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革新之路—考成法的重要性。

從甄宓那邊出來,祁景囑咐不要阻攔,但要在宮內多備水車。

古法煉丹這種事,說實話其實祁景并不視其為弊害,反正只要自己不吃,那問題沒有多大。

若是甄宓煉丹技術成熟,說不定可以幫忙自己私下嘗試煉一些化工用品,倒也是在后宮養個技術性人才。

祁景問了一下馮保今晚內閣處值班的人員,得知是張居正后,便移駕去內閣。

待張居正行完禮,祁景與其對坐,

祁景沒有繼續開口問北征之事,而是與其聊起了嘉靖和萬歷兩朝革新的事情。

既然自己刷皇威要革新,第革新變法的事情與其書上了解,不如直接跟活人談,

祁景開口:“張學士當年為何要先推考成法,再推一條鞭法?”

張居正輕捋胡須,沒有直接回答祁景問題,而是開口說:

“皇上,一條鞭法并非臣所首創,但能讓臣所做出效果造福于民,其實皆源于此考成法。”

祁景點點頭:“這朕知道,一條鞭法起源于嘉靖初年,算起來最初實施者應該是大禮儀之爭中得利的桂萼;

但是嘉靖革新失敗了,你的萬歷革新從某種程度上,算是成功給大明續命了,今夜朕無事,便跟你好好聊聊這明中時期的革新。”

張居正合手行禮:“今夜能跟皇上談此變法之事,乃臣之幸事。”

張居正也明白皇上今夜要與自己聊曾經的革新之事,便是要為了朝廷后邊的變法做準備。

祁景:“不必多禮,接著說,先說這一條鞭法。”

張居正:“那臣從頭說起,一條鞭法的源頭其實也并非是桂萼,

嘉靖十年,傅漢臣提出了“通省丁糧均派徭役”

將丁銀、田賦合并折銀征收,算來一條鞭法的起點,

桂萼早年間因為做過多地知縣,所以能了解民間的實際情況,在傅漢臣的基礎上擴大成一條鞭法。”

祁景點點頭:“其實革新選對從哪里革,如何革并非難事,整件革新里最難的便是要先打破祖宗成法。”

張居正眼中閃過一絲光芒:“皇上所說正是,首先打破規矩必然承受既得利益者極大的攻擊,

嘉靖年初的變法便是以大禮儀中張璁桂萼的倒臺而結束,

這條法是對的,但是其實嘉靖革新還是選錯了方向。”

祁景:“所以張大學士當年沒有先對我外變法,而是先對內動手,先推考成法的原因在這里?”

張居正:“皇上英明,正是如此,要變法,便一定要先變朝廷內的制度。”

祁景點點頭:“莊田清查容易,賦役改革無論怎樣算,都是動了大明朝的祖制,

嘉靖朝初的那次革新其實已經是開始撬動祖制不可變的枷鎖了。”

張居正:“確是如此,皇上若是入手革新變法,也當先動朝廷體制,然后再破祖制,這樣變法的阻力才能有所減少。”

祁景:“朕知道,給朕講講那時候都受到了怎樣的阻力?”

張居正輕嘆一口氣:“變法一旦開始,阻力大體便有三個方面,其一法從朝廷出,到各地極其易執行變形;

胥吏借“一串鈴法”混征,導致“伙收分解”中飽私囊的情況那時便時有發生;

其二自然是權貴抵制;山東德府、衡府為保私利,縱容軍校沖擊官府的事件便是因此發生;

其三便是區域差異,各地情況不一,所需施法也不能一成不變,南方官田輕賦與北方豪強占地等情況不能逐一而論……”

祁景一邊喝茶一邊與聽張居正變法時所遇到的阻力與經驗,

一個朝廷體制要變革,必然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要計劃的便是先從一件既能得到大量皇威,又不會產生巨大阻力的事情上入手。

憑借后世社會制度的優越性,

這一晚祁景的一些言論也給了張居正一些深刻的啟發,連連給自己行禮。

但是有些東西祁景并沒有跟張居正講,比如張居正說的開萬事太平,百姓不受欺壓的“大同”之世。

因為封建社會制度不可能做到大同之世。

封建社會制度相當于是一個金字塔,百姓,大戶,官員,一層比一層人少,而層越高的人掌握越大的權力。

百姓在這座封建金字塔地下壓著,怎么做都不會保證不被欺壓。

要想做到大同之世,權力不是要掌握在少數人手里,而是要掌握在金字塔人數最多的階層那里。

當然,這些東西祁景不會跟這里的人聊。

在這個民智未開的時代,一蹴而就也只是癡人說夢罷了,

一位皇上能做到讓所有百姓都吃飽飯,安居樂業便已經是一位明君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松滋市| 达日县| 当阳市| 富蕴县| 松滋市| 文山县| 尚义县| 屯门区| 陵川县| 岳阳市| 波密县| 永清县| 苏尼特左旗| 衡南县| 东方市| 阳山县| 西安市| 且末县| 栖霞市| 沙田区| 多伦县| 沭阳县| 嫩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什邡市| 万安县| 佳木斯市| 中超| 甘肃省| 德格县| 仁化县| 龙井市| 阿城市| 临潭县| 嘉禾县| 瑞丽市| 乐安县| 曲松县| 汪清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