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文一聽,連忙湊近了一些,低聲問道:“什么法子?”
就好像這是一個秘密一樣,不能讓別人也聽了去。
顧青覺得,這個方法也就只能用在金成文這種豪族子弟的身上,別人未必可以用。
“你就告訴夫子,每天只練一個字,練好了,回去和你爹說,自己今天表現非常好,練會了一個字。”
“使勁兒地夸自己,然后明里暗里讓你爹給你賞錢。”
“你爹一高興,說不定還會多給你兩個子兒。”
金成文一聽,頓時眼前一亮,覺得這個法子會很好用。
關鍵是可以得到一筆錢啊。
到時候,就能夠去樊樓吃上一頓好的了。
家里的飯菜雖然也很豐盛,也比較好吃,但是他還是想念樊樓的醬肘子。
“好,我今兒就按照你說的法子試一試。”
金成文也覺得,一天練上一個字,應該不難。
不一會兒。
丁夫子走了進來。
繼續下午的課程。
在給顧青教導《千字文》的時候,以正常語速,一個字一個字講解。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丁夫子這一次直接教到了顧青早上前來拜師的時候,給他背誦的《千字文》前二十一句。
一共是一百六十八個字。
可以說,直接把難度加大了不少。
上午一共是十句,八十個字。
下午開課之后,便是直接一口氣十一句,一共是八十八個字。
講解完之后,對顧青說道:“從頭開始抄寫,連同上午和下午所學內容,都抄錄在冊。”
“一會兒,我來檢查。”
顧青微微躬身道:“是。”
丁夫子想要試一試顧青的底子。
因為他中午找到了顧學州,特意詢問了一下,顧青是不是真的沒有讀過書。
顧學州很肯定,自己的這位堂弟是真的沒有讀過書。
以前就知道跟著他爹娘一起下地干活兒。
要不是這一次,家中出了變故,才得以讓他來讀書,怕是根本就沒有這個機會。
丁夫子是知道顧學州的性子,他是不會說謊的人。
那么,自己這是真的見到了一個寶兒?
不過嘛。
到底是不是天縱奇才,還是要觀察一陣兒的。
故此,下午的課上,丁夫子就直接加大了難度。
教了顧青早上在他面前背誦的內容,一共是二十一句,一百六十八個字,并且還讓顧青完全抄錄下來。
小胖墩一聽,傻眼兒了。
他比顧青還要先入學三個月,在家里,其實也是有過蒙學。
但是正因為家里的族學先生教不好,還擔心他影響了族中的子弟,這才送來了春風學堂。
被夫子打了好幾次。
回去找爹娘哭訴,結果又挨了一頓打。
現在老實多了。
可一下子讓他寫這么多字。
那不是為難他小胖墩嘛。
見到顧青那鼓勵的眼神,金成文又鼓足了勇氣。
“夫子,我,我,我想要一天只練一個字。”
隨后,就直接把顧青給賣了。
“是,是,是顧青他說的,一天練習一個字,就能練會了。”
顧青差一點兒就要被賣了。
好在,金成文他雖然人胖了點,但是這腦子里面并不都是江湖,還是知道,有一些話,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
丁夫子聽了,看了看顧青。
顧青則是只好回道:“夫子,我曾聽家里阿爺說過,萬事就怕一個認真,只要是你認真了,就一定能夠做成。”
“故此,我才會給他提建議,讓他每天只練一個字,一遍不成,那就抄一百遍。”
“想來,寫的多了,這個字也就會寫了。”
丁夫子溫和地說道:“你之提議很好,小小年紀,便懂得‘認真’二字,實屬不易。”
“此言猶如先賢,古有晉王右軍墨池之典故,南豐先生曰: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
“……。”
丁夫子借此機會,講述了書圣王羲之練習寫字,直接把池水染成了墨色。
并且還順帶講述了曾鞏所寫的《墨池記》。
顧青聽著,真的有一種一夢回到了前世小時候上學的時代,語文老師講述墨池的故事。
而他現在卻在大明萬歷年間的江浦縣一座私塾,聽著夫子講述墨池。
這種感覺,似夢似幻。
頗有一些失真。
丁夫子興起,講述了《墨池記》。
再一次鼓勵學子們,一定要學習先賢們的那種要靠刻苦學習的道理,以此勉勵學子們勤奮學習。
心下對顧青的看法,自然再一次拔高了。
其就算不是天縱奇才,然以此‘認真’二字,也足以在讀書這條路上,走出自己的道來。
同時,丁夫子也自然是同意了金成文的一日練一字的請求。
小胖墩很是高興。
對于他來說,練一個字確實是比寫一百多個字要容易很多。
丁夫子繼續教導著其他的學生。
顧青則是認認真真地抄寫一百六十八個字。
研墨、膏筆、找點、下筆……。
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他頂多也就是占了一個成熟的靈魂的優勢,那就是能夠做到專心致志。
說白了。
顧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標非常明確,并且也能吃苦。
再加上,前世已經學過寫字,硬筆和毛筆書寫有著很大區別,可卻也有殊途同歸之處。
都是漢字。
說難,也就不是那么的難。
顧家沒有多少錢,而他也不想浪費時間。
在他的謀劃里面,今年入學,明年二月縣試、后年四月府試。
因為萬歷元年的癸酉鄉試已經在八月舉行,下一次的鄉試,就是萬歷四年。
再按照推算,應該就是丙子鄉試。
就算是顧青的每一場考試都榜上有名,那他也無法參加萬歷四年的鄉試,因為在鄉試之前,還有一個院試。
所以說,想要參加鄉試,需要等到萬歷七年的鄉試。
縣試、府試、院試是每一年舉行一次,一般都是在二月至四月,鄉試則是三年一次,在八月舉行,稱之為‘秋闈’。
鄉試之后的第二年二月左右,舉行會試。
也被稱之為‘春闈’。
會試之后,便是最后一關,也就是殿試。
相當于前世考編的面試。
所以,想要走科舉之路,差不多需要八年的時間。
這就是沒辦法的事情。
顧青不可能直接自爆自己乃是一個穿越者,喊出要輔佐萬歷皇帝,中興大明。
穿越者就很了不起嗎?
區區一個人,就真的能夠中興大明?
除非你有一個什么系統,能夠拿出很多高科技,甚至是直接掌權,成為那個執掌天下的人。
不然,穿越者在這天下大勢面前,也不過是一粒塵埃。
顧青沒有系統,也不想自爆。
唯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科舉!
丁夫子剛教導了幾個學子,看了看顧青,還有一些疑惑,顧青真的就記下了他所講述的內容了嗎?
也就是在這時候。
顧青看了看自己抄寫的內容,放下了手中的筆。
“夫子,我寫好了。”