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和珅給自己挖的坑
- 欲喚名臣滿朝,偏來紅顏禍水?
- 作家PcImjd
- 3324字
- 2025-02-24 21:38:17
應天
南直隸原內閣辦事處
沈煉的指尖在鎏金螭紋刀柄上摩挲,案頭《百官行述》攤開,他抬眼盯著面前的身影:
“你的意思是說,這些人都不能抓?”
和珅點點頭將領口捋平,袖中滑出柄鎏金算盤,此刻不像一個錦衣衛(wèi)欽差到是像一個商人:“萬萬不可,沈大人。”
沈煉皺起眉頭:
“你最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最好也別讓我查出來你收這些人的臟錢不是當做罪證而是中飽私囊。”
和珅:
“沈大人容稟—”
算珠噼啪撞碎堂前更鼓聲,
“沈大人,這些人抓了,確實能把南直隸造反謀逆的事情做實,
但是有些事情我面奏皇帝的時候沒有考慮清楚,
南直隸雖然確實有三萬多冗員,但是卻不可全裁。”
沈煉的眉頭擰成川字,刀鞘上的鎏金螭獸在掌溫下泛著暗光:
“是你在御前秘奏獻策裁撤南直隸,
也是你來策劃應天一應事情,現在事情到了這般地步,
如今又來說不能裁南直隸,莫非在戲耍皇上和朝廷?”
手下拇指已頂開刀格半寸,寒芒在暮色中若隱若現。
“下官這顆腦袋您隨時可以拿走,反正外界都以為何某已經死了,
應天該做的事情何某也做完了,留著我也無用;
只是沈大人若是一意孤行把南直隸三萬多官員一棒子打了,恐怕皇上也不得不把您給殺了。”
沈煉雙眼閃過一道寒芒:“你當我是貪生怕死之輩?”
和珅微微扶額,看來跟這沈煉硬的走不通,只得緩和語氣:
“沒沒沒,沈大人,你我死是小事,唯恐耽誤了皇上江山社稷。”
沈煉氣勢這才弱下來幾分,把刀拍到案邊,到應天后這幾日他也發(fā)現了南直隸的水比想象的深,
即便他現在手里已經有了兵權,幾番行動抓人卻依然屢屢受阻。
皇上臨行前把南直隸兵權給自己,那也就是讓自己全權做主,
可即便是沈煉也難以處理好偌大的一個留都,他上輩子可沒從事這方面的經驗。
“說重點!”
和珅看沈煉手已經收回,沉吟一下開口:
“這件事情其實從一開始我就錯了,給皇上出主意裁撤應天府是我想簡單了,
一開始我實在想不通為何大明朝…我大明要設立兩京,多養(yǎng)3萬冗員,
等到我來南直隸這段時間,才漸漸明白一些道理,
即便沈大人手中有應天的兵權,這南直隸要是全部裁撤了,恐怕我大明朝立刻就傾覆了。”
和珅說完看沈煉臉上又露出怒氣,連忙又整理語氣又重新說了一遍:
“下官在御前獻策時漏算了三樁要害。”
和珅的手指點向屏風后的《兩京疆域圖》,
“您看這留都六部,看著是永樂爺留下的面子工程,實則是拴住江南錢袋的金鎖鏈。”
沈煉:“什么永樂爺!那是太宗…不是,成祖,永樂爺是你叫的嗎?”
和珅:“對對對,大人說的對,小人出身低賤,不知禮數,大人別跟小人一般計較。”
沈煉看和珅說到這里主動承認了當初的給皇上提計策的錯誤,也明白和珅今日要跟他談不是推脫問題,態(tài)度也認真起來,但語氣依然生硬。
“裁撤南直隸是你請的皇命,如今你又說不能裁撤,現在應天這件事已經捅破天了,你要我收手就能收手,怎么跟皇上復命?”
和珅:“沈大人,我當初也是被皇上逼得沒辦法才想到這一步,等到了應天我才知道這是一步臭棋,
南直隸的六部班底雖然算得上冗員,但是一旦裁撤,必然引起江南動亂,
大明疆土遼闊,從北到南,輻射甚廣,若是裁撤了南直隸,必然面臨政令無法下達和監(jiān)督,尤其對皇上后邊革新影響甚大。
沈煉沉吟:“照你的意思,南直隸三萬冗員,拿著俸祿不干實事,朝廷養(yǎng)著這幫人還不能裁撤?”
其實和珅也是到了應天才發(fā)現這餿主意真是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南直隸六部與留都官僚系統(tǒng)(約3萬官吏)維系著南北制衡,裁撤將打破自永樂遷都以來的權力平衡。
而景泰帝本就面臨合法性危機,此舉必然加劇北方官僚集團對皇權的質疑。
捅了這個大簍子的和珅本打算借著火燒驛站假死一來完成任務;
二來打算逃生隱姓埋名;
但是萬萬沒想到,平日里聽話的兩個愣頭錦衣衛(wèi)小子,實則扮豬吃老虎,本就是監(jiān)視他的暗探。
費盡心機和一番折騰后沒成功逃走的和珅,只得在沈煉來之前苦苦思索兩全之法。
和珅明白,景泰帝要裁撤南直隸六部是為了減少官員俸祿,這個是本質問題,
但南直隸轄區(qū)占全國賦稅35%(據《明會典》),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與應天府的三角治理模式,維系著長江流域的漕運管理(年運糧400萬石)、鹽政(兩淮鹽場占全國產量45%)等核心職能,驟然裁撤必然導致跨省協(xié)調機制失效。
即便自己用計謀栽贓南直隸核心官員謀反大案,沈煉帶兵來清洗,能弄掉南直隸的官員,
但恐怕用不了一年,皇上就會明白裁撤南直隸這招是多么坑的,到時候自己還是死路一條。
沈煉沒來之前,和珅以為也許沈煉有好辦法解決裁撤南京的后患,或者另行有命,
結果沈煉單純抓人審問,眼中只有裁撤南直隸,根本沒想這回事。
而這段時間和珅其實也想出來了辦法,首先裁撤南直隸面對的最大問題其實是財政系統(tǒng)崩潰:
蘇州府(年稅糧280萬石)、松江府(棉布輸出占全國60%)等經濟引擎失去南直隸的統(tǒng)籌;
甚至可能導致宣統(tǒng)年確立的“金花銀”折糧制度瓦解,直接影響九邊軍餉供應。
而且南直隸這邊還有巨大的手工業(yè)體系,南京龍江船廠(年造船200艘)、蘇州織造局(供應皇室70%絲織品)等官營作坊依賴南直隸行政,
直接裁撤將切斷工匠戶籍管理(輪班匠21萬戶)。
除了財政影響,還會產生軍事防御漏洞:
包括江防體系失序,長江水師(1200艘戰(zhàn)船)與沿海衛(wèi)所(金山衛(wèi)、鎮(zhèn)江衛(wèi)等)的聯(lián)防機制依賴南直隸兵部調度,直接裁撤也有可能加速導致倭寇與流民勢力突破防線,和珅是知道大明朝中期是會被倭寇泛濫所影響的。
再有就是大明衛(wèi)所田制也會面對危機南直隸軍屯占全國18%(約42萬頃),其屯田子粒征收體系需要專門機構維持,裁撤或引發(fā)軍戶逃亡。(宣德時期逃亡率已達40%)。
通過調查這些資料,理清南直隸重要的部分后,和珅想出來辦法其實也簡單,
把南直隸無用的部分裁撤掉,其他重要暫時不能處理的部分,采用過渡的辦法替換
總共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關于行政架構過渡
首先虛化留都職能,將南京六部改為巡撫衙門,逐步轉移漕運總督(駐淮安)、河道總督(駐濟寧)職能至山東;然后設立江淮行省試點,合并鳳陽、廬州、安慶三府先行改制
第二關于財政緩沖機制。這里先設立跨省轉運使司,將蘇松常鎮(zhèn)稅賦直輸戶部太倉庫;然后將推行“折色銀”革新試點,在應天府試行白銀征稅以降低物流依賴。
第三利益集團安撫策略也就是對江南士紳的補償
根據和珅的判斷,要安撫江南士紳集團,就要擴大南京國子監(jiān)招生規(guī)模,將招生擴大至3000人,吸納江南士子;
然后再授予松江棉布商“皇商”特許權,用利益換取其對行政改革的支持。
第四軍事系統(tǒng)重組,將江防水師改編為長江巡防營,直屬五軍都督府然后再在徐州設立總兵府,統(tǒng)轄原南直隸衛(wèi)所軍隊
第五在民生經濟替代方面,建立運河經濟帶建設,擴建臨清鈔關成為北方物流樞紐,分流蘇州閶門商稅,發(fā)展天津衛(wèi)鹽場以替代兩淮鹽課(年產量需提升至200萬引)
最后遷移南京鑄幣局工匠至北京寶源局
再在河間府設立新織造局,復制蘇州織造技術體系
……
沈煉看著和珅寫的滿滿的分析,神色微微動容:“這是你自己想出來辦法?”
“正是,沈大人可有什么疑問?”
沈煉看著眼前這人,忽然覺得這人雖然品行可能有虧,可確實是個治理朝廷的人才,
但眼下沈煉并不想夸獎和珅,低頭又仔細看了一遍,用朱筆劃過軍屯改制條款,應是找出一處問題:
“四十二萬頃軍田三成改種棉桑,兵部的勘合如何交代?”
和珅的算珠聲稍滯:
“所以下官添了軍戶轉匠籍的補償條款——您看這南京輪班匠的名冊......“
沈煉看著和珅,目光炯炯有神的逼視:“這些算計經得起科道查驗?”
和珅額角沁汗卻堆起笑:“六成把握!但若加上河間府的新織造局......”
他忽然壓低聲音:“下官已說動蘇州匠戶帶三百張織機北遷......”
“明日卯時遞折子。”
沈煉扯過信箋疾書。
和珅:“還有一點,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沈煉:“講”
和珅:“最好能把太子移到南京來,一來穩(wěn)住江南士紳人心,二來……”
沈煉沉默片刻:“我先按你說的寫封奏疏請奏皇上,
是你想的辦法我不會多占,你也莫打其他小算盤想拉我下水,沈某做事不怕臟,只怕不能為皇上盡忠,
帝心非你所能測,至于這些辦法皇上能不能準奏,也不是你我二人說的算的。”
說完沈煉停頓一下,覺得今日似乎對和珅似乎有些過于苛責,畢竟和珅現在是在想辦法解決問題,也是為大明江山和皇上著想。
“剛才我說的話有些過分,你不要我心里去,這番奏對看得出你也是為皇上和朝廷著想,沈某雖然看不慣你的做派,但不會為難你。”
和珅堆起笑臉:
“沈公,下官知道一家好吃的應天菜館,你來應天一路風塵,這幾日一直未好好歇息,不如我來做東,我們邊吃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