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陳家女嫁蘇家郎
- 欲與君相知,長盛無絕衰
- 四月棠棣
- 3755字
- 2024-12-24 10:11:58
陳家這邊也在籌備著女兒的婚禮,這月月底蘇家的迎親隊伍就要上門來了,陳遙清雖然感到高興,但一想到快要離開這個生活了十八年的家就又感到難過,她的父母也有著嫁女的喜悅與不舍,母親最擔(dān)心的是女兒遠(yuǎn)嫁受委屈,陳遙清安慰她道:“媽媽不用擔(dān)心,你也見過了蘇行,看上去就溫文爾雅,一身正氣,人們對伯父伯母的評價也是極高,我嫁過去定然不會受苦。”雖是這么說,但自己心里也是有些擔(dān)憂的,她知道蘇行有三個妹妹一個兄弟,他的表弟表妹也被蘇世方夫婦接到家中撫養(yǎng),她害怕與這些兄弟姐妹搞不好關(guān)系。
就這樣到了迎親日子,遙清這邊進行著出閣禮。先是梳頭禮,由家中最長的長輩,遙清的祖母給遙清梳頭,老太太雖然年事已高但看上去容光煥發(fā)的,慈愛的為孫女梳著漂亮的發(fā)髻,周圍站著的女眷隨著老太太一同念著吉祥的祝福語“一梳梳到尾,二梳白發(fā)齊眉,三梳兒孫滿地”。梳好了頭,老太太和遙清的母親一同為遙清系紅繩,寓意婚后百年好合,早生貴子。接著戴上鳳冠,再由祖母與母親為她換上嫁衣,這件嫁衣是遙清和母親以及數(shù)十位有著精湛技藝的繡娘縫制而成,其精美程度讓人大為贊嘆。印上紅唇之后,前去中堂拜別父母。為了遵循新娘腳不落地的習(xí)俗,遙清只穿著便鞋,等著坐進花轎才換上婚鞋,這樣才不帶走娘家的財運,也能免受邪惡鬼魅的影響。這邊蘇家的迎親隊伍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浩浩蕩蕩的占了半條街,熱鬧而莊重,承載著這對新人對彼此的期待與向往,眾人都駐足觀看。遙清忍著淚拜別了父母與祖母,母親為她蓋上蓋頭,家里人含著淚,看著遙清的大哥陳遙英背著妹妹出門。陳家整個家族人丁興旺,送親隊伍由遙清的叔伯還有舅舅作為領(lǐng)隊。遙清的三個哥哥兩個弟弟,分別叫遙英,遙秉,遙璟,遙平,瑤寧。他們跟在領(lǐng)隊的后面,兄弟們都來送親表示出新娘在娘家中的重要地位。遙清的兩個小侄子也在送親隊伍中,寓意新人早生貴子。一起長大的幾位閨中密友也坐著小轎去送遙清出嫁。這些人組成的送親隊伍顯示著陳家的實力與對女兒出嫁的重視。外面鑼鼓通天,鞭炮齊鳴。十里紅妝,錦衣華裳都將陪著新娘嫁進蘇家,人們都看到陳家的小姐風(fēng)風(fēng)光光的出嫁了。
蘇家人全部參與到婚禮布置中,蘇世方親自寫對聯(lián),謝夫人看著布置院子,姑娘們嘻嘻哈哈的在一起剪窗花,蘇伶不善手工但頗通周易,幫忙指點著擺放婚房的物品,庭玉和槿玉有孝在身不便參與,只想著準(zhǔn)備些禮物送給新人。婚床由“全福太太”蘇世方哥哥蘇明方的夫人單夫人來鋪,之后又讓蘇明方的小孫子和小孫女當(dāng)壓床娃娃在婚床滾一滾,以此祝賀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遙清坐到蘇家派來的船上,雖然離開了父母,但從小照顧自己的丫鬟和嬤嬤都隨著自己一起來了,想著自己又有這么多人護送著,心里安穩(wěn)了不少,期待著與蘇行成親的日子。她身邊有兩個貼身大丫鬟服侍著,扶光和望舒,都是聰明能干的人。船隊在運河上飛速行駛,仿佛一條紅龍,兩岸居住的人家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陣仗,都前來觀看議論著是哪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出嫁了,嫁到那里了。有消息靈通的人說是京城蘇太保的長公子和杭州府布政史蘇老爺?shù)那Ы鹣步Y(jié)聯(lián)姻,接著憑自己的想象把蘇公子和陳小姐說的如何如何好,眾人聽了都稱贊這樁好姻緣。遙清到不在乎岸邊有多少人觀看,她只擔(dān)心船只能否準(zhǔn)時到達(dá),一遇到頂頭風(fēng),船只前行受阻時她就擔(dān)心得不得了,急道:“這可不好了,船走不動了,不知要耽誤多長時間,求求老天,可千萬要準(zhǔn)時到達(dá)呀。”丫鬟們安慰她道:“小姐不要太擔(dān)心,咱們提前走了這么多天就是為了遇到這種情況時能準(zhǔn)時到達(dá),開船的也都是老師傅了,咱們只怕別太提前到就是了。”千里長河連接著兩地佳人的情誼,行了十天的路最后在六月初六準(zhǔn)時到達(dá)。
恰是黃昏之時,蘇行穿著九品幞頭官服騎著高頭大馬來親迎新娘子,臉上笑開了花。遙清坐入八抬大轎,嘴角止不住的上揚。在喜慶熱鬧的音樂當(dāng)中,花轎被抬起,一行人穿過街道,在夾道百姓的祝賀中走到了蘇家大門。鞭炮聲震耳欲聾,轎子落地,由遙清的好朋友扶著遙清下轎,腳剛落地,喜娘就喊道:”新娘下轎,吉祥福到!”跨進門時,喜娘喊道:“新娘跨門,財源滾滾!”等到跨馬鞍時,便是一句:“新娘跨鞍,平平安安!”最后跨了火盆,是一句:“新娘跨火,日子紅火!”眾人陣陣喝彩。拜堂前,先在洞房門西南處的供桌前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之后才是拜堂,拜堂之后,在陣陣祝賀起哄聲中新人入了洞房。入了洞房還不能掀蓋頭,新郎還要出去陪酒,值得留新娘再等上些時候。遙清在床上干坐著,扶光問她:“小姐餓不餓,我給你拿些東西吃。”遙清雖然餓,但還是守著規(guī)矩,說:“官人還沒回來怎么能開席呢,你們要是餓了自己找些東西吃。”
沒過多久,一群人嘰嘰喳喳的進來了,遙清心想:“這么快就回來了。”眾人圍著蘇行,起著哄要他掀蓋頭。遙清聽見有那么多人在這里感覺不好意思,望舒拿著喜稱遞給蘇行,說道:“請姑爺掀蓋頭。”蘇行滿心歡喜的接過來,小心的輕輕一挑,新娘子的花容月貌就展示在眾人面前。眾人歡呼一片,稱贊新娘子如何如何漂亮,蘇儀見她體態(tài)圓潤,高鼻豐頦,大有福相。蘇伶見她耳珠厚大,眼若清水,暗稱她為旺夫女。槿玉見她雍容不迫,儀態(tài)端莊,必是能理家之人。蘇翛見她生的冰肌玉骨,笑靨如花,想她是溫柔可親,慈愛之人。光是看模樣大家就對遙清增生好感。扶光和望舒請?zhí)K行坐床,兩個人坐在一起竟有些不好意思,到了撒帳環(huán)節(jié),姐妹四人端著紅棗,花生什么的往新人身上撒,寓意早生貴子。然后是行同牢禮,白榆端著一小份魚肉給新人吃,寓意新人以后同碗而食,共同生活。最后是行合巹禮,新人一起舉杯共飲,飲至一半再交換酒杯,至此,新人真正完婚,大家祝賀著二人圓滿和美。
蘇行知已結(jié)束,笑道:“有幸讓大家見證我們結(jié)為夫妻,至此禮畢,天色已晚,諸位也該累了,不如就回房休息吧,有話咱們明天再敘。”眾人笑嘻嘻的,心里也都理解,祝了吉祥話之后就各自回房了。蘇行回里屋,連丫鬟們也都打發(fā)下去。看著遙清,二人的臉都有些泛紅,蘇行對著遙清坐了個揖,口中叫道:“娘子。”遙清盡顯嬌羞,回了句“相公”。蘇行很是滿意,將遙清扶到桌前,說道:“娘子今天辛苦了,先吃了東西吧。”遙清也確實餓的不行,但又不想壞了氛圍,就揀了些面食填肚子。等到遙清吃好了,蘇行笑道:“吃好了該歇息了。”說著上前替遙清卸下鳳冠,夜深人靜,喜悅的氣氛仍停留在空氣中,新人的身影與龍鳳蠟的燭光交織著,萬物無聲,似乎都在傾聽著二人相互訴說情誼。
遙清早起洗漱更衣要去給家里人請安。早飯是李媽媽親自來送,送的是紅豆粥還有幾樣清淡小菜。飯擺好之后,李媽媽悄悄的示意這對新人,遙清會意,將落紅元帕小心疊好交給李媽媽。李媽媽滿意的笑著,走時叮囑二人去請安。送走了李媽媽,遙清對蘇行說道:“后知,先提前告訴我家里人的情況,免得我到時候不小心鬧笑話。”蘇行笑道:“娘子不必緊張,就那么多人,又不難認(rèn)。”遙清非要他說,蘇行于是和她大致說了說:“咱們父母你都識得,就說說我那群弟弟妹妹。我是老大,老二是儀妹妹,長得溫柔嫻靜最是像你,你看眼角有痣的就是她了。老三伶妹妹,她打扮的素凈,身材偏瘦。老四衍弟弟,一身書卷氣,和我長得有些像,個頭比我稍矮些。老五是翛妹妹,咱們家最小的,活潑話多的就是她。然后是咱表弟和表妹,表弟叫庭玉,表妹叫槿玉,他們長得最像母親,尤其是眉眼,英氣十足,你見了一眼就能認(rèn)出來。”又道:“不用害怕,他們都是和氣人,都喜歡著你呢。”遙清將蘇行的話細(xì)細(xì)記著,等到來請安時,家里人都坐的好好的了,滿眼歡喜的等著遙清來。雪蘭在老爺夫人面前放了蒲團,遙清就在上面給二老磕頭行禮,然后敬茶。夫婦二人見了兒媳婦的面相體態(tài)和言行舉止,打心眼里喜歡。之后與弟弟妹妹們相認(rèn),遙清按著蘇行描述的,將弟妹們一一對應(yīng),沒用人幫忙提示就將弟妹的名字與人對上,眾人即驚訝又歡喜,夫婦二人在一旁看的更是滿意。謝夫人笑著對遙清說道:“以后多上我這里來,我人老了腦子不好使,家里有些事還得你幫幫我。”又道:“無聊時可以和你這些妹妹們在一起做做針線活,你也能教教她們。”遙清一一應(yīng)了,又說了些話后,便各自散了。
回到屋里,蘇行對遙清說到:“我就說吧,家里人都很喜歡你,母親更是喜歡你,她想讓你幫忙料理家務(wù),若是家里人都滿意,以后這家里的事可都由你來管了。”遙清道:“我只會些針線活罷了,這管家的事如何能勝任,若是處理的不好怎么辦。”蘇行鼓勵她道:“不試試怎么知道,母親也是這樣過來的,她又喜歡晚輩,定會細(xì)細(xì)的教你,做錯了也不會說你什么,只管大膽的做就是。”這時,槿玉身邊的白芝來了,手里端著什么東西進來了。先是向少爺少奶奶問安。蘇行道:“你不是槿玉妹妹身邊的丫頭嗎,來這里有什么事。”白芝回道:“回少爺少奶奶,這時我們少爺小姐送給您們的禮物,他們本想親自來的,但是有孝在身怕來了沖撞了您們,就打發(fā)我給送來了。”遙清聽是表弟表妹送來的,忙叫人收下,掀開紅布一看,是一對古銅孔雀燈。遙清笑道:“替我們謝了弟妹,就說有空我去他們那說說話。”說著,讓望舒給白芝抓了些錢。白芝得了錢,自是歡喜,蘇行又囑咐道:“回去就跟少爺小姐說,大嫂子帶了許多好茶來,若是平日里的茶喝膩了盡管叫人讓這邊來要。”眾人聽這話都笑了。白芝走后,一上午里,家里的弟弟妹妹們都來送了禮物,遙清雖見慣了這些東西,卻依然待如珍寶般好生放起來,又想著多跟家里人相處,好了解他們的喜惡,盡快融入這個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