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薛夜來(上)
- 欲喚名臣滿朝,偏來紅顏禍水?
- 作家PcImjd
- 2508字
- 2025-02-27 16:28:49
隨著進(jìn)入五月,京師的天氣也逐漸熱了起來。
蟬鳴初起的宮道上,祁景斜倚步輦剛從翠玉宮看望完甄宓出來,摩挲著袖口的纏龍紋路。
好消息是太醫(yī)說甄宓胎象平穩(wěn),壞消息這幾日甄宓不想吃辣,只想吃酸。
步輦經(jīng)過文華殿時,檐角風(fēng)鈴叮咚一響,祁景一個用力,指尖金線勾出個毛邊
自從抽出那張帝卡,祁景便時常走神,腦海對自己的皇子就有些奇怪的看法。
有時候他想那句有皇子后激活,如果不是自己生的,過繼一個過來算不算自己有皇子呢?
太子位暫時給了朱見深,自己隨便找個理由,說是為甄宓即將誕生的孩子壓慶生,從藩王那里過繼一個子嗣試一下,
要是真的能喚醒朱棣,豈不是可以直接把干掉太子這件事交給朱棣來做,這種事情,應(yīng)該是手到擒來。
順便試探一下永樂帝的治國方針,而讓藩王之子過繼過來,好像對自己威脅也不大。
不大吧……
藩王好像對永樂帝也是個BUFF。
呼吸亂想的祁景注意力回到手中一個手工繡制的小口袋,
這個口袋是從翠玉宮甄宓那里拿的,這東西做工極其精巧,
而且最近幾個妃子宮中流傳甚廣——是用來裝天宮皂的。
給肥皂織一個口袋,也不知道是哪個小女子起的心思。
隨著步攆的隊(duì)伍前行,小莊從一側(cè)靠近,慢慢走到馮保身邊,低聲說了幾句,手中遞上了一個跟祁景把玩一樣的絲綢口袋。
馮保聽完后點(diǎn)頭示意,從小莊手中接過那個口袋。
“皇上,內(nèi)務(wù)府說這口袋是今年入宮的薛秀女閑來無事織造的,
因?yàn)橹谱骶桑谱鞯臄?shù)量也多,便流傳到各宮,薛秀女平日也只是送給各宮小主,沒有從中謀利。”
祁景微微皺眉:“薛秀女?今年入宮的?”
馮保:“正是”
那按時間算,也就是跟甄宓和妲己一起入宮的,自己怎么沒印象。
忽然祁景想起來什么,在腦海意識名妃冊里找到一個激活的立繪。
“薛夜來”
“朝為行云,暮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喚名夜來。”
洛神賦這張金卡給的不只有甄宓,還有曹植和薛夜來,只不過后邊這兩人都被祁景給遺忘了。
算來這位薛美人入宮也月余了,怎么平日里一點(diǎn)動靜都沒有,害的自己險些忘了這位美人。
“皇上是否要召見薛美人”
祁景回過神,看向馮保手中的小口袋,上邊隱約還有一絲金線。
“好,就去園中歇腳,朕見見這位手藝人。”
不得不說這小口袋手工確實(shí)精妙,而且若是量大,那么說明這薛美人對針織有深刻了解,
為了促進(jìn)大明紡織業(yè)進(jìn)步,祁景還是得盡快見見這位薛美人。
槐蔭漏下的光斑在青石磚上搖晃,祁景剛在涼亭石凳落座,便見回廊拐角轉(zhuǎn)出一抹素青。
來的竟然如此快?
薛夜來跪拜時發(fā)髻紋絲未動,唯獨(dú)鬢邊散著幾縷被絲線勾亂的碎發(fā),倒像是春柳梢頭未及拂去的雨絲。
祁景打量了一下薛夜來的身姿,手中口袋輕拋兩下,遞到她身前。
“這是你做的?”
“回皇上,正是妾身。”
“后宮內(nèi)禁用金縷線,薛美人入宮也有一段時間了,不知規(guī)矩?”
祁景放下的口袋在石桌上,金線在陽光下泛起細(xì)芒。
跪著的女子忽然抬手拆了支木簪,瀑布似的烏發(fā)垂落腰間。
她低頭用銀牙輕輕咬開自己袖口一根棉線,又用木簪挑開絲綢口袋的那縷金絲。
“陛下細(xì)看,這是尚服局上月廢棄的邊角料,妾身自己染了數(shù)遍,非金絲所制。”
染成淡金的棉線在她掌心蜷曲如一葉金枝。
祁景瞇起眼——這薛美人仰頭時器宇竟像一只沾露的鶴。
與其他美人眉眼中總含著三分水氣不同,
她偏生連睫毛都帶著針尖般的銳利,
那唇色又淡得像被雨水泡褪色的桃花。
祁景視線掃過她腕間紅繩,繩結(jié)上墜著枚磨出包漿的頂針。
“這般手藝,該去織造司當(dāng)差。”
“陛下明鑒,妾身入宮是為當(dāng)主子。”
祁景微微一怔,看著眼前這位二八芳華的美人,忽又笑出聲來,
揮揮手制止了馮保,一邊笑一邊打趣說:
“宮里其他妃子都說入宮是為了給朕分憂,朕的薛美人倒實(shí)在,說話直來直往,
你是第一個跟朕說你入宮是要當(dāng)主子的,你倒是跟朕講講,你憑什么能當(dāng)主子。”
面對天子的調(diào)侃,薛夜來突然起身,她抽出袖中半幅未完成的繡品,對著日光展開:
“織造司三十名繡娘三日也繡不出這樣的雙面異色紋。”
素白指尖點(diǎn)向緞面,正面團(tuán)龍?jiān)诠饩€下竟化作背面鳳尾,金紅絲線隨角度變換流轉(zhuǎn)。
在身后幾名太監(jiān)低聲驚嘆中,祁景發(fā)覺自己不自覺的吞咽了一下。
不是震驚于薛夜來的針織技藝,而是因?yàn)檠σ箒泶藭r離自己不過半步,
這位女子周身縈繞的不是脂粉香,是一種曬過太陽的棉麻氣息,
又似一種自己上輩子常聞過的一種熟悉的味道。
“朝為行云,暮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
喚名夜來。”
如此看來,洛神賦這張金卡,甄宓占5分,薛夜來占5分,曹植一分不占。
大明朝的手工藝有救了。
祁景回過神來,薛美人繡品上的金鳳尾羽擦過祁景的龍紋袖口,勾出半根斷了的絲線。
馮保剛要上前,卻見皇帝抬手捻起那根金絲,在指尖繞了個圈。
“取朕的常服來。“
祁景忽然解開腰間玉帶,
“既是能工巧匠,替朕補(bǔ)補(bǔ)這袖口脫線的云紋。”
祁景在馮保等人的伺候下,換下衣服
薛美人接過常服,腕間頂針在日光下轉(zhuǎn)了個圈。
“聽聞你給各宮都送了香囊?“
“回陛下,是裝天宮皂的濾水袋。”
她變戲法似的從袖中摸出個一個新的針織口袋:
“皂角水從這海棠紋滲出,沐發(fā)時不傷青絲。”
說著扯開袖帶,內(nèi)里正裝著一小塊木槿花瓣的天工皂”。
祁景想起一事:“若朕要你給甄美人做個安枕的靠墊...”
“妾身剛剛已送去翠玉宮,剛好圣駕前腳離開,妾身在里頭填了曬干的菊葉與決明子,枕著不生痱子。”
怪不得召見她這么快便到了,原來跟自己前后腳。
做事心細(xì),有能力又自信,這樣的美女可不算是多見。
祁景換上薛美人縫補(bǔ)好的常服,再次稱贊了一下薛美人的手藝
“方才你說,入宮是要當(dāng)主子的,你這女紅針織手藝雖然巧妙,但要對你當(dāng)主子恐怕幫助并不大”
“還請皇上賜教。”
“朕今日還有國事要論,夜里來朕寢宮吧。”
……
典故:“朝為行云,暮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這句話出自戰(zhàn)國時期辭賦家宋玉的《高唐賦》。
引申自典故巫山云雨;
在《高唐賦》中,楚襄王與宋玉一同游覽云夢之臺時,宋玉向楚襄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昔日先王(指楚懷王)曾經(jīng)游覽高唐,玩累了便睡著了。
在夢中,先王遇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自稱是巫山之女,愿意侍奉楚王。兩人歡好之后,巫山女告訴懷王,若再想找她,記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
次日清晨,楚懷王觀看云氣,果然如女子所說,于是立廟號為“朝云”。
“朝為行云,暮為行雨,既指巫山云雨”
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
則指云雨消散并非終結(jié),而是美以另一種形式(“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