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巢之途寒冬臘月,年味漸濃,雪花紛紛揚揚地灑落,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的銀裝。
在這座繁華都市邊緣的建筑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漸漸停歇,忙碌了一年的工人們懷揣著對家的思念,開始踏上歸鄉的旅程。
李大山,一位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的中年漢子,正站在宿舍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急與期待。
他身旁放著一個破舊卻擦拭得干干凈凈的行李箱,里面裝滿了給家人帶的禮物——給妻子買的廉價卻款式新穎的圍巾,給兒子的幾本漫畫書和學習用品,還有給年邁父母的一些營養品。
這是他在這座城市辛苦勞作一年的心血,也是他對家人深深的愛與愧疚的寄托。“大山,車還沒來嗎?”工友張順走過來,拍了拍李大山的肩膀,他的臉上同樣寫滿了歸家的急切。
張順是個年輕的小伙子,第一次離家這么久出來打工,眼神中還帶著些許稚嫩與不安。
“快了吧,再等等。”李大山抬頭望了望工地門口的方向,嘴里呼出一口白氣,在寒冷的空氣中迅速消散。
工地的廣播里突然響起了調度員的聲音:“各位工友們,返鄉的大巴車馬上就到,請大家收拾好行李,在門口集合。”聽到這個消息,工人們紛紛從宿舍里涌出來,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臉上洋溢著興奮與喜悅。
不一會兒,幾輛大巴車緩緩駛入工地。
車門打開,工人們有序地排隊上車,將行李放在行李架上,然后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李大山和張順坐在了一起,他們望著車窗外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心中感慨萬千。
這座城市留下了他們的汗水與青春,卻始終無法給予他們歸屬感,只有遠方那個叫做家的地方,才是他們心靈的港灣。
大巴車緩緩啟動,行駛在寬闊的公路上。
車內的工人們開始聊天,談論著這一年的工作、收入,以及對家人的思念。
李大山靜靜地聽著,偶爾插上幾句話,他的思緒卻早已飄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鄉。
他想起了妻子那溫柔的笑容和粗糙的雙手,想起了兒子在電話里興奮地講述學校里的趣事,想起了父母那日漸佝僂的背影和關切的眼神。
這些畫面像電影一樣在他腦海中不斷浮現,讓他的眼眶漸漸濕潤。“張順,你是不是特別想家?”李大山轉過頭問身旁的小伙子。張順用力地點了點頭,說:“是啊,李哥。我出來這一年,每天晚上都夢到我爸媽和我妹妹。不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有沒有想我。”
李大山笑了笑,安慰他說:“放心吧,他們肯定想你。等你回去,給他們帶些好吃的,好好陪陪他們。”車子在高速公路上疾馳,窗外的景色如幻燈片般快速閃過。
突然,車子猛地顛簸了一下,然后緩緩停了下來。
司機師傅下車查看了一番,回來后無奈地對大家說:“車子出了點故障,需要修理一下。可能要耽誤些時間,大家稍安勿躁。”工人們聽后,雖然有些焦急,但也都表示理解。
畢竟在這寒冷的冬天,車子出故障也是難免的。李大山和張順下了車,活動了一下筋骨。他們看到路邊有一個小村莊,炊煙裊裊升起,給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絲溫暖。
“李哥,我想去村里買點吃的,你要不要一起?”張順說。
“行,走吧。”李大山點了點頭。
他們走進村莊,找到一家小商店。
商店里的貨物琳瑯滿目,但大多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
李大山買了幾包方便面和一些火腿腸,準備當作午飯。
張順則買了一些糖果和餅干,他說要帶回去給妹妹吃。
正當他們準備離開商店時,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吵鬧聲。他們出去一看,原來是幾個村民和一個開著小轎車的年輕人發生了爭執。
“你這人怎么這樣啊?開車把我家的雞撞死了,你得賠錢!”一位中年婦女氣憤地說道。“不就是一只雞嗎?多少錢,我賠給你就是了。”年輕人不屑地說。“你這是什么態度?這只雞是我留著過年吃的,你得給我賠一只一模一樣的!”婦女不依不饒。
年輕人不耐煩地從錢包里掏出幾張鈔票,扔在地上,說:“夠了吧?真是麻煩!”婦女撿起錢,數了數,更加生氣地說:“這點錢哪夠啊?你這人怎么不講理呢?”眼看雙方的爭吵越來越激烈,李大山和張順走上前去勸架。
“大家都別吵了,大過年的,和氣生財嘛。”李大山說。
“就是,有什么事好好商量。”張順也附和道。
年輕人看了看他們,說:“你們是誰啊?少管閑事!”
李大山耐心地說:“小伙子,我們是路過的工人。你看,你把人家的雞撞死了,確實是你的不對。大家都不容易,你就多賠點錢,道個歉,這事就算了吧。”
年輕人聽了李大山的話,沉默了片刻,然后說:“好吧,大叔,你說賠多少吧。”李大山和村民們商量了一下,確定了一個合理的賠償金額。
年輕人雖然有些不情愿,但還是照數賠了錢。
事情解決后,村民們對李大山和張順感激不已,非要拉他們到家里吃飯。
李大山和張順推辭不過,只好跟著村民來到一戶人家。
村民們熱情地招待他們,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飯菜。
李大山和張順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可口的家常菜了,他們吃得津津有味,心中也感受到了濃濃的人情味。
吃完飯后,車子也修好了。
李大山和張順告別了村民,繼續踏上了歸鄉的旅程。車子行駛了幾個小時后,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突然,前方出現了嚴重的堵車,一眼望不到頭。
司機師傅嘆了口氣,說:“看來今晚得在路上過夜了。”工人們聽后,都有些沮喪。
但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在車里等待。
李大山拿出手機,給妻子打了個電話,告訴她路上堵車了,可能要晚些到家。妻子在電話里安慰他說:“沒關系,你注意安全。家里都準備好了,就等你回來。”掛了電話,李大山的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無論路途多么遙遠,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只要家在那里,一切都是值得的。
深夜,寒風刺骨,車子里的溫度越來越低。
工人們都蜷縮在座位上,盡量讓自己暖和一些。李大山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蓋在張順身上,說:“小伙子,睡吧,睡著了就不冷了。”
張順感激地看了李大山一眼,說:“李哥,謝謝你。你也睡吧。”李大山笑了笑,閉上眼睛,試圖入睡。但他卻怎么也睡不著,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家人的身影。
他想,此刻妻子應該還在燈下為他縫補著衣服,父母應該已經睡下了,兒子或許正在做著甜甜的夢,夢里有沒有自己呢?不知過了多久,車子終于緩緩動了起來。
工人們都被驚醒,他們興奮地望著車窗外,期待著快點到家。隨著車子越來越接近家鄉,李大山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村口那棵老槐樹,看到了妻子和兒子在樹下等待的身影,看到了家里那溫暖的燈光和冒著熱氣的飯菜。
終于,車子在村口停了下來。
李大山和工人們迫不及待地拿起行李,下了車。他們一眼就看到了在村口等待的家人,頓時,淚水模糊了雙眼。
李大山快步走向妻子和兒子,緊緊地將他們擁入懷中。
妻子的淚水滴落在他的肩膀上,兒子興奮地叫著:“爸爸,你終于回來了!”“回來了,回來了。”李大山喃喃地說,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滿足。張順也和父母妹妹團聚了,一家人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工人們帶著家人,踏上了回家的小路。
一路上,他們分享著這一年的經歷和收獲,笑聲在夜空中回蕩。
回到家中,李大山放下行李,看著熟悉的家,心中感慨萬千。
妻子為他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飯菜,雖然只是一些簡單的家常菜,但在李大山看來,這卻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吃完飯后,李大山拿出給家人帶的禮物,一一分給他們。
妻子戴上圍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兒子拿著漫畫書,高興得手舞足蹈;父母看著營養品,眼中滿是欣慰。
“爸爸,你在外面打工累嗎?”兒子突然問。李大山摸了摸兒子的頭,說:“不累,只要能看到你們,爸爸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這一夜,李大山睡得格外香甜。
他知道,這就是家的力量,無論在外漂泊多久,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只要回到家,就能找到那份久違的溫暖和安寧。
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在全國各地的道路上,還有無數像李大山和張順這樣的工人,他們懷揣著對家的思念和牽掛,不畏艱難險阻,踏上歸巢之途。
因為他們知道,家,是他們永遠的港灣,是他們心中最溫暖的地方。
--------
歲末寒天雪欲飄,行囊背負路迢迢。
站臺攘攘心焦切,汽笛聲聲念意焦。
車駛千城追舊夢,身歸桑梓破塵囂。
柴扉漸近情難抑,暖炕燈前語似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