曹的來了,陳知報也要來了,各路諸侯紛紛表態(tài),有忠于大奉的,有打算反抗大奉的,局勢太亂。趙陽見到曹阿民之后,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如此。
“你覺得,陳知報也要反叛大奉?”
曹阿民拄著拐杖,說道:“是也不是。”
趙陽挑眉,問道:“此話怎講?”
曹阿民說道:“他反抗的是陛下,不是大奉。”
趙陽愣了下,隨即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陳知報,知恩圖報,報的是先皇的恩,在他心中,大奉是先皇的大奉,不是他趙陽的。
“混賬,難道他準備殺死朕?”趙陽怒道。
曹阿民皺眉片刻,思考片刻,然后說道:“以我對他的了解,應該不會,他陳知報頂多將陛下您,驅趕出長安城。”
“大膽!”
趙陽憤怒起身,在原地踱步良久,一步一步就像是踩踏在敵人的尸體上一般,十分用力。別人也就算了,大不了硬干一番,百萬大軍在西南北方向虎視眈眈,就算是撕破了臉,想必也沒人真敢把自己怎么著。但這陳知報不同,大奉半壁江山都是人家打出來的,絕對不是一個軟柿子,也肯定不是一個心慈手軟之人。半點武功不會的趙陽若與之叫板,別說人家親自動手,只需要一個眼神, 他陳家軍忠心耿耿的將士就可提著長刀將他趙陽一刀刺穿,當場大奉朝皇帝斃命,陳知報大不了將那李元吉扶持的趙增給接回來,怎么說也是趙家的直系,不算是將這偌大的大奉朝給交給了外人的手中。
心中深知這一點,趙陽嘴里說著憤恨的話,但實則內心已經(jīng)涼透了半截。
陳知報不入長安。
果然,半個時辰后,陳知報的大軍壓境,大老遠的,便聽見斥候兵在叫喊,“我家主子說了,只要狗皇帝乖乖走出長安城,并發(fā)誓永生不再回長安,便繞了其性命。一眾家眷,皆可帶走。”
陳知報就站在大軍的前方,一襲白衣英姿颯颯。
他什么都沒說,但是,站在長安城頭的趙陽卻分明能隔著千軍萬馬的緊張氣氛,感覺到他的意思。
趙陽命令狄正青喊道:“陳知報,你名曰知報,但你此日行徑,卻與大風叛徒何異?”
大風吹來,一根箭矢穿云而過,恰好就射在趙陽身旁的旗桿上。趙陽頓時冷汗淋淋,身邊城衛(wèi)軍首領狄正青大罵一聲混蛋,就想帶領為數(shù)不多的城衛(wèi)軍沖出去,和剛才射箭那人拼個你死我活。
陳知報收回弓箭。
“我效忠的,從來不是你。”
他的聲音很溫和,但是,在這黑夜中,在這呼嘯的大風里,卻是異常的清晰。趙陽聽到了,也知道這是對方的內力深厚,不說千里傳音,但將自己的話語清晰傳遞過來,卻是能夠輕松辦到。
趙陽對身邊的楊平之齊書刑等人說道:“咋辦?難道說,就這么走了?”
眾人搖頭,但唯獨只有一人點頭。
趙陽看向了那人。
齊書刑笑道:“別看我,這也不是我的意思。”
趙陽問道:“那是誰的?”
齊書刑指著醉風樓的方向,說道:“你劉姨的。”
“劉姨?”
趙陽愣住。
齊書刑說道:“你去醉風樓一趟吧。可以當面問問她。”
趙陽朝那千軍萬馬看了一眼,注意到那陳知報就站在軍隊的最前方,似乎暫時沒有進攻的打算。他對身邊的狄正青交代一句,就快速下了城墻,朝醉風樓方向而去。
趙陽走后,在場眾人都變得很沉默。
狄正青罵了一句,就也下了城墻,招呼上自己的弟兄們,打開城門就沖了出去。
他騎馬來至敵方軍隊不遠處,站立。
曹阿民的軍隊,大部分都在城外,只不過,和那陳知報的陳家軍遙遙相對。他們不敢亂動,因為他們都知道陳家軍的威名。知道即便他們的人數(shù)再增加兩倍,也不可能是這三萬陳家軍的敵手。
“陳知報,陛下讓我轉告你,稍等片刻,是否離開長安城,他待會兒告訴你。”
說出這句話,狄正青臉紅了。
這他媽的算是什么事兒?他狄正青這輩子還真沒給誰服過軟,這還是大姑娘上花橋,頭一回。他心中有一百個不愿意,但是卻又不得不去說。因為這是陛下讓他轉告的話語。
他已經(jīng)和義父說過了,他會聽從陛下的話。
……
……
醉風樓門口,趙陽直接跑了進去,氣喘吁吁,就看見那老婦坐在那板凳上,面色平靜。趙陽走過去,拱手作揖道:“劉姨,到底為何?”
老婦說道:“當初你父親算到很多事情,但唯獨沒算到,那陳知報當真會叛變。所以,我也只能臨時安排。”
趙陽說道:“可我不甘心。”
“孩子,這世界不甘心的事情有很多,慢慢習慣就好。”
“我們真的沒有一戰(zhàn)之力?”
“你是不是覺得,我還有所保留?”
趙陽點頭。
老婦笑道:“若是以前的話,當真是有。影建立在長安,總部在長安,附近常年埋伏有五千精兵,每一位,都不比那些武林高手差,且訓練有素,若真戰(zhàn)斗起來,與陳知報這三萬精兵也算是有勉強一戰(zhàn)之力。但現(xiàn)在不行了,因為就在昨天,這五千高手都派遣了出去。”
趙陽聽了后,忙追問道:“這么緊要的關頭,派遣去干啥了?”
老婦說道:“派去中原一大部分。李元吉準備在遼洲城建都,把我們影安插在那里的機構連根拔除,現(xiàn)在江南楊家又將李元吉趕走了,影自然要重新在那里建立分部。還有一小部分則是去辦一件很緊要的事情。暫時不能說。趙陽,你現(xiàn)在手中只有這約莫不到七千的兵力,你怎么跟那三萬大軍對抗?更何況,還是陳知報帶領的軍隊?”
趙陽想了又想,最后只得嘆了口氣,認命般說道:“那好,我明白了。劉姨,我們可以走,但我想知道,我們朝哪里走?”
劉姨指著北方,說道:“去那里。”
趙陽想問為什么,但是卻見老婦已經(jīng)收回了手臂,站起身,朝二層樓的樓梯口走去。
他知道,對方是不想再說了。
趙陽在原地思索片刻,然后一咬牙,說道:“媽媽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我就不信了,好不容易穿越過來,難道就只是在這里走個過場?”
他跺腳,就轉身重新朝城墻而去。
……
……
約莫半個時辰的時間過后,整座長安城沸騰了起來。
百姓們不知所措,眼看皇帝趙陽帶領七千余軍隊,帶著家眷,朝城門外而去。
他們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逃亡的。
這是怎么了?
大奉朝,翻天了?
城外,趙陽恨恨朝陳知報的方向望了一眼,然后策馬帶著人眾離開。
曹阿民的軍隊也離開了。他們親眼看著趙陽離開后,才離開的。
曹阿民乘坐馬車來至陳知報的面前,掀開簾子,問道:“你可知,你現(xiàn)在做的事情,先皇若地下有知,定然要被氣的掀棺材板?”
陳知報說道:“我自有打算。”
曹阿民好似想到了什么,冷哼一聲,說道:“希望你不要為你今天所做之事后悔。”
陳知報笑道:“不會。”
……
……
這一天,陳知報在長安城門口駐扎整整一年,而后離去。
離去之前,還放出話來。
‘自此長安受陳家軍保護,城門打開,來者是客,但若全天下誰敢來攻打長安,將會被他陳知報視作生死仇敵,不死不休。’
……
……
長安,算是得到了短暫安寧。
那座皇城寂寥。
那里空無一人。
趙陽走走停停,幾乎是一步三回頭的望著長安城消失在自己的視野當中。
接下來,他將會去往北方。
按照帝師齊書刑轉述劉姨的話來講。
在北方,有人可以幫助他。
天降大任于斯人,經(jīng)苦難,牢筋骨。
這一切,都是趙陽必須經(jīng)歷的。
他在達到北方之前,肯定還要吃很多的苦。
但風雨過后,才能見彩虹,不是嗎?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